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时期的一个汉化契丹人政治家,也是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不过最近这几年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说汉人要感谢耶律楚材,因为他曾经阻止过蒙古贵族杀光汉人的计划,有些说法里甚至还张冠李戴,说这是元灭宋之后的事,这样好像就更显得耶律楚材功德无量了,因为毕竟当时元朝已经统治了几乎整个中国。不过这件事其实还是有需要澄清的地方,说他拯救了汉族人也比较夸张。但是耶律楚材确实极大地减少了蒙古后来在中原地区所发动战争造成的伤亡,而且也是促成蒙古从一个征服王朝转变成元朝这个中原王朝的关键人物。


耶律楚材阻止屠杀

应该说耶律楚材确实在历史上对蒙古军队转变政策,减少屠杀起到过重要作用。但这里还是要说,网上的一些相关传言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首先关于耶律楚材阻止蒙古贵族建议杀光汉人,其实是发生在铁木真在位时期,而此时的蒙古连金朝都还没灭亡,距离南宋灭亡至少还有50年之久。所以把这事说成是发生在元灭宋之后,因此如果政策一旦执行,会事关整个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其实是关公战秦琼了。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辽宁锦州的耶律楚材汉装塑像

其次,提出杀光汉人建议的人叫别迭,这个人是蒙古贵族无疑,但在《元史》里并无传记,而且史料里关于他还做过什么事记载也很少,所以其实可以肯定在当时也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最多恐怕也只是个普通的谋臣,或者是家族有些地位而已。这样的人提出一些极端的建议也不算奇怪,因为他们其实就像现代西方有些国家的极端政党一样,很多时候就是凭借一些出位的言论博取眼球,只是当时他们要博取的是铁木真的关注。所以这样的言论真正被采纳的可能性极小。当然这并不是说耶律楚材对于这种建议给予针锋相对的反驳没有意义,耶律楚材的反驳对于减少蒙古征服时期的杀戮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只是还到不了拯救汉民族这种高度。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蒙金战争最后时期的形势

而且其实耶律楚材制止蒙古军队屠杀还不止铁木真时那一次。其实他功劳更大的一次是在铁木真死后,窝阔台在位时期。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围困金朝首都汴京(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遭到了金朝军民的激烈抵抗,蒙军伤亡很大。因此在公元1233年2月26日蒙军最终攻破汴京时,主导攻城的速不台曾上奏窝阔台,表示准备屠城。但在此时,耶律楚材再次站了出来,表示:

将士暴露凡数十年,所争者地土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

这意思就是说咱们的将士和金国打了几十年仗,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果争到的土地上没有了人民,那还有什么用呢?最终窝阔台采纳了耶律楚材的意见,使蒙军在占领汴京之后只是处决了完颜皇室相关的人员,而没有屠城,而且在此之后蒙军也渐渐终止了对于抵抗的城市在城破之后就屠城的惯例,这也使后来元朝建立之后,灭亡南宋的战争相对来说残酷性降低了不少。

当然即使是这样,把蒙古军队渐渐终止屠城的做法完全归功于耶律楚材还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即使在铁木真时代,来自山东的道士丘处机就曾远赴今天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地区,面见铁木真,劝他敬天爱民,减少屠杀。而在此前后,在铁木真西征期间被委托经略华北的蒙古大将木华黎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蒙古人以劫掠屠杀为主的政策,转而大力收降金朝境内的汉人地方武装,招降了包括史天泽、张柔和严实在内的大量金国汉军世侯,这也成为了后来蒙古能够成功灭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蒙古在征战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屠城的做法,其实是游牧民族在进入农业文明区域之后,逐步文明化的一个渐进过程,因为在农耕地区,不屠城其实对攻城略地和稳固统治更加有利,而耶律楚材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耶律楚材推进蒙古向元朝的转变

而其实耶律楚材更大的历史作用是大幅度推进了蒙古向元朝的转变。而说到这里,其实首先要说的是耶律楚材的出身。耶律楚材虽然是契丹(辽朝)皇族后裔,但在他出生时,辽朝已经被金朝灭亡了65年,所以其实从耶律楚材祖父那一辈,他们家就已经在金朝为官了。而金朝后期汉化程度相当高,所以到耶律楚材这一辈,其实已经即没有多少契丹人的色彩,又没有被女真人所同化,而是已经高度汉化。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比如耶律楚材的名字里就能体现出他们家的汉化程度有多高。耶律楚材的名字来自于儒家经典《左传》里的典故。在公元1190年耶律楚材出生时,他的父亲耶律履已经六十岁了,而且当时他已经看出金朝的败象,所以他虽然对耶律楚材寄予了厚望,认为他“他日必成伟器”,但却又认定金朝用不了他了。所以就用《左传》里“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耶律楚材。

而后来耶律楚材的命运果然应验了他父亲的预言,他在28岁时就受到了铁木真的召见,并得到其赏识,开始了自己改变蒙古帝国的政治生涯。他开始时作为铁木真身边的谋士,随铁木真西征。在西征过程中多次为铁木真献计,因此地位也不断上升。到铁木真死时,甚至留下遗召说耶律楚材是“天赐吾家“,要求自己的继任者对他委以重任。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福建武夷山的耶律楚材蒙装塑像

而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之后,在公元1231年设立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在当时这个职务基本相当于宰相,之后耶律楚材也开始推行自己的各种改革措施。比如他先做能通了窝阔台的兄长察合台的工作,让他带头对窝阔台行跪拜之礼。虽然这样做现在看来有点莫名其妙,但在当时,其实就是在蒙古汗廷引入了初步的中原礼法制度,开始为将蒙古帝国转型成中原王朝做准备。

而在蒙军攻破汴京之后,耶律楚材除了阻止蒙军屠城之外,还多方寻访孔子后裔,找到之后让窝阔台将其封为衍圣公,并修建孔庙。之后耶律楚材又在蒙古帝国举行了科举考试,招募了上千名儒生人才,将他们任命为各级官员。之后他又在蒙古帝国制下的许多地区定赋税,分郡县,籍户口,开始逐步按照中原传统确立各种政治制度。而这些制度,也都在无形中促进了蒙古帝国从草原王国向中原王朝的转型。

耶律楚材:他这样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元朝

耶律楚材促进了蒙古帝国向元朝的转化


虽然在公元1241年窝阔台猝死之后,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撤消了耶律楚材推行的一系列汉化措施,这也最终导致耶律楚材在3年之后悲愤而死。但耶律楚材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许多蒙古贵族的认同,为十几年之后忽必烈迁都汉地,与其它蒙古汗国分道扬镳,建立元朝国号,并自认汉唐继承者,完全按中原王朝的标准建立元朝打下了基础。而在忽必烈执政时期,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也曾出任宰相,对元朝的进一步中原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