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按下“快進鍵”,長三角金融一體化迎來新突破

金融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重要部分,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正式發佈,金融一體化的頂層設計也隨之確定。根據綱要,區域內的金融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金融要素市場的一體化以及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相較於其他層面,此前業內人不少人士認為,長三角金融一體化水平處於初級階段,面臨著地區金融發展不均衡、金融業跨區服務阻礙較多、資本流動受限等問題。因此,亟待從政策、機制、要素市場、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快區域內的金融資源整合、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對此,《綱要》指出,在要素一體化方面,要堅決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統一規範的制度體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為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內生動力。

具體來看,加強各類資本市場分工協作,進一步加大部分功能相同的金融要素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區域金融市場一體化,比如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基於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產權交易市場和金融資產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樣可期。

另外,加快金融領域協同改革和創新,促進資本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依法合規擴大發行企業債券、綠色債券、自貿區債券、創新創業債券;推動建立統一的抵押質押制度,推進區域異地存儲、信用擔保等業務同城化;並支持上交所在長三角設立服務基地,搭建企業上市服務平臺。

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長三角29個城市上市公司總計1166家,比2017年增加47家。長三角區域上市公司數量佔全國上市公司總量的比重為33.4%。其中浙江上市公司最多,為433家,佔長三角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37%。

與此同時,銀行間市場也將打破地域之間的壁壘,實現區域銀行間市場一體化發展,《綱要》提到,將支持符合監管政策的地方法人銀行在上海設立營運中心,這意味著長三角銀行間的營運效率將得到提升。

對於銀行業來說,打破壁壘要求銀行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方針,站在產業的角度去考慮信貸投放、供應鏈金融等;要從以產品和服務為中心,轉到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進一步簡化程序、提高效率;要增強與企業的跨區域呼應,打破地區分割、門戶獨立的界限,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目前,已有銀行先行一步,比如浦發銀行推出了面向銀行同業、證券、基金、保險、信託、期貨等六個細分領域的同業合作方案,同時還與區域內各類金融基礎設施與要素市場合作,提升要素市場對區域內企業、同業和個人的輻射能力;上海銀行則加快渠道經營網點佈局,目前在長三角所設機構佔全行的85%,另外,支持長三角重大項目建設,包括對長三角互聯互通交通體系建設、能源項目、環境保護項目給予金融支持。

在防範風險方面,《綱要》還提出,要聯合共建金融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共同防範化解區域金融風險;在投資方面,《綱要》鼓勵地方政府聯合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經濟發展、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

除了要素市場的一體化外,在自貿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綱要》稱,要實行資金自由,即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借鑑國際通行的金融監管規則,進一步簡化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流程,推動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

此舉可進一步提升人民幣收支使用的便利化程度,使參與跨境資金池業務的各成員企業均享受到結匯支付的便利,提升企業資金流動性管理效率,有利於境內外企業的資金使用和境內業務的運營發展。

此外,探索區內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支持區內企業參照國際通行規則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金融活動,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為區內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

這基本與臨港自貿新片區總體服務方案中的描述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金融服務中,未來轉口貿易或大有可為。一位國有大行分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此前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監管層面一直在做轉口貿易的探索,在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從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角度來講,這也將會有更多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