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男主角賈寶玉身邊有兩個重要的貼身丫頭――襲人和晴雯。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就像“寶釵”與“黛玉”各自都有死忠的擁護派,對於襲人、晴雯這兩個丫頭的喜惡,一直都是讀者們津津樂道卻又涇渭分明的公案。

喜歡襲人的,愛她的溫婉柔順;厭惡襲人的,則恨她的虛偽奴性。

喜歡晴雯的,欣賞她的坦率高潔;討厭晴雯的,則看不慣她的高張氣焰。

然而,在讀者評分的擂臺賽上,晴雯還是獲得了幾近壓倒性的勝利。關於輿論一面倒向晴雯的現象,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首先,關於晴雯的“真”,一般的論者總以為是難得的品格。然而,我以為晴雯的真,並不是天真爛漫的品格,反而是一種稜角分明會刺人的真實。她的真很人性,大部分是對於天性毫無節制的張揚。

然而,恃強凌弱,也是人性的一面。晴雯自己同樣身為下人,卻無法將心比心,寬厚點對待那些地位比自己更低微的小丫頭。寶玉生氣,她頂嘴,寶玉有包容的肚量,但晴雯卻沒有包容小紅與墜兒的心胸,對小紅、墜兒一點也不留餘地。對人不留餘地,終於招至他人對她的不留餘地。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晴雯毫不掩飾自己的才貌,鋒芒畢露為自己招來了殺機,正是因她內心深處也打定要在丫頭群中,嶄露頭角獲得注意。否則秋紋得了衣服,如果晴雯毫不介意,對主子們的喜惡一點都不在乎,就犯不著搶著去當差了。

另外,在處理墜兒這事,第一太不給人留情面,第二越權,都是她處事惹人議論之處。將心比心這點,晴雯得扣分。

此外,晴雯對於襲人有許多不滿,經常在丫頭群裡挑戰襲人領隊的權威。她嘴裡常常帶刺地針對別人私下小動作的譏諷,只因她“心比天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行為的動機其實是出自嫉妒。

如果晴雯真的什麼都不在意,並不需要言詞帶刺,處處傷人。內心愈是憎恨的,有時往往愈是自己所壓抑的。《老殘遊記》中曾評論過“清官”比“貪官”更可怕,因為清官自認為自己操守一百,有權要求他人,因此反而容易成為“酷吏”,危害百姓甚於“貪官”。從上述這些反應看來,晴雯的確很真,而且尚未發展出保護自己的心機。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我並不特別討厭晴雯,只是覺得當大家同情她時,其實也忽略了“個性”招至“命運”。晴雯的命運,其實和她的個性是脫不了關係的。評家們對她往往太過溢美。

全書呈現的晴雯,善惡雜揉,就像真實一般的人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而這樣深刻鮮活的形象,正是作者文字的功力。

馬克.萬.多倫在《紅樓夢序言》曾如此推崇《紅樓夢》:“在中國以外的讀者中,不會感到生疏和奇怪。因為它的人物傳達了人類的心靈與思想,它的故事內容真實生動,不會由於時間地點的不同而改變其價值。”

《紅樓夢》對人物描寫的成功,並不受限於文化的角度,而是深入地碰觸到人性中最內在的核心。所謂“世態炎涼”,並非只發生在古代的中國社會,許多生而為人的共性,是共同根植在人類的心靈中。

但我們說晴雯的“個性”招至她的“命運”時,並不是把“過錯”歸咎於晴雯,而是一種中性的敘述晴雯的個性與命運之間的因果關係。

晴雯的故事原本就只能發生在《紅樓夢》中的背景,脫離了環境來論述人物,也就失去了人物品評的基石。

人的品格是以在環境刺激下的反應來判斷的,如同在後四十回的處理中,寶玉如果沒有選擇出家,襲人改嫁的事也就無從發生,那麼對於襲人品格的評定,必然又是另一番局面。

另外,喜不喜歡襲人?我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幾個她常被罵的原因,倒是可以另外的角度來看。

首先,襲人告密這件事,她的出發點是否也有可能只是真心地為寶玉著想(當然也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但以她所接受的當時的主流思想而言,她的貼身丫頭身份,向王夫人“報告”寶玉的近況,動機也是可以理解的。論者每每說她在這次的“進諫”出賣了“寶釵”和“黛玉”,更甚者,更說襲人就是害死晴雯的兇手。但從襲人的角度出發,她只是想阻止寶玉身敗名裂的可能性,因為那是她將依賴終身的良人。而且,當王夫人問她寶玉是不是和誰做怪了?她並沒有將丫頭們平日和寶玉過度親暱的行徑向王夫人告密,如:寶玉幫麝月梳頭、碧痕和寶玉戲水……等。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另外,以再婚這件事來非議襲人的品格,更明顯是傳統禮教價值判斷下的結論。其中可議的是,如果說襲人的再嫁真的構成了“悲劇”,那麼,這個悲劇有一半是寶玉親手為她築造的。同時,將“一女而侍二夫”視為是操守上的汙點,這又是父權思想造成的迷思。只要是以自身的福址出發,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充其量,襲人也只是個平凡的女子,為什麼在被寶玉拋棄後,襲人的改嫁必須要承受這樣大的非難?

如果說,襲人真的只是虛偽地討好身邊的人,至少那些人也得到了實際上的得益或幫助,例如:幫劉姥姥掩飾醉臥寶玉的床。而對於那些與她地位相仿的丫頭們,襲人也曾付出真誠的關心。當她聽到金釧兒的死訊,是一路哭回怡紅院;而聽聞賈赦要強納鴛鴦為妾時,更和平兒一起為其抱不平。至於,是不是因為襲人的告密害死了晴雯?從書裡也很難找到實際的證明。寶玉雖然對襲人起了疑心,並不表示襲人真的出賣了其他丫頭。那些層層圍繞著寶玉和女孩們,沾了男人氣變死珠的“嬤嬤們”,其實有著更大的嫌疑。作者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不採用全知全能的敘述觀點,讓讀者對真相的掌握也像寶玉一樣,止於存疑。

晴雯會獲取這麼多讀者的喜愛,也許就像夏自清先生指出的,只是因為被投射了“失敗者”情結,人們對於失敗者總是同情的。

我以為在寶玉心中,無論如何襲人還是重於晴雯的。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寶玉對襲人的感情,是經過幾個不同階段的。不可諱言,最初襲人是因為生活上的依賴,成為寶玉的重要他人,但是,在兩人初試雲雨情後,雙方在彼此心中的定位已然不同。十九回“良宵花解語”,襲人就可以利用自己在寶玉心中的地位,規勸他改掉“惡習”,三十一回晴雯與二人口角時,寶玉不忿竟在氣憤之下,要回王夫人打發晴雯出園。襲、晴二人在寶玉心中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

寶玉欣賞晴雯,在怡紅院中與她相安無事,互不相擾,似乎未曾興起與她終身廝守的念頭。柳五兒就是因寶玉房中差輕人多,且將來都要打發出去,才積極想要進園。但對於襲人,寶玉一直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將來陪伴他的二三人之一。因此,在寶玉的心裡,襲人實在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晴雯被攆引發了他的懷疑。後四十回,寶玉重遊太虛幻境看到襲人的判詞時,反應是絕望痛哭。而後,每次只要想到襲人將來的歸處,仍然是傷心。在心裡已對襲人所為不斷質疑的同時,襲人註定離開的結局,仍對寶玉擲以重重的痛擊。或許只是因為,情感的地位與人品無關吧。

漫語紅樓:襲人還是晴雯 賈寶玉更喜歡誰?

儘管讀者多麼不願承認,晴雯與襲人在寶玉心中的這場擂臺賽,襲人無疑是勝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