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別把攀比當成大學“第一課”

最近有媒體報道,一項針對2000名大一新生進行的調查顯示,85.6%的受訪大一新生坦言周圍新生中攀比“行頭”“裝備”的現象多,衣服鞋帽、電子設備方面表現得最嚴重。消費攀比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學生也不免受到影響,但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有必要善加引導。

學生家庭背景各異,消費水平不同,存在一定落差是必然的,不太可能整齊劃一,這是客觀現實。對於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新生來說,希望自己的消費水平“高配”一點,在這個年齡段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園消費畢竟不同於社會消費。大學校園是讀書學習的地方,更是社會各階層學生聚合、融合的地方,如果家庭間的落差通過學生的消費行為在校園裡過分放大,很容易在同齡人之間造成諸多壁壘,進而阻礙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甚至有可能強化彼此的價值觀差異。

前不久,有媒體刊髮長篇報道《考上北大,然後呢……》,記錄了考上北大的農村學生所面臨的巨大生活差異以及適應過程中的困難,揭示的正是社會落差對大學生交往的影響,尤其是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影響。這提醒我們,在大學新生初入校門時,有必要及時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消費引導和教育。

這個引導教育的責任首先來自家庭,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針對大學新生的消費攀比,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唐智松的建議是縮小差距,也就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地“高配”一點,這樣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適當“低配”一點,避免炫耀,這也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個建議看上去不錯,但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為孩子“高配”可能勉為其難;不過富裕家庭讓孩子適當“低配”一點,卻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從這個角度說,為大學生的消費攀比降溫,條件好的家庭可以更主動一點,儘量把孩子的消費控制在同齡人的平均水平,不利用家庭的優勢,拉高大學生消費的上限,這樣有利於為同學之間相處創造更為寬鬆的環境。學生的消費選擇,折射的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從中可以直接觀察到一個家庭的教育責任和教育能力,尤其是對於富裕家庭來說,花錢事小,教育事大。

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更是學校教育的責任。面對消費攀比,學校一方面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理性的消費習慣,學會剋制自己的高消費慾望,比如開學前後可以給新生必要的消費指導,幫助新生認識校園消費和社會消費的不同,主動剋制高消費慾望;另一方面,學校也應儘量避免在校園內提供高消費的便利,減少甚至杜絕可能影響學生消費觀念的奢侈鋪張活動,同時還可以結合思政課等教育渠道,教育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抵制消費主義文化的侵蝕,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把精力集中到求真學問、練真本領上來,不負大好青春年華。

作為大學新生,不管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千萬不要把消費攀比當成開學“第一課”,在攀比中享受虛榮。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時說:“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廣大青年學生要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教導,認識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而努力學習就是最好的奮鬥。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不斷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認識到父母和社會的支持,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完成學業;而成為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成為有能力建立幸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成長、成熟。

《中國教育報》2018年09月20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