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這裡是謀略國學!鬼谷子說: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於智。意思是說,設置諂佞奸巧的說辭,要預先知道對方的難題並出謀劃策以解決它,從而博取忠心耿耿的名聲;阿諛奉迎的說辭,要博採事例來論證對方決策的可行性,從而博取智慧的美名。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朱元璋出身低微,家境貧寒。有一天,朱元璋忽然心血來潮,要去皇覺寺參習。原來他少年在皇覺寺當和尚時,曾信口作過幾首打油詩,便想去看看是否還寫在牆上,以重溫舊夢,重新體驗一下當年的感受。大才子解縉是當時文淵閣的侍讀大學士,其人文采風流,妙語如珠,所以這樣應景的事當然少不了要他陪駕。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皇覺寺的方丈聽說當年的小沙彌已鯉魚跳龍門成了當今的聖上,而且還要光臨本寺,自然是誠惶誠恐,高興萬分,便趕緊吩咐下去,把寺廟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光可鑑人。這之後才敢開門親自迎接聖駕。朱元璋進了門也不說話,只是四處尋找當年所題之詩,但怎麼也找不到,就嚴肅地問方丈:“當年我題在寺院牆上的那些詩,現在怎麼一首也找不到了?”

(點擊上方鏈接,進入專欄,即可收聽相關國學音頻)

方丈一聽,頓時嚇傻了眼,這才領會皇上之所以千里迢迢臨幸小廟,竟然是為了這個。可原來的題詩早已被擦洗乾淨了,但此刻又不能如實地回稟,急得他只知用手在空中四下瞎比劃,卻說不出話來。還一個勁兒地用眼睛瞅解縉,希望他能夠幫自己擺脫窘境。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解縉見朱元璋一臉茫然的樣子,就急忙出來打圓場:“陛下,方丈一見聖上的龍顏,就神情緊張,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了,他用手比劃是在作詩呢。聖上一下子不適應吧?”“什麼,還有這等本事?”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致,“那他到底在比劃些什麼呀?你說給我聽聽。”解縉隨口吟道:“聖上題詩不敢留……”

朱元璋攔住話頭驚問道:“為什麼?”“詩題壁上鬼神愁。”朱元璋一聽自己的詩有這麼大的威力,心中暗自得意,就揮揮手說:“那就擦掉得了。”“掬來法水輕輕洗……”“難道一點痕跡也沒留下嗎?”朱元璋似乎還是有點不甘心,仍然對當年自己的題詩念念不忘。解縉不慌不忙地說:“猶有龍光照鬥牛。”這番話說得朱元璋開懷大笑,即使知道解縉這是在奉承自己,也還是作罷,不再追究什麼了。

為什麼你不善言辭?熟記這句說話之道,今後開口人人愛聽!

面對喜怒無常的皇帝,解縉運用的其實也就是拍馬的功夫,只是他在外面包裹上了一件高雅、自然的外衣。可見,解縉不僅文思敏捷,而且靈活機智,善於掌握說話的時機與方式,才得以讓朱元璋轉怒為喜。

聽了這個故事,您對鬼谷子的這句話有什麼理解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