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新郑黄帝故里:新郑有关黄帝碑刻志记

新郑黄帝故里:新郑有关黄帝碑刻志记

追宗溯源,不忘先祖。新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留有丰富的古文化遗迹,这包含有新郑境内星罗棋布的寺、观、庙、祠及名人墓葬。历经千年,它们当中大多踪迹难觅,仅存有部分碑刻存留。这些碑刻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对纂志补史和研究书法均有重要价值。新郑作为黄帝故里,这一文化底蕴常在一些碑刻中得以彰显。主要记载“有熊氏之墟”“黄帝故墟”等,对考证有熊、轩辕丘、黄帝故里等在新郑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重修玉帝殿记碑

黄帝故里祠前方右侧(原北街小学)有尊恩观、 城隍庙 、高文襄公祠旧址。2007年2月12日至15日,丁亥年黄帝故里扩建百家姓广场,取土过程中在旧址发现石碑、碑首、碑座、柱础石、牌坊构件等三十余件,印证了上述庙、观、祠的所在位置。其中发现一通《重修玉帝殿记》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碑文记载有“吾邑固黄帝之故墟也”对研究黄帝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一次重大发现。

该碑竖长方形高263,宽77,厚20厘米。碑圆首,线刻龙纹和祥云纹,碑身两侧缠枝牡丹花卉。碑文楷书,正文8行,满行45字。有知新郑县事江阴人曹学诗等七人撰文。碑文节录如下:

重修玉帝殿记

新郑城隍庙西有玉帝祠……吾闻黄帝之与鬼臾区,论六运也。特举□未至神之所以祀,固可存而不论……吾邑固黄帝之故墟也,知万物本呼?天而体,黄帝之遗意,以庙而祀之,不亦宜呼……

此碑的发现,再次佐证新郑黄帝故里故都。

新郑境内不断发现记载轩辕黄帝活动遗迹的碑刻、墓志、砖铭、摩崖题记,至今已达十四块(处)之多。这些碑刻有的被毁无存,见于志书。有的幸免保存,成为今天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现分述如下:

一、现存碑刻

⒈重修太清观志碑

太清观位于新郑市南观音寺镇太清观村。观无存,遗有《重修太清观志》石碑。1995年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该碑近似方柱形,高200厘米,宽54厘米,厚50厘米。正、右、背三面记述太清观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历代被毁,经过多次重建。背面落款明正德丁丑年(1517年)五月朔旦。左侧记录捐资人名单。志石碑文均楷书竖排,除正面外其余三面均模糊不清,正面文字13排,满行48字。文节录如下:

重修太清观志

河南路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县治西南迤廿里许,有观名太清,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毁于唐广德间,至宋熙宁初,羽人张蓬头振其故址,改曰龙兴。元至正末,复烬于兵火。迨我太祖龙飞九五,大一统后,云游李铁崖遥见白云飞林下,遂结为庵,因题其楣端“鸟越我”。仁宗甲申,邑人杨守真拜寺门下……

⒉太山东岳庙碑

太山东岳庙位于新郑市龙湖镇西南太山北坡。据太山东岳庙碑记载,该庙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初八,二十六年(1598年)立拜殿。现庙已毁,现存东岳庙旧址的《太山东岳庙记》石碑,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十八日立。该碑高165厘米,宽66厘米。碑圆首,碑身长方形。碑额楷书魏体“太山东岳庙记”。碑文节录如下:

大明国河南开封府,郑州南四十五里重修太山祠记,夫太山之神,其来旧矣,自轩辕时迨于我国□神祠侵悔,墙垣颓敝,今有安国用发心约齐十二会人等,各施资财,入其助工完也。……

3.(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碑

轩辕宫三皇殿位于新郑市始祖山南麓半山腰。由上之下建有一、二、三宫,奉祀伏羲、神农、黄帝。今一、三宫无存,保留有二宫。二宫全石结构,歇山式建筑。《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碑立于三宫处,为崇祯三年(1630年)所立。现已残碎尚缺,2000年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碑高114厘米、宽44厘米。圆首,上线刻祥云纹。碑身上部及左石两侧线刻缠枝花草纹,碑文楷书,16行,满行31字。此碑记述了轩辕宫废颓后,尚有旧址,邑人捐资并塑伏神像文经过。碑文节录如下:

(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

(南崖)轩辕宫三皇殿倾圮已久,遗址尚存。邑庠生郭焕然有志重建,……塑正神三:伏羲、神农、黄帝及配神六:风后、力牧、歧伯、雷公、大隗、大鸿。金粧彩画,焕然一新;又于白龙池重建白龙祠一楹,亦塑像金粧;又于□火洞迎东创建三仙圣母殿一楹,亦塑像金粧,迄今七载始落成焉,于是立石碑二。一以勒同会姓名;一以勒十方施□姓名,以垂不朽云。

4.重修(显龙宫)大殿记

《重修(显龙宫)大殿记》碑现嵌于新郑市区“轩辕故里词”西厢房南山墙上。碑高131厘米、宽44厘米。圆首,上线刻龙纹,碑身两侧刻缠枝花卉。该碑为新郑人刘涛撰文,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立石。节录如下:

玄帝行在建于邑之北门外,座北而南,向为邑之镇,不知创于何时。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故建行在于前以为镇。现访其事而残碣无存,□□或然□然。……

5.古槐行碑刻

《古槐行》碑刻原嵌于新郑县县衙二堂西墙上,县衙被毁,碑刻移入新郑市博物馆收藏。该碑横长方形,长87厘米、宽70厘米、厚18厘米。清嘉庆六年(1801年)十月立石,清汝西漫士梁道奂撰文。全文行书17行。此碑笔法流畅,均匀而端秀。文章取长篇古诗体裁,叙事抒情,气质淳朴,有述有感,读之耐人寻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节录如下:

吾闻漆园之叟纪大椿,寿夸八千秋与春。植物岂识尊生法?使我心游目想望轮囷。轩辕城在茨山麓,故国从来多乔木。荒郊绿树杂枣梨,不见黛色参天矗。……

6.重修新郑文庙碑记

新郑文庙位于新郑市城区南街(今城关镇中学)庙已无存,仅留《重修新郑文庙碑记碑》,为清道观二年(1822年)所立,现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该碑高213厘米、宽70厘米、厚18厘米。圆首,中间篆刻“斯文在兹”四字。左右两侧线雕龙纹图案。碑身边框饰几何纹,缠枝花卉图案。正文楷书。知新郑县事张德聚撰文,县儒学教谕高载铭书丹,监生刘圣桓篆额。碑记节录如下:

文庙之设所以妥圣灵,即以振人文而维风化也。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春秋之世裨谌、世叔诸贤彬彬乎称极盛焉。下逮元、明,许文正公、高文襄公相继而兴。迨我朝开国,科第蝉联,人文蔚起,户弦家诵,风化返醇。……

7.重修古景幽胜寺记碑

《重修古景幽胜寺记》碑是继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邵进撰文立《幽胜寺碑记》后再立之碑。该碑高100厘米、宽52厘米。圆首,中央篆刻“重修古景幽胜寺记”,左右线刻龙纹和祥云纹,碑身两侧刻花草纹饰。碑文楷书竖行24行,满行41字。碑文记述了佛教传播和幽胜寺重建经过。其中特别记述到“其寺南有大隗即具茨山,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行殿尚能悠久有存焉。”碑现存新郑市千户寨乡幽胜寺。

8.清周莼浦及德配和宜人墓志铭

清周莼浦及德配和宜人墓志铭于1978年在新郑县东关外周家祖茔(现新郑市政府大院后侧)出土,现存新郑市博物馆。志石刻于明国七年(1918年),清末光禄大夫典礼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编修杨佩璋撰墓志。志呈长方形,长112厘米、宽70厘米、厚14厘米,缺盖。志文88行,每行16字,正楷书写。节录如下:

君讳时照,字春圃,号莼浦,轩辕故里人也。其先世乐善不倦。曾祖讳天成,字子俊,直隶州州同。祖讳清万,卫守备,为防守出力,封武德骑尉,赠“瑞应干城”匾额。考讳荣北,字恩堂,号筱溪。弱冠以郡试首卷,补博士弟子员。任修武县教谕,经理本邑义学。建修武县城,以功保奏即选知县加同知衔,封奉政大夫。妣葛太宜人,生君兄弟二人。兄讳时煦,字和圃,号梅屏,任江西峡江县丞,勤政爱民,风革溺女,杨制军擢荐卓异,升任知县。鲍爵帅委办军粮,带炮船,奖蓝翎,加五品衔。时捻匪猖獗,江防多故,因劳成疾,卒于军粮厅任所,年三十四岁。事载峡江邑乘。临终寄弟书有“仅余两袖清风,不负严亲恬退之训。”君有《雪夜哭亡兄》诗数首,祭文两篇,情辞恺切,可作友恭之鉴。……德配和宜人,许州户部主事凤鸣公女,湖北黄州巡检云汉公胞姊。温恭淑慎,孝出至性。年十八归君,馈礼既成。……君生于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初九日寅时,卒于丁酉年(1897年)六月二十三日戍时,春秋四十有六。君即世,季子上德寻亡。宜人呼上研、上图而言曰:“汝父读书好义,有志未逮,汝兄弟当善继之。”嗣后同办本处公益,成立劝学所,组织教育会,一时人才辈出,不可胜计。又复尊崇圣道,督办团练,苑陵风气为之一振。此宜人教导之力也。宜人素性好善,于修庙一事,尤极注意。以故轩辕故里、茨山书院、玄帝庙、先农坛、子产祠,无不慷慨捐资助款,迭次重修。宜人之善念概可风矣。宜人生于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二十日子时,戊午年(1918年)十月初三未时无病而终,享寿六十七岁。今择于十二月初八日,与莼浦君合葬祖茔之次。其次男上图以君与宜人之行状来属余志,余悯君与宜人之孝行,而不忍令其湮没不传,爰据实以志而为之铭。铭曰:

猗欤周君,啧啧名扬。居轩辕之故里兮,实无忝于帝乡。世代阀阅,邦家之光。兄绾墨绶,子握金章。性笃孝友,德孚崇望。

二、被毁碑刻

1.修德观问题碑记

《修德观问题碑记》为金贞元三年(1155年),密县令刘文饶立。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密县志》载:“修德观,在大隗镇三里。崇宁三年(1104年)建。广成子所居,黄帝问道处。……”后观毁碑失,碑文载入《续河南通志》碑曰:“《南华真经》云:‘黄帝闻广成子在崆峒之上,故往见之。’又云:‘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至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按图考之,密县东南有大隗山,大隗之西有具茨山,又南有襄城,遇牧马童子,其在斯乎?大隗东北有广成,广成子隐居之地。大隗亦谓之崆峒,见广成子,其在斯乎?襄城西北有古观废基,俗谓之雕崖观,盖遇牧马童子之处也。广成西有修德观,盖广成子处也。而俗言唐季移雕崖观于此者,其言无据。郑,古有熊之国,黄帝所都,其见广成子宜其往返不一。……”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密县志》对有熊注曰:“有熊,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新郑。”

⒉幽胜寺碑记

幽胜寺位于新郑市西南始祖山北麓,今柿树行村,又名幽盛寺。寺始建年代无考,现存有山门、大殿,因年久失修,甚是残破。1996年复修,成为新郑一景。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新郑人监察御史邵进撰有《幽胜寺碑记》。碑已失,碑文载入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文中记述:“□□□”寺南有大隗即具茨山,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其遗迹尚有存者。西有黑龙池,每岁旱,官民祷雨多有感应。山川明秀,景物秾华,对峙环拱,迥出尘寰,超然一胜概也。又岂荒凉野刹之可比也哉!一日朗上人属予为记,铭刻于石。故笔其大概,用昭后世。”

⒊轩辕故里碑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郑县志》载:“国朝轩辕故里碑,碑在北门外,(今轩辕故里处),康熙五十四年邑令许朝柱立”。现碑已失。

三、砖铭与题记

1.轩辕桥砖铭

轩辕桥位于新郑老城北城门通向轩辕故里前的护城河之上。民国后期因诸多原因该被湮埋。2002年,新郑市人民政府扩建轩辕故里,寻迹挖掘,使轩辕桥得以复出,便即行疏通旧河道,在桥上重新修建双孔青石桥,仍名“轩辕桥”。桥下河水名为“姬水河”。

轩辕桥为坦拱敞肩砖桥,全长5.45米,宽3.70米(自桥面至桥底海墁地基),通体用长30、宽12、厚7厘米的青砖砌造,间隙用白灰粘结。桥孔净跨3米,矢高1.9米,矢跨比为2:3,拱券由青砖并列单券而成。桥孔两端砌在地下桥礅之上,与海墁地基连为一体,十分坚固。在东侧券洞正中最高处券脸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篆书“轩辕桥”三字,西侧券洞的券脸最高处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楷书“隆庆四年(1570年)许州造砖户王仲”11字。

2.摩崖题记

摩崖题记位于具茨山南麓南崖轩辕宫三宫处,海拔793米,其东南北三面为悬崖峭壁,山腰开阔地建有祀伏羲、神农、黄帝三宫主庙。庙后山崖上书写凿刻摩崖题记一方。长80、宽60厘米。上书楷书“南崖轩辕宫三皇殿记。明嘉靖五年(1526年)二月六日重建。”再后人名模糊不清。

上述碑刻、砖铭、摩崖题记足资证明,新郑古为有熊之国、黄帝故里。碑刻虽然历经沧桑,斑驳不堪,实乃为新郑黄帝故里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