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本報記者 張福財

11月9日,新華社發表長篇通訊《情到深處——習近平同志與新聞輿論工作》(以下簡稱《情到深處》),這篇通訊中真實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和新聞記者相處的諸多細節,給福建省廣大新聞工作者帶來溫暖與思考。日前,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座談會,大家仔細研讀,熱烈暢談了學習感受。

憶往事,內心湧起陣陣暖流

看到長篇通訊,一下把福建廣電集團機關黨委副書記姚燕玉的思緒拉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至新世紀初。習近平同志在福建擔任省委副書記和省長期間,當時作為時政記者的姚燕玉,時常就聽眾關心的問題專訪習近平同志,並跟隨下鄉調研、扶貧問苦……

“那幾年的經歷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是激勵我無論在採編工作崗位、管理崗位,還是在黨務工作崗位上,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姚燕玉說,學習了這篇文章,她進一步領會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解,她說,新聞人要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撲下身子、沉下心來,腳踏實地投入到火熱的群眾生活中。

郭曉清、鄭廣萍曾分別在壽寧縣縣委報道組和福安市市委報道組工作,如今他倆都已離開了報道組,但看到《情到深處》時他們的內心仍湧起了陣陣暖流。

“當時我在出差的動車上,看到朋友截圖給我的文章片段,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迫不及待打開‘學習強國’,一口氣讀完報道。30年前在風雨中‘四下基層’的回憶歷歷在目。”鄭廣萍說,離開報道崗位10多年,但他仍會不忘初心,積極展示寧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郭曉清則回憶起了在一次調研中為居高拍攝一個鏡頭,順手拿起一隻四腳凳踩在上面。“習近平同志馬上過來,一把扶著凳子說‘年輕人,小心一點兒,別掉下來’。”每每想起這件事,郭曉清仍倍覺暖心。郭曉清離開報道崗位已有20多年,先後擔任過鄉鎮黨政領導和縣直單位負責人,不論在什麼崗位上他都一直保持每天看新聞讀報紙的習慣,從報紙雜誌中瞭解黨的方針政策,學習報紙雜誌中刊登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新知識,指導自己做好工作。

看發展,有了更多向上動力

“30年前,習近平同志親自撰寫的《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發刊詞,為報社確立了宗旨,指明瞭航向。”《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說,30年來,閩東報人一任接著一任傳承,一撥連著一撥踐行,篳路藍縷,艱辛拼搏,以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與意志,把一張四開四版的週一報,發展為週三報、週五報,又從小報發展為對開大報;後來又增加了子報《寧德晚報》、寧德網,如今又組建了新媒體矩陣。

《閩東日報》總編輯鄭家志說:“今天閩東報業的發展壯大,凝聚著習近平同志6次親臨報社的關懷與指導,我們將始終堅持習近平同志倡導的‘四下基層’工作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為群眾鼓與呼。”

張維璟是《福州晚報》創刊人之一,是《福州晚報》一步步成長的見證者和親歷者,看到《情到深處》中提到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對《福州晚報》的關懷,他深有感觸。他說,習近平同志對新聞工作的態度,給了大家更強勁的向上動力,《福州晚報》定會始終傳承“堅持黨報性質,突出晚報特色”的辦報方針,在服務讀者的同時,立足本土文化,著力於古厝保護、非遺傳承、船政文化、紅色基因傳承等報道……

談啟示,創新產教融合機制

《情到深處》不僅給新聞一線或是曾經的新聞工作者帶來觸動,也給福建新聞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啟示。

南平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學教研室講師陳秋芸說,作為黨校教師,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媒體融合加速推進、輿論陣地日益壯大的背景下,更應該學習在前、研究在前,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夯實理論基礎,多開設諸如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突發事件處置中媒體溝通等專題課程,更好地運用好新知識新技術新平臺,做好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郭豔梅說,將遵照增強“四力”要求,培養優秀新聞人才,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作為首要任務,緊跟媒介前沿的發展變化,立足新平臺、運用新手段,教會學生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博士帥志強說,《情到深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的深切關懷。新聞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增強“四力”要求,主動擁抱新媒體技術,加強高校新聞傳播學辦學與黨媒機構互動協同,創新產教融合育人機制,推動新聞傳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提高學生在媒體融合時代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