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古寨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着很大的研究和可利用价值。在通渭这片土地上,古寨堡及其遗址随处可见。据不完全调查,县内有迹可循的古寨堡有1500多座,素有“千堡之县”之称。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石峰堡

通渭古寨堡它的产生和存在都与通渭在河陇史地中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尽管同样的古寨堡在周边各县不同程度地也有分布,但通渭古寨堡的历史跨越时间之长、存在数量之多、修筑形式之多样、流传故事之丰富,都是其他各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有游客说:“通渭是古寨堡的博物馆。”的确,在这方面通渭的独特性、优越性不言而喻。将古寨堡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到过通渭的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通渭古寨堡可归纳为村堡、族堡和家堡三种类型,其有别于各级地方军政城池,皆具民堡性质。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皇家窑堡

就其规模来看,村堡较大,族堡次之,家堡最小。村堡多建于山区或依山而居的村庄,凡有村庄处,皆筑村堡于紧邻村庄的山头,族堡内聚族而居,家堡则为独家居宅。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家堡

从构筑形制来看,有圆形、三角形、四方形、矩形、八棱形、不规则形等几种形式,四方堡和矩形堡数量最多,是通渭古寨堡最普遍的存在形制,占寨堡总数的85%以上,如县城附近的张八爷堡、安家堡等都为四方堡。多为家堡或族堡所有。圆形堡、三角堡、梯形堡、八棱堡和不规则堡受地理地形的影响最大,一般常见于河崖旁边或高险之处,如鸡川铁柜堡、李家店关公堡为圆形堡,什川古城、襄南祁窑堡为三角寨(堡),鸡川寨为梯形寨,李家店董家河堡为八棱堡,马营华川堡为不规则堡。这些形制的寨堡,特别是圆形堡,由于堡墙始终外凸,很容易受到打击,因此,在没有特殊地形条件的支持下,一般就不会修筑。圆形堡、三角堡、梯形堡、八棱堡和不规则堡多为集体所有。有常住户的,则根据统一规划,各家围墙造房,自成单元;没有常住户的,大家就将应急所需的简易房屋、圈厩等设施提前修好,有备无患。

甘肃通渭千堡之县—发现废墟中的“美”

鸳鸯堡与东岳庙合二为一

堡子永远是通渭的一个标志,永远静静地候立着,庄严地屹立着,像不倒的一座山,似乎在等待着一个期盼,又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她的故事。那里的历史,那里的沿革,那里的故事,就连那里曾经飞翔的老鹰和它脚下的那一丛丛草,都成了沟通我们对故园感情的载体,站在堡墙上,眼前的麦浪很诱人,金灿灿的,田园的诗意浩浩荡荡,犹如线一般地从心田深处抽出来……

目的及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只为信息共享,无其他目的;

备注: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