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3月4日上午9点,在北七家镇燕丹村村口,10多名工作人员坚守在岗位上,检查过往人员、车辆出入证,并测量体温。

在众多工作人员当中,一位身着白色羽绒服的女士格外显眼。尽管她是此处岗位上唯一一位女士,但每当有车辆经过,她都第一时间上前示意司机靠边停车,同事们负责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她便宣传防疫知识,叮嘱车内人员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穿白色羽绒服的女士叫温迪,是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的工作人员。近日本市进一步组织动员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下沉社区(村),补充基层防控力量。集结号吹响后,她作为第一批党员火线上岗。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这个时候应当勇敢的站出来,而且看到许多医务工作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了疫情最前线,许多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也都非常辛苦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确实让我受到了很大鼓舞,所以我报名参加了。”温迪告诉记者。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从接到通知、报名请战到正式上岗,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面对新的工作阵地,温迪和她的同事们迅速熟悉环境,了解工作内容,并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燕丹村的情况比较复杂,除了本村的车辆之外,还有穿村车辆、公交车也会从我们执勤的口通过,此外每天还有很多的行人,所以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大风吹乱了温迪的头发,她随意把头发撩至耳后,紧了紧围巾,跺了跺脚,又走上前检查买菜回来的村民的出入证,叮嘱其回家先洗手、消毒。“这几天天气比较寒冷,降温、风又特别大,所以我把能穿的厚衣服都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又贴了好多的暖宝宝,确保自己不生病,这样才能更好的坚守在岗位上。”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据介绍,此次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下沉到昌平的党员干部有10人,按照5人一组分配,一组在平西府村上岗、另一组在燕丹村上岗。温迪和其他两名同事在燕丹村村口执勤,负责返京人员登记、检查进出人员和车辆的出入证、测量体温、宣传相关政策和防疫知识等工作;另外两名同事在燕丹村南口执勤,因中途有公交车站点,增加了了解穿村公交车乘客情况并为乘客测量体温等工作。自2月28日上岗以来,他们每天至少提前1小时出家门,自驾约20公里、最远的自驾约40公里到达燕丹村,确保9点前按时上岗。

“当时接到市委通知的时候我们是第一时间对每个支部宣讲了政策,每个支部都积极报名。到岗后我们发现镇、村在一线防控压力确实比较大,党员干部下沉后对基层一线防控确实是个比较好的举措。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和村镇的同志把防控点继续抓好,要把疫情的风险点降到最低,坚决打赢这个攻坚战。”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团委书记丁东旭表示。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据了解,本轮干部下沉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一线工作人员压力,为切实充实社区防控力量,下沉干部疫情期间全脱产派驻,由社区(村)党组织定岗定责。

北七家镇燕丹村村委会副主任谢文启表示:“我们村现在下沉的有市三中院工作人员、区未来科学城工作人员,还有昌平刑侦支队警官也参与到我们的防控中,确实给我们解决了一些人员不足的问题,增加了我们的力量;下沉党员干部的语言要规范一些,对我们也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减轻了我们的疲劳,确实给我们很大帮助,我们很感谢他们,老百姓也看得到他们的辛苦付出,也是很感谢。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不松懈,把工作再细一些、再实一些,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把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赵锡洁供稿)

市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燕丹村增援“战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