03.04 在拉力赛中,车手的高水平真的可以弥补赛车的性能差距么?


相对于F1赛事来说,WRC(世界拉力锦标赛)比赛的观赏性其实更好,而且WRC车手所起到的作用比F1更大。主要是两种比赛的特性差异所决定的。只可惜WRC的比赛并没有F1那么好的推广条件,在国内也没有直播。

F1是汽车赛事商业化最成功的的比赛,是在封闭场地中比赛,除了街道赛外现在的赛道都有充足的容错和缓冲区域,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更多的赛车完赛保持比赛的连贯性和更多的竞争的可能性。

而且F1的精密程度已经达到了航天科技的水平,轮胎、发动机、空气动力学和整个团队的策略配合都会影响到比赛的最终成绩,所以车手的作用不断被弱化,每年能拿到F1超级赛照的全世界也只有几十个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顶级的驾驶高手,他们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其实并不大,更大的差异还是来自于赛道、赛车(引擎、轮胎、空气动力学)、调校、天气都会直接影响到赛车的竞争力。

WRC的比赛相对于F1来说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是在开放到的路上进行比赛,而且不只是在柏油路,还有砂石、冰雪等自然地貌,赛道外面是没有缓冲区域的,轮胎的抓地性无法和场地赛相比的,赛车往往一直处于滑动状态,这也是WRC更具有观赏性的地方。所以WRC不仅要快还要拥有足够的驾驶稳定性,即便是小的失误也可能葬送整个分站的比赛。

不过WRC能够出现勒布、奥吉尔多年连续冠军的情况,除了车手的天赋和水平意外,也少不了车队的整体战术和队友的支持,甚至是队友策略上的让车,这和舒马赫能在法拉利多年统治F1冠军也是类似的。车队肯定是要围绕更快、更可靠的车手来侧重组建技术团队,资源也会更多的向这个车手倾斜。这也让这些有明确1、2号车手的车队可以保持多年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默契,减少内耗,但同时2号车手注定只是一个配角和关键时刻可能被牺牲掉的角色。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F1中的法拉利、WRC中的雪铁龙的车队赛车文化会有明确的1号车手,也更有利于舒马赫和勒布这样的常胜将军诞生,但是像F1中的红牛、奔驰等车队的车队文化是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对内竞争,虽然不容易产生常胜车手,但从比赛观赏性角度却是更好的。


老倪DIY


不用怀疑,真的可以!从车角度来说,除非你拉力赛车可靠性特别差,没跑多少路就趴窝,在性能上,因为是统一规格,差距不是那么大。关键是从赛事角度来看。

场地赛是什么概念呢?场地赛是一个挑战已知,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场地赛道一般就是个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封闭闭环,每一个弯道过弯路线、所用档位、速度,整体赛车的调教,都是固定的一套方案。车手跑圈可以比喻成尽最大努力来还原这个最优方案,谁的偏差小,谁的圈速就最接近理想。大家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攻克赛道,这时候如果你发现你尽最大力了,每个弯完美程度都到了99%,但车辆给你的极限就在那摆着,你也只能望车兴叹。当然了还有句话,好马配好鞍,好车队当然不会找差的车手来效力,我都投入那么大资源来研发赛车,干嘛不继续投入找个好车手来?

拉力赛有什么不一样?拉力这个词指的是在公路上比赛,不是专门赛道。拉力为啥都得配个领航员要提前备路书?因为拉力赛往往分成多个赛段,每个赛段十几二十公里等等长度不一,一站比赛下来轻轻松松几百公里就出去了。比赛前只给车手跟领航员一次熟悉赛道的机会,这么长的路车手是不可能背过所有弯道路况的,只能靠领航员路书上"left 3" "right 4"这样的把过弯档位大致记录下来,而且车辆不可能针对所有赛段精确调教,只能整体上兼顾一下。所以可以给个比喻说,拉力赛是挑战未知的过程,赛道漫长,车手对车的掌控力加上对整体赛道的理解把握,就会是获胜的绝大部分因素了。

再举个例子,可以看到场地赛里过弯不会有漂移存在,而拉力里常常有,为什么?其实攻克一个弯道最快的方法不是漂移,是抓地跑法,拉力赛里你不可能记住每个弯道最快的抓地过弯路线,而漂移的跑法适应性强,hairpin的时候我简单的一拉手刹,调整车头就ok,虽然达不到过单个弯的极限,但多个弯整体上速度就有保证了。


师大子敬


我个人关注F1赛事比较多一些,针对F1的理解,谈些想法吧。

就目前F1所有车队而言,排位赛成绩,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单圈成绩差异少于1.5秒。但实际情况是,阿隆索这样优秀的年度冠军,离开第一阵营的车队之后,连第三节排位赛都进不了,也就是跌出了前十名之外。所以,就F1而言,车手的优秀驾驶技能,其实并不能带来巨大的扭转态势。仅仅单圈一秒的差异,几乎就是宣布无能力,塞纳来也没用。

WRC赛事里面,车手驾驶技能的影响比重,较之F1要大很多。原因无它,就是赛道本身状况的不确定性,减弱了赛车本省机械性能的优势占比。

两种类型的比赛,打个比方就像是斯诺克和花式九球的区别。前者讲究的是一板一眼,后者讲究的是不可预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