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标到底怎么死的?

要想弄清楚他的死因,要先知道他是谁?
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太子

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标到底怎么死的?

这货,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

由于这货超常的投胎效率,

什么也不用干就有机会当皇帝

回到正题,这货是怎么死的


按照正史的记载,这货是病死的,而且比他爹死的还早。

也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当初,第一次听到这个原因,我就满腹疑问

,堂堂一朝太子,锦衣玉食,那时候也没有癌症之类的不治之症

,他身边有当时全国最牛逼的御医们,他肿么就活活病死了呢?

。 我联想到琼瑶剧《还珠格格》里,香妃明明是逃跑了,

乾隆对外宣称是病死了。于是,我总结,凡是非正常死亡,

有不便让外人知道的死法,都是病死的。于是我猜,朱标的死另有蹊跷


于是,我开始查阅有关历史资料, 除了正史

,也查了《中国古代野史》其中的明朝野史篇。

野史中,对这一段历史,介绍的比较详细

朱标这货,一点也不彪。 为人善良 ,心慈手软。

他的授业恩师是当时中国很厉害的大学士,文化界的泰山北斗宋濂。

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孩子还是很疼爱的。

他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可惜当时没有心理专家,也没有心态课。

朱标对唐诗宋词,学的还算可以。然而,朱元璋,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很多汉字,他都不认识。于是父子之间的文化差距越来越远。

朱标天生性格软弱,

这倒和他的儿子朱允文很像 ,加上传统儒家的教育,更加深了他的性格。

朱元璋这个没有文化的父亲,脾气也暴躁

,也没什么道德标准约束他,于是动不动就发火

,发火的时候,动不动就杀人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说的正是朱大叔。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朱标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畏惧和害怕。

小时候,还有自己的妈妈-马皇后保护自己

然而马皇后死后,朱标的保护伞不在了,对父亲更是害怕又害怕


这是当时朱标的生活环境。下面,就是朱标死之前的一些绝密文件。
当时,朱元璋知道自己越来越老

,自己的皇位要传给儿子了,但是,儿子心慈手软,心地善良,没有自己的铁血手腕,怎么办呢

?万一,自己驾鹤西游,那些大臣欺负儿子怎么办?万一那些武将造反怎么办

?


其实,这么简单的问题,很容易,换人嘛,这个儿子不行,

换另一个儿子嘛,朱棣就是不错的任选嘛,

只是,当时的规矩,不许换的。不提了。

总之,朱元璋有这样一个担心,那到底怎么办呢


有一天,朱元璋把儿子朱标叫过来

, 对儿子朱标说:“我百年之后,你当皇帝,我怕那些大臣和武将欺负你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

,我要把那些武将统统的干掉

,一个不留,把那些可能会欺负你的大臣,也干掉

。这样可保你一辈子无忧。你看行不?

"

心地善良的朱标当然不同意了

,朱标心里想:那么多人,就因为有可能欺负我,就被你砍了

,我也太不是人了,我白白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

。 于是,他开始劝他老爹,别这样做

,他老爹的脾气立马上来了

,老朱想:你丫的敢给我说不,老子这么多年,没有人敢和我说一个不字,你丫的

。”于是,老朱大吼一声:“来人,把这货拖出去

”,卫士们进来一看,“我去,他们爷俩吵架呢

”,一个是皇上

,一个是未来的皇上

,卫士们一下子也蒙圈了

。老朱看到卫士们不动

,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侮辱

,脾气更大了

,说完就把出墙上的宝剑

,追着儿子就砍过去了

,要不怎么说“冲动是魔鬼”呢


小朱一看这架势,赶紧跑吧

,就围绕柱子跑圈

,老朱在后边追

,跑着跑着,小朱袖子里的马皇后画像掉出来了

,也许是马皇后显灵吧,也许是保佑吧,老朱看到马皇后的画像,冷静下来, 想到自己答应过马皇后好好照顾这个儿子,现在却这么冲动,差点砍了他。不禁失声痛哭

,父子两个抱在一起哇哇大哭


虽然,结局还算圆满。老朱没有杀掉小朱,然而,这一件事,把小朱吓得不轻

。站在小朱的立场上,也对呀,刚才差点丢了命

。本身就体弱,心态也不好

,凡是也爱钻个牛角尖,这一次躲过了,有没有下一次呢?这样的思绪,一直在脑海,自己吓唬自己

,久久不能平复。
就这样,可怜的小朱,积郁成疾病倒了,随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如果这个时候,朱元璋说我要下台,你来当当皇帝吧

。估计小朱也就不怕,病也就好了。然而,老朱不懂。小朱就在这样的病中,越来越重,药石无灵,不出一年,就挂了


ok,事情就是这样。结论:小朱不是病死的,他是被自己爹爹吓死的


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今天知道事情真相又能怎么样呢?
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点:
1、作为父亲,一定一定要学点知识,最好上个大学


2、脾气不好的人离远点

。越远越好

,说不好他会做出什么吓人的事


3、无论看到什么,不管是多么权威的事情,也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待


4、心态很重要,凡是看开点,杀人不过头点地。只要死不了,就会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