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記得上初中時,學過一篇課文,叫《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篇課文節選自古代四大名著《紅樓夢》,那時涉世不深,對於這篇課文還不甚理解,如今思來略感慚愧。

記得那時候老師講《紅樓夢》的時候,談及紅樓夢的寫作背景是曹雪芹自身的親身經歷和人生感悟。史料記載,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曾是康熙皇帝身邊的重臣,康熙二十九年被委任為蘇州織造,三年後移任江寧織造,這一職位世襲罔替,一直延續了六七十年。

到了曹雪芹時期,早年曹雪芹在南京江寧織造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後來曹家被人誣告,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從曹雪芹的身世,我們不難看出,《紅樓夢》裡映射的很多場景似乎都是他的親身經歷。所以很多學者也都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結合自己身世而寫就的恢弘鉅著。

然而,近年來又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們以為紅樓夢裡描摹的很多場景,以及極度奢靡的生活狀態,是曹雪芹家族難以駕馭的。

《紅樓夢》第十四回,寫寧國府辦喪事,來送殯的人都是公侯高官,他們坐的轎子和各色陳設,在賈府門外的街上擠得滿滿當當。書中原文這般記載:“接連一帶擺了有三四里遠”。這樣的氣派,在當時曹家,可以說是不可能出現的。

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另外,關於《紅樓夢》中主角賈寶玉的形象,彷彿很難與曹雪芹吻合。書中賈寶玉的鮮明特點主要有2點:1、最重女子之情;2、厭惡科考功名。這兩點在我們已知的曹雪芹身上,卻找不到映射點。倒是有這麼一個人,非常吻合這一角色。

這個人就是:納蘭性德。

談及納蘭性德,大家估計也都不陌生。他是滿清葉赫那拉氏人,字容若,所以現在常常被稱之為“納蘭容若”。他飽讀經書、才華橫溢,被譽為“滿清第一才子”。他最擅長兒女情長,詞作也多描寫男女情感之事,家喻戶曉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便是出自他的筆下。

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納蘭性德的身世,與曹雪芹非常相似,性格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他的家世,與曹雪芹相比,要高出很多。

他的父親納蘭明珠曾是康熙朝的大學士,非常受康熙皇帝器重,當時位極人臣,榮登“宰相”之位,與索額圖齊名,這在《康熙王朝》影視劇裡就有體現。

據記載,納蘭明珠非常精明、又深諳官場之道,由此為官期間不僅賄賂了眾多財富,還購置了很多田產,經營很多生意。正因為康熙帝對腐敗比較寬容,所以明珠死後為後人留下了偌大一筆財產。但不幸的是,雍正繼位之後,開始嚴查腐敗,後來到了乾隆朝,納蘭明珠龐大的家產被當時第一大貪官和珅抄家,“納蘭”家族從此衰落。

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納蘭性德一生極短,30歲便英年早逝。他的一生共經歷了3次愛情,第一次便是與表妹的交往,這一處暗合“賈寶玉”與“林黛玉”的關係;其次,他親身經歷了“納蘭”家族的覆滅,親歷了“被抄家”,這一處也暗合《紅樓夢》的結局;其三,納蘭性德一生重感情,淡泊名利,不屑功名,這一處也暗合“賈寶玉”的性格。最後,“納蘭”家族的氣度和用度,也吻合紅樓夢的很多場景,比如上文提到的“賈府舉喪”之事,也很好來解釋了。

紅樓夢寫作背景,並非“曹雪芹”身世,這人才是“賈寶玉”的原型

關於這一點,相傳,當年和珅進貢《紅樓夢》給乾隆帝閱覽,乾隆皇帝讀後曰:“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乾隆帝口中的“明珠”正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

而在當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正和納蘭性德交情甚好。也是基於此納蘭家族的很多事情和變故,曹家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曹雪芹能以“納蘭”家族的故事為小說背景,也很符合常理。

讀者們, 關於“紅樓夢的背景”,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記得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