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洪承畴为何要降清?他投降后又做了哪些事情,最终的结局如何?

文史砖家


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陕西总督,曾率兵镇压明末农民起义,是当时明朝的肱股之臣。当时清军分兵南下,朝廷命洪承畴前去抵抗,崇祯十二年,皇太极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崇祯十四年,遣洪承畴领精锐十三万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采取围困的方式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退路。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到了崇祯十五年,被围困许久的明军粮草已经消耗殆尽,副将夏承德私下与皇太极进行书信往来,答应从内部接应。就这样在清军和夏承德的里应外合之下,洪承畴等一干人等被俘虏。

起初的洪承畴是坚决要做“烈士”的,不吃不喝,对着招降的人破口大骂,一时间让皇太极头疼。范文程自告奋勇,想要去看一下。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看在了眼里,告辞出来,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的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过了几天,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在皇太极的不懈努力之下,明朝的重臣洪承畴最终归降了。投降之后,也是拿出了十足的本事,对于清军入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1644年,洪承畴从多尔衮那里领兵十万南下攻明。由于之前洪承畴被清军围困多日都没有他的消息,明庭以为他已经殉国了,甚至通告了全国洪承畴的英烈事迹,现如今居然倒戈攻来,确实让人始料不及。之后又带兵入主京师,赶走了大顺军。

新登基的顺治皇帝对这位汉人降将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入宫内院辅助军务,成为了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汉人辅宰。

到了1653年,南方又发生了农民军起义,并且归附于明朝宗亲朱由榔,这对于刚刚入关的清庭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当时的民心还是倾向于明朝的,必须将这个火花扑灭。1655年,已经61岁高龄的洪承畴被任命为五省总督,督战云桂战事。同年十二月便大败起义军,之后便攻进昆明,平定了云南。战事结束后,洪承畴上书顺治皇帝,云桂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推荐平西王吴三桂镇守。

就是这样一位汉族降臣,战功赫赫,活到了73岁,康熙四年死在了家中,为了表彰他的功勋,谥号文襄公。


土豆夜谈


洪承畴,在松锦会战失败被俘后,投降了皇太极,这样的结果看似出乎意料,但是却又在清理之中。

清崇德七年(1642年),明清之间的最后一场生死大决战——松锦会战,以明朝军队的大败亏输结束,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土地尽失,只得困守宁远和山海关等几座孤城,至此清军在辽东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朝则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而更让明朝朝堂特别是崇祯皇帝本人感到悲愤的是,当时明军在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蓟辽督师洪承畴竟然投降了皇太极。

在此之前,崇祯在接到松锦大战战败的消息的同时,得到的是洪承畴阵亡的消息,为此崇祯皇帝专门为洪承畴撰写了祭文,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但是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来,瞬间让崇祯皇帝的颜面是荡然无存,“国家养士三百年”,享受高官厚禄的洪承畴就以这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崇祯皇帝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愤恨的同时,崇祯皇帝必然也对洪承畴的投降感到了出乎意料。

但是对于洪承畴而言,投降实际上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强盛,这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朝争夺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开始,一直到皇太极改元称帝,正式建立大清朝,与明朝分庭对抗,短短二三十年的功夫,清朝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逐渐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不仅在辽东地区全面压制了明军,更是不断的越过长城,袭扰内地,对数次直接威胁到了京畿地区,明朝已然处于了绝对的下风。

然而此时,明朝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清朝一个敌人,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承畴更是亲眼见证了内部起义的风起云涌,再加上明朝朝堂之上文臣之间的党争和国家崩溃的财政体系,洪承畴必然是对明朝极度的失望和绝望。

况且,洪承畴之所以兵败被俘,可以说是完全被自己人坑掉了,原本已经制定好的突围转移计划,因为属下总兵为了自保擅作主张,将有序的突围变为了一场溃败,而最先领头逃跑的便是吴三桂,而这也更加让洪承畴对于大明王朝死心了。

这个时候的洪承畴也才49岁,还在从政的巅峰年龄,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满足自己能够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选择投降要比为大明王朝陪葬,会让自己得到更多。

其次,就是当时的崇祯与皇太极相比,个人能力和魅力实在是相距甚远。

崇祯纵然有着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事必亲躬的勤奋与执着,但是崇祯的性格弱点太过于明显了,疑心重,好面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极度的自负,而这也让明朝朝堂之上的众多能臣良将颇为心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以极为残忍的方式杀掉了袁崇焕,而这也使得明朝朝堂之上的君臣矛盾更加激化,皇帝与武将之间则更是离心离德。

反观皇太极,清朝在他的治下迅速崛起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而皇太极本人也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洪承畴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亲自将一件裘衣披给了自己而倍受感动,最终选择了投降。

再次,范文程、孔有德等人的经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开始,就一改努尔哈赤对于汉族人的歧视政策,一方面消弭满汉矛盾,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汉族的文臣武将予以了重用。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范文程和孔有德了。

范文程是通过后金自己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出的汉族官员,受到了皇太极的欣赏和器重,成为皇太极非常倚重的心腹和智囊,而他也参与了劝降洪承畴的工作,并且皇太极亲自为其披上裘衣便是范文程的计策。

孔有德在“吴桥兵变”后投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度的礼遇与重用,其地位和待遇是远胜于在明军时期。

也正是看到了皇太极对于汉族这些文臣武将的礼遇,也让洪承畴放下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期望,这也间接促成了洪承畴的投降。

最终,在清崇德七年(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正式投降了大清。

投降后的洪承畴成为了大清王朝的功臣,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南明朝廷的“噩梦”。

不少“清黑”和“明粉”们在评价明末清初时期,汉民族“最大罪人”的时候,洪承畴总是会位列其中,成为排名位居前列之人,而这也正是因为洪承畴在清朝一统天下,荡平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担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安抚地方,招降、收编反清武装,对于清军平定江南及福建地区立下大功,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极为残酷的清剿南明残余,镇压反清起义,受到了江南地区人士的批判。

之后,洪承畴担任五省经略,全面指挥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在永历政权内斗以及孙可望投降后,洪承畴率领的清军开始占据绝对的优势,最终消灭了永历政权,而这也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个政权。

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完成法理上的统一,而在这期间,洪承畴可谓功不可没。

洪承畴去世一百多年后,被乾隆皇帝列在了《贰臣传》中。

洪承畴自投降清朝开始,深得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帝王的信任与器重,再加上功勋卓著,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与朝堂地位。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康熙皇帝特恩赐祭奠如制,谥号“文襄”。

然而,对于大清王朝一统天下如此重要的洪承畴,最终也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满汉之间的团结,同时瓦解汉族的反清情绪,进一步统一思想,并且巩固自身统治,下旨编纂了《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用以警示世人。

洪承畴也被列入《贰臣传》之中,并且被收录在了“甲编”之中。

能够编入甲编的,都是对于清朝赤胆忠心,功勋卓著之人,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这些为立下赫赫战功之人,都在甲编之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所以乾隆皇帝肯定的功绩,否定的是气节,而这归根结底还是政治统治的需要。

只是可怜了洪承畴,自己在世的时候被明朝遗民不断批判,去世后一百多年,再次为清朝君主树立为反面教材,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必然是非常的不快。


雍亲王府


洪承畴出生于万历年间(1593年),早年家庭生活比较清贫,但受益于母亲良好的教育。刻苦读书,努力上进,成功考取举人,进士等。从此开始步入大明仕途之路。在陕西与农民起义军作战过程中,凭借过人的谋略以及勇敢作战的精神,履历战功,不断得到升迁,崇祯时期获得皇帝加封三边总督之职。成为朝廷重臣。

袁崇焕被杀之后,担负起边关抵御清军入侵的重任。可惜的是洪承畴指挥的松锦大战以失败告终,并且在松山城被清军攻破后被俘,后投降大清。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洪承畴投降清军前因后果。



洪承畴虽然以前线总指挥的身份被派往松锦前线指挥作战,但是面对锦州被皇太极围困的情况下,是马上进行救援锦州,还是等待有利时机后再行救援。洪承畴与北京方面的崇祯等发生分歧。洪承畴认为,锦州城高墙厚,且拥有红夷大炮优势,易守难攻,且粮草充足,完全可以抵御皇太极的正面进攻,如果贸然救援锦州,必然使双方军队发生正面野战,面对野战实力超强的后金骑兵,明朝军队必然处于劣势之中。

其实,早在袁崇焕抗击清军时期取得的宁远大捷以及宁锦大捷都是避开与清军野战,利用城高墙厚拥有红夷大炮优势抗击清军的入侵,而后等待有利时机,进行最后反击,取得胜利。袁崇焕的这些作战经验,洪承畴当然能够完全领会。怎奈北京方面要求洪承畴火速救援锦州城,并派来监军督促。最后洪承畴迫于北京的压力仓促率军应战,导致数万大军被清军战败,而洪承畴匆忙之中,来不及突围,被困松山城中。弹尽粮绝后,被攻破城池的清军俘虏。

被俘之后的洪承畴,起初也是坚持宁死不屈原则,拒绝向满清投降。后来在皇太极强大心里攻势下,不得不投降大清朝。当然,洪承畴的投降表现,多少都有贪生怕死的嫌疑。因为洪承畴知道,即使皇太极放过自己,猜忌多疑的崇祯皇帝也不会放过自己,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因此投降清军至少能苟且偷生。


投降大清的洪承畴帮助大清国很快统一南方广大地区,并消灭李定国辅佐的南明政权。

另外,洪承畴对大清国前期的建设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并建议清政府采取很多明朝时期的各种国家政治制度以及相关的各种政策,为大清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虽然洪承畴对大清做出很大贡献,但是皇太极期间一直没有重用他。虽然顺治皇帝重用过洪承畴,但其一直没有进入大清高层。后来的康熙皇帝更是没有重用。临近退休只获得一个三品官职。而到乾隆时期,基本给规划到了汉奸的历史地位。洪承畴投降大清,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生悲剧。


折返888


洪承畴是文官,进士出身,袁崇焕被杀后他接任蓟辽督师,松锦大战兵败被俘,投降皇太极。

一个王朝要覆灭,是有预兆的。洪承畴做官多年,身居要职,对于王朝所处的状态是清楚的。洪承畴先是和农民起义军作战,后和清军作战,为挽救大明王朝努力过。当他的努力换不来应得的效果,思想上便会产生怀疑,大明朝还有救吗?!



孙承宗被排挤,袁崇焕被杀,卢象升战死,为了大明王朝,出生入死,鞠躬尽瘁的人没有一个好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朝廷大臣会反思,跟着崇祯皇帝没有好结果,为什么还要跟着他呢?

松锦大战,洪承畴十三万兵马,和清军兵力相当。清军围困锦州城,意图围点打援。洪承畴对清军的作战策略非常清楚,不给皇太极机会,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军队消耗是很大的,这种战略僵持,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结果是崇祯皇帝坚持不住了,他下令洪承畴主动出击。



在崇祯皇帝的催促下,洪承畴没有办法,派兵去解锦州之围,准备与皇太极决战。皇太极抓住机会,断了洪承畴的粮道。明军军心大乱,纷纷要求撤军。吴三桂提前撤退,不明真像的官兵以为兵败,争先恐后地逃亡,相互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洪承畴坚守松山城,弹尽粮绝,没有援兵,不得已投降。

松锦战败,责任在崇祯皇帝。洪承畴会觉得,他尽力了,凭什么要他负责?更重要的是,他负责了,他殉国了,他心不甘啊!



为了皇帝尽忠,死了留下好名声,很多大臣并不怕死,也不惜死。可要是像袁崇焕那样冤死屈死,忠臣死不瞑目,谁愿意做下一个袁崇焕。

洪承畴的投降是挣扎、思索后的无奈选择。

洪承畴投降皇太极,成了大清朝的向导,为大清问鼎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起到了指导作用,他对大清的贡献比范文程要大得多。

洪承畴在大清一直受重用,康熙四年病死,谥文襄。

乾隆朝修史,把洪承畴列为贰臣。洪承畴为大清做出巨大贡献,被列为贰臣,可见统治者不喜欢这样的不忠之人。不过也暴露了乾隆的不地道。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有得观史


雍亲王府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对洪承畴降清作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洪承畴降清也是万不得已。

笔者认为,如果洪承畴就此打住,他也不会被清庭列入《貮臣传》,作反面教材。在历史上,人们至多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辈。问题是他不甘寂寞,二次出山,甘愿为清朝杀害汉族人民充当马前卒。无论是对付江南烽起云涌的反清起义,还是对待南明的永历皇帝,洪承畴都冲在前面,对待前恩主的后代毫不手软。真的是刽子手的角色。



洪承畴这种反常的举动,谁都无法接受。作为汉族下层人民,从沒对洪承畴有好感。以前替明朝皇帝杀起义军将士,后期替清朝皇帝杀反清起义将士。总而言之,镇压人民!这是下层百姓对他的印象。


对清朝皇室来说,也感到后怕。对统治者来说,强调臣下对自己忠诚。可是洪承畴对前主子是那样绝情,对自己不会起二心?清庭不能不这样想。事实上,和洪承畴同列的吴三桂后来又叛清而去。所以清庭用得这类人也不安心!只是说打天下开疆拓土,用得着他们,自然加以笼络。一旦天下坐稳,需要巩固时,洪承畴又被作为反面教员被宣传!

洪承畴不但不被汉族人民见容,连他的母亲与兄弟也接受不了他的这种民族叛卖行为,与他割袍断亲。


爱国主义什么时候都应被高扬,洪承畴就是爱国主义的反面教材,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不能见容于中国历史!


阳城导航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明朝在辽东的军事要塞松山城(今辽宁省锦州市松山镇)坚守半年多时间后,终于被清军攻陷,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松山沦陷后,锦州守将祖大寿也率众出降,塔山、杏山随即落入清军之手。至此,历时两年的明清松锦之战结束,明军精心构筑的锦宁防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由于洪承畴的身份太重要,所以清帝皇太极听闻消息后,立刻命人去招降他,但后者却做出一副誓死不降的姿态,并对前来劝降的使者破口大骂。虽则如此,皇太极并没有放弃,考虑到宰相范文程(内秘书院大学士)也是汉人,对洪承畴的内心世界应当很有了解,所以便派他前去执行劝降任务。



等到范文程见到洪承畴后,还没有张口,便遭到洪承畴的破口大骂。尤其是得知范文程的身份后,洪承畴骂得更加起劲,把他视作“汉奸走狗”,恨不得戳断他的脊梁骨。面对着洪承畴的百般羞辱,范文程一忍再忍,绝口不提劝降事宜,只是对他嘘寒问暖,与其谈古论今,在缓和气氛的同时,悄悄观察他的神情、举动。


且说谈话之间,屋梁上忽然落下一块灰尘,恰好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只见他一边跟范文程谈话,一边数次拂去灰尘。范文程看在眼里,于是不动声色地向他告辞,随即向皇太极汇报说:“洪承畴不想死。”皇太极向范文程询问原因,后者解释道:“洪承畴在跟微臣谈天时,频频拂拭落在衣服上的灰尘,绝非一心求死之人应有的表现。”皇太极听后,连连称是。



既然洪承畴本心不想死,皇太极便加大“温情攻势”,命人好好地照顾他。两天后,皇太极亲临太庙祭祖,并派人将洪承畴召来,准备亲自劝降。洪承畴到来后,面对着皇太极立而不跪,并且一再宣称自己绝不会投降。皇太极没有暴躁气恼,只是对洪承畴嘘寒问暖,并脱下身上的貂裘为他御寒。


令人没想到的是,皇太极此举竟然彻底击穿洪承畴的“内心防线”,后者在感动之余,由衷地感慨皇太极才是真命之主,随即跪地称臣,就此归降了清国。五月初五日,洪承畴携部将祖大寿等人举行正式的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见《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


洪承畴在明朝出将入相,不仅身份极为重要,而且熟悉关内的政情、民情,他的投降对于清国来讲,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都不言而喻。所以等到清军入关后,洪承畴因参赞之功,被顺治帝拔擢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并授秘书院大学士。



不久,清朝因强推“剃发令”而引起江南百姓激烈反抗时,洪承畴又以“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身份,负责在江南各省安抚百姓、攻击南明诸王及各地义军,为清朝稳固当地的局势立下“汗马功劳”。等到江南平定后,洪承畴又以“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的身份,去追击桂王朱由榔军队,帮助清朝攻克、稳固西南各省。


总之,洪承畴降清后,为其进军关内、平定南方各省立下奇功,堪称“开清第一功臣”。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承畴建有如此“不世之功”,晚年却遭到清廷的抛弃,只得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境遇远不及吴三桂等人。不仅如此,洪承畴因为背明降清的举动,遭到亲友们的鄙弃,无一人愿意跟他交往。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洪承畴病死在京师私邸,享年73岁。



乾隆帝即位后,以“华夏共主”自居,在大力褒扬南明大学士史可法、黄道周等人(全都殉国而死)的同时,也对洪承畴等降臣大加鞭挞,并将其事迹编入《贰臣传》,只因念及他的功劳,才将其列入“甲等”。对于乾隆帝来说,这已是对洪承畴最大的“恩典”,但后者若泉下有知,大约会非常懊悔当年的降清行为吧?



文史砖家


松山之战,洪承畴坚守松山半年,副将夏承德降清,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松山失守,洪承畴被俘、曹变蛟、王廷臣及所部官兵3000多人被害。四月八日,清军进攻塔山,第二天就攻入城内,明军7000多人被歼。三天后,杏山城被清军红衣大炮摧毁,明守军被迫投降。至此,明朝关外四个军事重镇全部丢失,东北大抵,仅剩宁远至山海关的一隅之地。

历时两年的松锦之战,以明军精锐全失,清军大获全胜是而告结束。明、清之间的军事力量由此发生逆转,明朝再也无力与清军一决雌雄。而更关键的是洪承畴的投降,积极倒明为满清夺取天下筹谋划策的一代贰臣就此诞生了。

洪承畴从松山被押解到沈阳,一路上“感帝之遇,誓死不屈,日夜蓬头跣足,骂言不休”,抱定尽忠殉国的必死信念。清廷先派满将劝说,他宗室怒目而视,一言不发。满将失去耐性,举刀欲杀,洪承畴“延颈承刃,始终不屈”。皇太极再命文臣劝勉,他仍是“一言不答”。此时的洪承畴,唯愿一死了之,既报崇祯知遇之恩,又可像文天祥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然而,洪承畴面临的却是自己无法掌控,难以摆脱的两难境地——生不容易死更难。一位信丰孔孟之道的饱学之士,合一抛却信义气投降异族?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稍加梳理,不外民间、官方两种说法。

民间最流行的是“太后诱降说”。皇太极为使洪承畴真心降服,不惜动用“血本”,派遣貌美如花,机敏过人的庄妃博尔齐吉特氏诱惑。伺候,庄妃因儿子顺治帝福临尊她为皇太后,故称“太后诱降”。其实,“太后诱降说”事实不确,但它代表了反清人士及明朝遗民的观点和情绪,意在贬低洪承畴与庄妃。

而官方流行的主要是“太宗感化说”。此说有意美化皇太极,出自清皇室或者其他大臣之口。此外的说法还有多种,比如清廷派兵送洪承畴归明,因走投无路而降清;比如皇太极本不想留洪承畴,因他主动请降,范文程等人上奏,才纳为降臣。但其实,以上各种说法都比较片面,经不起推敲。

根据史实,应该说,招降洪承畴成功,范文程和张存仁起到了极大作用。对洪承畴招降最热心的,当数清廷督察院参政张存仁。他曾上疏皇太极“洪承畴等文职为我得,则明国之君视文职如草芥,伺候文职不敢担当;武职尽为我又,则明国之君视武职为寇仇,此后武职亦不愿效力。”然后,又对如何招降、重用洪承畴,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对于招降洪承畴一事,范文程十分看重,亲往说降。洪承畴并未一言不乏将其“拒之门外”,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论古今之事。两人聊着,房梁积尘掉落而下,恰好落在洪承畴的衣袖之间,他一边说话,一边拂去灰尘。范文程见状,对劝降顿时充满信心,向皇太极进奏说:“洪承畴爱惜衣服尚且如此,何况自己的身体和性命?”

洪承畴一有降清的苗头,皇太极便担心他会反悔变卦,于是马上下令剃发,当晚即予执行。次日下午,又在崇政殿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据《清实录》记载,洪承畴Wie皇太极的恩宠与礼遇,感动得热泪盈眶。

洪承畴降清后隶属镶黄旗汉军,皇太极将他视为入关夺取中原的“引路者”,对其“恩养有加”。据《清史稿》记载:“凡值大祭祀、宴会,必定亲随,赐房屋庄田男女有差,服食无虚日。”但皇太极生前,洪承畴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洪承畴真正发挥作用,是清军在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大败李自成之后。当时洪承畴建议清军不得停留,应抓住时机,加速前进,目标北京。为此洪承畴起草告示,沿途广为散发,将清军装扮城救民于倒悬的仁义之师,号召明军与清军联手,共同围剿农民军。受此蛊惑,清军不仅没有遇到抵抗,反而受到欢迎,长驱直入,很快占领北京。

洪承畴前往帝庙,跪在崇祯皇帝的灵位前“哭灵”。为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官民人等为崇祯服丧三日”。清军的这些行为而,特别是洪承畴的特殊身份,给旧臣遗民造成一种假象,以为清军是来替明朝报仇的。以致南明政权有过联合清军,共同对付农民军,“合师进讨,问罪秦中”的幻想。受此误导,汉人不禁放松了戒备警惕,加速了清军问鼎中原、灭亡明朝的历史进程。

由此可见,洪承畴作为明廷职位最高的降官,只要他一“出手”,就招招厉害,直指汉人及残明“死穴”。洪承畴招抚江南,经略五身,终使南明地盘全部纳入清朝版图,就连康熙也认为他“效力疆场有年,劳绩茂著”,但在论功行赏时,只给予“三等轻都尉世职,准袭四次”。晚年的他门庭冷落,重病缠身,倍感凄凉。

乾隆时,满人修史,将投降清朝的有功之臣全部列入《贰臣传》,洪承畴也不能例外。可见满人主子们骨子里也是瞧不起这些降臣的。后来在北京西直门外麦庄桥发现的一块洪承畴墓碑,上面的碑文便有“破明并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之类轻视鄙薄的词句。就连清朝宗室诗人,对洪承畴的失节也颇为不耻,作诗嘲讽道:
“千古伤心是此间,感恩无奈得身还。当时若使容君死,不比文山比叠山。”

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号“叠山”,两人皆为南宋抗元英雄,并称“二山”。


江畔初见月


洪承畴投降清朝的事情发生在崇祯十一年开始的松锦之战。崇祯十一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并以此为基地猛攻当时的松锦防线的重镇锦州,面对清军来势汹汹的攻击态势,当时的崇祯被迫加强防守,于是历史上明清的决战开始了。

崇祯十二年,陕西的李自成部被洪承畴彻底击溃,李自成在潼关被洪承畴设伏攻击,结果是农名起义军大败,只有18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而在此时辽东的明清战事吃紧,崇祯皇帝发出命令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兵前往辽东支持当时的松锦之战。到了崇祯十四年,当时的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面对如此危局,崇祯皇帝为挽救辽东危局,让洪承畴统帅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明朝的九边精锐,当时大部分的有战斗力的部队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明朝想要在这里和清朝发动一次决战,但是如此庞大的军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崇祯十四年四月下旬,洪承畴率领的军队到达,松山与杏山之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一直发生战斗,清军失利,几至溃败。但是洪承畴很是清醒,提出希望能够步步为营,徐徐逼近锦州。但是面对粮草的空缺和军队后勤的压力,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崇祯皇帝支持不住,强烈要求与清兵决战,洪承畴被迫出兵,与清军一绝生死,但是明朝大军散落,首尾不能够相顾,结果被清军抓住机会,定下掘壕围困断敌粮道之法,清军猛修战壕,连续挖了三道大壕,将明军包围起来,切断了其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此后洪承畴一直突围,但是没有成功,随后清军夺取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粮草,粮草断绝,部队的战斗意志减退,洪承畴和八总兵商议分为左右路,决定突围。但是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结果使得军心大动,各个总兵都是争着逃跑,结果明军大溃败。洪承畴未能突围,困守松山城,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洪承畴、被俘至沈阳。至此洪承畴的人生开始了新的篇章

洪承畴被俘之后,他投降了,关于投降的版本却有很多种。

依据《清史稿》的说明,洪承畴拒不肯降。皇太极派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不是可以劝降。范文程到了监狱之后,洪承畴对于范文程大骂,而范文程则是百般忍耐,故意慢慢和他聊天,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轻轻的把衣服搽拭干净。范文程于是便告辞出来,他对皇太极说:“洪承畴不会求死,他对于一件衣服都这么爱护,何况是自己的命呢?”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的意见,第二天皇太极边区监狱对洪承畴嘘寒问暖,把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洪承畴半天没有说话,最终说了一句“真命世之主也” 随后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依据民间传说,则有太多的“传奇”在里面,可能更符合大众的心态,毕竟这里面的故事极其香艳,而且也传达了百姓的善恶观。传闻孝庄当时这位三十岁的少妇,装扮成汉女侍婢,十分美丽。她手捧参汤进入监狱,故意对洪承畴说是酒,少妇温婉的劝说洪承畴喝酒,又走过来捏住他的肩膀,洪承畴最终失节,投降了清朝。这个故事里面传达了百姓的观点,身为儒家子弟的洪承畴不能节制欲望,抛弃了仁义礼智信,最终投降,是受到百姓的憎恶,而满清亦如此手段收付一名高官,手段不好。

但是无论洪承畴是如何投降,以何种手段投降,但是他的结果就是投降了清朝。

洪承畴投降清朝之后基本上充当了皇太极所说的“向导”作用,在顺治年间为了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江南的反清起义轰动全国,清朝就是在洪承畴的帮助下平定,血洗江南。李定国拥护桂王朱由榔的云南政权,曾经两撅名王,杀的清军打败,西南几乎要失败,清朝顺治帝都被振动,但是多亏了洪承畴,最终平定云南。对于清朝的建立,洪承畴劳苦功高。


人者仁义也


洪承畴是一个特别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大明王朝的肱股之臣,又是清朝的忠心臣子。


对于不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洪承畴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叛臣,在明朝危亡之际居然义无反顾的投靠了新主子。


但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们来讲,用辩证的眼光去评判这个人才更能体现历史的客观性。功也好过也罢对于已经长埋地下几百年的人来说,是非对错也能只能任由后人评说。


1.洪承畴降清背后的秘密


关于洪承畴因何降清的真实说法目前并没有定论,但一直以来大家对这个事情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之所以投降清朝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也有人说他的确是一个硬骨头,再被清朝人俘虏后一心求死就是不投降。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洪承畴是一开始就打算做降将吗?


在他身为明朝大将与清军作战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一员有勇有谋的主将。虽然在与入侵之敌作战时也不是百战百胜,但从这种为国为民为家的态度上来看,最起码在那个时候他应该没有想过降清。

但任何事情都是时也命也,洪承畴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马失前蹄,被俘之后高声痛骂而不就范。或许在降清之前他真的做过心里挣扎,但事实摆在眼前洪承畴确实叛明降清了,这种板上钉钉的行为被史书记载也被老百姓口口相传至今。


无论哪种原因或当时的洪承畴作何感想,他终究还是走上了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或许这里面的是非曲直只有他自己最明白。


2. 降清后镇压南方军民


洪承畴在投降后为了表忠心,居然帮助外族人镇压南方起义。虽然他力主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灵涂炭的惨剧,也体现了他爱护百姓的一个侧面,但这种做法还是让很多人想不通。既然现在如此为何当初要那样做呢?每个人都都正反两面,在遇到事情之后也都会有很多矛盾,但利己的想法始终会打败公心。


无论如何洪承畴在降清之后,确实做出了很多令人称赞的事情。但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方面是自己事业比较重心重,另一方面就是他具有一颗体悟民情的心,他虽然是大明朝的叛徒但却没有背叛老百姓。在清朝为官的日子里洪承畴也不断尝试上书,希望朝廷可以减少苛捐杂税,让久经战火的老百姓得到能够休养生息。


3. 《贰臣传》中抹不去他的名字


洪承畴对清朝再忠心他始终也是个外人,虽然在他死后康熙亲赐谥号“文襄”, 借此表彰他对清王朝立下的功劳。但在乾隆朝的时候却依然被编纂入《贰臣传》,这种凄凉和悲哀怎一个“贰”字了得。洪承畴在1665年春季怀着既矛盾又复杂的心情死去。他对人世有深深的眷恋他之所以降清或许就是没有必死之心,如果在那一刹那他可若驾鹤西去,恐怕在青史中也会留下属于他的浓重一笔。


历史总探长


关于洪承畴的历史与传说,简单来说就几点:

1.松锦之战后投降了大清的皇太极,十指弹灰的故事说明他是一个自爱之人。所谓的与庄妃一夜情纯属于子虚乌有,是那些反清复明者对他的诬陷。

2.洪承畴对于大清历史是产生了巨大作用的,尤其是大清在征服江南的过程中,要是没有洪承畴,会走很多弯路,百姓少受了很多年的苦。

3.对于他为什么要降清这个问题是在没什么好说的,不降清就是死,天下大势所趋,面对已经死去的大明,他未尝不是弃暗投明呢?

4.对于洪承畴的结局,汉人士大夫称他是叛国者,汉奸名声背负。清朝统治者还算客气,让他有个善终。

我想重点说说的是,为什么乾隆皇帝将他列为“贰臣”

什么是“贰臣”,我们来看看乾隆皇帝的看法(大意):

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出现贰臣,不能一味责怪臣子不忠,明朝皇帝昏庸腐败,自覆宗室,也是出现贰臣的原因,"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到了乾隆这一代,大清的江山已经稳固,乾隆皇帝是个比较自负的人,动不动编编书,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十全老人”,好像天底下就他一个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此时此刻的满清,对于汉文化已经不像前几朝还是个学习的过程,汉文化的精髓基本上已经渗透到上至皇族,下至满民的血液,很多八旗子弟早已经熟悉汉人的生活和习惯,满汉的区别已经难以察觉。

对于洪承畴的历史评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应运而生,所以在乾隆皇帝看来,这家伙就不应该投降清朝,而应该保持民族气节,像其他明朝的如史可法一样以死殉国,方显大义,于是,乾隆将洪承畴列入“贰臣”甲等。

但是洪承畴对于清朝的功勋却不能就此忽视,虽然乾隆没有身在皇太极时期,对于当时天下的局势没有切身之感,但是千秋史册在后,乾隆爷还是把问题的根本指向了前朝的败国皇帝,原谅了投降者本人的选择。

这很明显是乾隆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他是皇太极,只怕也会感叹:得一洪承畴,俺的头疼病好了不少。

如何正确评价洪承畴?

历史也需要辩证看待,如果以儒家的标准去评价他,那他就是“贰臣”,但是我们更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他。在这里,我们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正确认识洪承畴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当时的大明朝已经腐朽不堪了,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苦难,社会经济一团糟,而崛起于青山黑土之间的满清,打破了大明朝腐朽的格局,让他浴火重生,在当时,满清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管这种先进性能能管多久,但是却给黑暗的大明末期带来一丝光明。洪承畴在此时选择大清,是选择跟先进生产关系合作,对生产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肯定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