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李斌回应特斯拉大降价:对消费者是伤害,蔚来不会用这种策略,你怎么看?

841574844


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都是耍流氓,谨以此话送给李斌先生。

一个在2018年亏了好几十亿的蔚来汽车,当然不敢降价啊,因为车在2019年也估计卖不了多少,根本不可能有薄利多销的期望,再降价就得亏不知道多少钱了,美股市场可是拿脚投票的,你的业绩不好,股东们自然会让你的股价更难看。到时候恐怕蔚来汽车即便想回国IPO都来不及。

最近和几个蔚来车主聊了聊,不否认蔚来的服务确实不错,从一开始就构建忠诚营销(loyal marketing)体系的思路也很棒,但是服务10000名车主可以,服务30000名车主的时候就未必了,按照目前的服务结构和年费规模,李斌先生想实现类似于保险资金运营模式的盈利,恐怕还真是不太容易。毕竟买一辆ES8和ES6的客户,跟花199注册摩拜的用户,使用差别还是很大的。

至于补贴这事,李斌先生说得对,蔚来汽车的用户恐怕真不在乎这几个钱,不过撇开补贴不谈,目前ES8的一些基本性能问题还是不是见诸于报道,车主们恐怕更在乎这些吧。


输出轴9813


狗屁不通的逻辑,降价居然成了对消费者伤害了,随着技术升级,产能升级,成本下降是必然趋势,特斯拉不降价比亚迪也会降价,蔚来也会降价,电动汽车本身就是充分竞争行业,除非蔚来本身没有降低或者不能降低生产成本,又或者蔚来是处于一个寡头垄断行业,即便成本非常低廉我就是要卖这么贵,就是这么霸气侧漏。特斯拉能主动发动降价提高竞争力不但不是伤害消费者恰恰相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伤害的不过是一小撮。不要每天还想着以前的好日子,设计出这么丑的车还好意思说不降价走高端。


以挚爱护至柔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这是神逻辑!

特斯拉应该降价

1.它遵循自贸概念,直销成本低!

2.它要为未来的本地化定位扫平障碍。CKU散件组装应该是它本地化初期的主要模式。本地化后还应该有降价空间。

作为批量上市车辆,特斯拉目前还没有特意为中国市场特定环境标定车辆,这些车的中国应用环境适应性还有待考量,作为先期数据采集投石问路车辆,中国客户应该享受优惠价格,白老鼠不能白当!

3.最后要说的是企业定价只要不是涉嫌低价倾销和恶意竞争都是国家法律赋予企业的自主权,鼓励企业在保证合适利润下的降价。

特斯拉降价是否伤害消费者

如果营销过程公开透明,没有商业欺诈,错误/模糊资讯诱导/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是在信息清晰明了环境下的自愿选择。则不可能出现伤害消费者的情况。

反之,则会极大伤害消费者,消费者,消协应该依法维权。

蔚来李想的表态的合理猜想

1.蹭一个热度,想暗示特斯拉不厚道,但又不敢清晰的表明。

2.对自家车没有信心!尤其是对自家车的定位缺乏足够信心!

个人观点:

蔚来把研发中心放在上海很好招揽高层次人才,但人力资源成本也是高额的。

制造基地选择在上海周边也许比选择在上海更好。

目标客户:在产量没有达到10万/年的规模时,实行定向投放最大限度的收集采集市场应用场景数据是最好的选择!


凯腾聚知


前有联想杨元庆看不起华为及三星的5G折叠手机,现在又来一个李斌瞧不上特斯拉的降价行为,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降价是对消费者的伤害?你让宝马、奥迪及奔驰这些降个十几万或几十万,看看消费者是开心还是受到伤害?

其实李斌并非不想降价,而是实在跟不起。特斯拉底气在那里,两个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人家特斯拉只是打了个对三而已,蔚来就已经要不起了。

2018年蔚来的财报

2019年3月6日,蔚来汽车发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蔚来汽车2018年年度总收入为人民币49.512亿元,但全年经营性亏损为人民币95.956亿元(13.956亿美元),同比增长93.7%,年度净亏损人民币96.390亿元(14.0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0%。

亏的钱比赚的营收还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东哥的京东几年前也一直以亏损著称,但是东哥的亏损额也没超过其营收,再者京东之所以亏损主要是因为资金都用于自建仓库及物流,前期的重资产投入金额太大。

蔚来汽车呢?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汽车2018年的总研发费用为39.979亿元人民币,看似不少,但是呢?我们来看看其销售及管理费用,2018年蔚来汽车的总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3.418亿元,同比增长127.2%。

什么是销售及管理费用呢?销售费用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活动有关的费用(比如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工会经费、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费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邮电费等等)。

一般而言,这两项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成本),占企业的营收收入比重在15%-35%之间(依据行业的不同有所出入),即使蔚来汽车是新设立的企业,三费高一点,但是也不应该夸张到销售管理费已经超过其总营收,特别是蔚来的研发人员工资是计入其研发费用,而蔚来还没有自己的工厂,靠的是江淮汽车的代工,这种情况下到底是花了什么,销售及管理费用这么牛?难道学习陈可辛坑大陆投资者的钱,拍个电影,一顶草帽、一双拖鞋就是几千元吗?

财报公布后的亏损已经导致了蔚来当日股价下跌超过15%了,试问李斌还哪来的勇气继续降价,还嫌弃亏的不够多?

嘴硬

其实不降价的后果,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了,蔚来汽车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其中第三季度交付3268辆,第四季度交付7980辆,2018年ES8总产量12775辆,交付总量为11348辆,平均售价43.63万元,价格并不低,不过交付量高一则是因为首批,二则是019 年中国电动汽车补贴预期减少,使去年年底交付提速。

相应的变化,我们从蔚来汽车2019年1月和2月ES8交付量即可看出,这两个月,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1805辆和811辆,与2018年12月相比下滑高于预期。蔚来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自己也表示了:“预计第一季度交付量会有高于预期的环比下降”。财报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ES8交付3500到3800辆,同第四季度相比减少约56.1%到52.4%

如果说未来蔚来汽车仍然保持在40万元以上的高价,在政府减少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之后,可预见的其销量会继续有大幅度的下降。因为40万元的金额,在我国除了顶级的豪车,其余的无论是宝马、奔驰、奥迪、卡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等等这种普通的豪车均可以购买得到了,至少除了电动之外,我没有看出蔚来汽车,相对这些传统的普通豪车有其他何竞争优势?当经营维持不下去时,看李斌还降不降价?所以现在所讲的一切都是空话。


鲤行者


前几天才在重庆参观过小康新能源汽车,与其他国产新能源汽车一样,从头到尾都是讲自己的设备如何先进,技术如何领先,对标的都是奔驰宝马特斯拉。蔚来也一样,刚推向市场的时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拉风的外形吸引人的眼球,加之自动换电等谑头,和其他国产新能源车相比格外引人关注。但是,真的像说的那么牛吗?没过多久,蔚来就被市场打回了原型,带着充电车去新疆、少得可怜的换电站、万把辆的销量、巨大的亏损,我不知道蔚来的老总面对特斯拉大幅度降价有什么底气说出题目所讲的话?

近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很多也如昙花一现。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做新能源汽车的人急功近利,不是静下心来研究解决三电问题,不是认真细致地打磨产品,不是真心实意地提高服务品质,而是成天靠吹嘘、靠骗补、靠一个个神话圈钱。国家开放汽车市场几十年了,国产车诞生了几个世界级品牌?新能源汽车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国家应该加强产业政策调整,用良币驱逐劣币,避免泥沙俱下,支持尽快形成几个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骨干龙头企业和核心竞争力。中国若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也不能让国外新能源车占领大半河山。

蔚来,该醒一醒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未来,但十年之后,还有没有你的蔚来?

蔚来,说得再多,莫如给我一个买你的理由?


等您1660年


我看是降价对蔚来伤害大,因为蔚来是初创企业,成本肯定做不到特斯拉的程度,另外,特斯拉关闭线下门店,降低销售人员提成等做法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我觉得在当前中美贸易这种氛围环境下,境外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将成为常态,这也是好事情,倒逼国内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只要真正掌握的是核心技术,我们国内企业综合成本肯定会占优势,就怕的是吹牛吹的自己也信了,核心技术都是搞车标志,内饰和看动画片屏幕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能源车补贴问题,建议国家取消这个补贴,你看看现在补贴出的都是啥企业,补贴出大批量的老年代步低速车,这是什么技术水平,我看是孩童玩具车的放大版,续航等核心指标严重达不到商用标准,包括一些国内大厂,标称的续航里程和实际里程差距太大,这样的产品投放市场,才叫伤害消费者。

从扶持民族工业和赶超国外角度来说,即使要补贴也是补贴核心技术的研发,这个补贴不是国内申报专利那种毫无使用价值的假专利,而是同等技术,只要国内那个机构能研发出量级差距或者赶超国外同类水平的就予以重奖,而不是补贴车企终端产品,要的是实用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假论文,骗经费和毫无实用价值的纸上高科技。

总之一句话,靠朴素的民族感情或者民粹主义,是发展不了先进生产力的,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产业都是概莫能外,你对标的竞争对手有多强,你就有多强,全球一体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靠保护主义发展,国内30年汽车工业告诉你不成,到头来丧失和消磨的是国内群众存续不多的耐心和热情。


木头人Plus


李斌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伤害,李想认为这是特斯拉打到家门口来了

李斌和李想作为国内电动汽车两位代表性人物,而且还合伙创立了蔚来汽车,对特斯拉降价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李斌认为特斯拉降价是对消费者的伤害,而李想认为是兵临城下,势必形成更激烈的竞争。

从产业上来讲,李想从泡泡网起家,在汽车之家上大放异彩,现在又主导车和家的发展,同时参与了蔚来汽车的创立,而李斌从2005年创立易车公司,到2010年带领易车公司上市,两人经历基本相同。但是都缺乏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经历。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犹如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借助张无忌对少林龙抓手的评价:“千锤百炼,实可为不败的武功”,“千锤百炼”是重点,是一百多年,数百万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以及相关产业链的配合不断千锤百炼的产品,上路的产品只能成功,因为涉及到安全问题,而互联网从用户需求角度开放,追求快速迭代达到客户的需求的这一方法恐怕就更应用在汽车身上了,因为没有迭代,出厂交付必须是合格的,安全只有一次信任。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开创者,产生的背景是,当时底特律破产,有大量的技术产业工人和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低价的整合起来,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特斯拉的诞生是具有产业背景的,作为一项大额消费的交通工具,如果要打造一个巅峰产品,考虑到巨大的研发投入,从高端入手是明智的选择,高端的用户才会为这种高科技产品去埋单做体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续航能力,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前置的投入,产量的扩大能够降低这种成本,所以未来必然是降价往下走。

况且汽车作为中产的必备交通工具,俘获中产阶层,让中产能够用得起特斯拉才是特斯拉最终的目的,这样他的对手不是其他电动汽车厂商,而是传统汽车厂商,抢占的市场份额是传统厂商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作为高端品牌,品牌和品质已经有了口碑,碍于高昂的价格,用的人不多,20万-30万这个价格区间是非常敏感的,降价后,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特斯拉,让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电动汽车。

这让人不免想起百年前通用汽车的口号:做一款让工人阶级买得起的汽车!特斯拉占领20万到30万这个区间的消费者,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件好事,对其他电动汽车厂商就是“巨大的压力”,

用李想的话说:兵临城下,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关键是消费者还很喜欢啊!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特斯拉大降价伤害了谁?

特斯拉大降价首先最难受的就是老车主了,其实作为电动车本来就没什么保值率,就好像很多网友嘴里说的“车是买来开的,不是用来卖的”,因此希望他们还是面对现实坦然受之吧。

另外一个最难受的,虽不是车主,但他一定是打心眼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就是中国高端电动车蔚来创始人CEO李斌。

近日他表示“特斯拉大降价是对品牌的一种伤害,蔚来不会跟着降价”。

这句话从表面看没毛病,实则不然,它深深的透露出李总内心的一种忧虑与无奈,试想同样作为高端电动车的蔚来,还只是一个“婴儿”,刚卖出1万量就已经被各种负面消息刷屏,本来它的定位就是“虽富未豪”的小富家庭,感觉特斯拉太贵了才低头再看看蔚来。这下到好,特斯拉大降价之后,一旦价位与蔚来持平,试问消费者们会选谁?

特斯拉大降价的确是对品牌的一种伤害,不过受伤的是蔚来这个品牌。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很佩服能产生这种逻辑、更佩服敢讲出来!

这要把自己和消费者、大众置于何种境地?!

真是没有不敢说、只有不敢想!做企业做到这种地步“无畏”到顶了!

作为小老百姓,我只想说,任何企业想这样伤害消费者,那就多来点吧!


首席智慧


首先李斌这句话说的没毛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斌及其公司也属于消费者行列,特斯拉的降价固然损害到像李斌等造车新势力的利益了。

最近几年国内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无论是对于汽车厂商还是对于消费者,补贴的价格都是非常大的。消费者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1、国内一线城市上牌政策,例如上海购买指定新能源汽车就会有送沪牌。2、消费补贴,购买指定新能源汽车会享受一定的补贴,还会有免去购置税的政策。

特斯拉的降价行为无意对国内新能源厂商有着巨大的影响,特斯拉的降价伴随着补贴退坡,那么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的性价比优势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您觉得特斯拉的降价和补贴退坡退蔚来有无影响。当然,特斯拉最近又宣布涨价了,其原因让人细思极恐啊!

聊车看车问车请关注“尬尬说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