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关于呼和浩特的民间传说有很多,比如康熙御马刨泉、康熙私访月明楼等,但有一件事在呼和浩特的历史上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那就是刘统勋私访归化城。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去了解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与呼和浩特的故事。


刘统勋是何人?

人们都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对清官刘墉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诸多故事记忆犹新吧。而他的父亲——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刘统勋也是一个清官。乾隆皇帝曾经说过,刘统勋才不愧为真宰相。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宰相刘罗锅》剧照)


关于刘统勋的影视作品也不少,比如《天下粮仓》和《天下粮田》,父子俩的名字对于70后80后90后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刘统勋字延清,号尔纯,山东省诸城县人。生于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卒于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于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雍正中期入值南书房,成为皇帝近臣。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刘统勋画像)


刘统勋是一位出了名的清官,为官期间,他过着清贫如水的日子。不仅如此,在他当官的时候,只要皇帝有任何错误,或者是他觉得有不恰当的地方,他都会直言相对。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天下粮田》剧照)


微服私访归化城留美谈

那时的归化城和绥远城流传着这样的几句话,刘统勋刘大人到了呼和浩特,杀了新旧两城的好几堂官。刘统勋私访归化城在呼和浩特一度成为美谈,流传了好多年。虽然这段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耳闻,不过这个故事真实的存在过。根据史料记载,刘统勋曾两次来过归化城。


清朝乾隆中期,高宗乾隆皇帝封刘统勋为大学士,当时的刘统勋已经是花甲之年了。那时乾隆皇帝收到一张奏折,举报绥远城的将军保德,以及绥远粮饷理事府的同知呼世图,一起贪污粮饷的案件。乾隆皇帝知道之后是龙颜大怒。1759年,乾隆皇帝派刘统勋会同山西巡抚塔永宁来到归绥查办此案,并赐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刘统勋怕走漏风声,没有从北京直接到太原会塔永宁,决定自己先到口外私访。他化妆成一个山东布商,带着少许的随从,从北京的延庆穿越了今天的察哈尔草原,最后到了归化城,住在归化城大南街的东升店(客栈旅店的名号)。据说当年刘统勋还给东升店提过匾额,不过这块匾到了民国年间不知下落。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刘统勋和自己的随从每天到归化城的大街小巷去查访,进入绥远城也是随处溜达,期间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之后,刘统勋又装扮成戏班子的成员混进同知府,把绥远城将军保德如何贪污粮饷搞得水落石出。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查办乌拉山案

刘统勋在归化城期间又听说了另一件事,绥远城将军保德以及手下私自开采乌拉山。说到乌拉山,当时被视为圣山。据说康熙皇帝曾经视察河套一带,说乌拉山的森林不能随意开采,这也算是一道圣旨了。可是,绥远城将军保德以及手下的人是私自偷开乌拉山。就这样,刘统勋从归化城走到了包头,然后再到乌拉山,去实地考察这件事到底是真还是假。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归绥时略》曾收录刘统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皇恩雨露苏边草,使节星霜滞转蓬;几度拂云堆上望,纷纷得失悟虽虫。”从中可以看出刘统勋对侵吞蛀食国家资财的官吏非常厌恶憎恨。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刘统勋从乌拉山一直南下,到山西拜会了山西巡抚塔永宁,说了归化城和绥远城的见闻。山西巡抚塔永宁听闻非常生气,于是二人一起来到了绥远城和归化城。


史料记载,刘统勋第二次来归绥,当地的官员是大排宴宴,高接远迎。他在将军衙门大堂对犯官会审时,先带有关证人上堂,保德、呼世图、普喜见铁证如山无法抗拒,对贪污事实供认不讳。唯独出主意私开乌拉山的白德明狡猾抵赖,当堂被大杖打死。乾隆皇帝依据保德伙同呼世图侵吞库银、粮饷一万八千余两,保德因私开乌拉山接受普喜等五千两贿赂,由刑部判处这些贪官死刑,由刘统勋、塔永宁在归绥监斩。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按照当时的大清刑罚,是要将这些贪官五花大绑,然后在新旧两城游街示众,最后推到孤魂滩外去斩首。不过,刘统勋和塔永宁为了保全保德等官员的面子,没有这么做,而是把他们捆起来,推到当时的大校场(今内蒙古政府的旧址),让刘统勋的副手戈什哈,用尚方宝剑就地正法。

手持尚方宝剑,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因何两次来呼和浩特?


这件事在清代的呼和浩特可是反贪的一件大事。关于刘统勋来归化城的更加详细的故事,网友们有兴趣也可以查阅一下长篇历史小说《刘统勋痛断归绥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