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凝血居然也和癌症有联系,脑癌(胶质瘤)也不除外

大量研究证实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常表现出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5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居然也和癌症有联系,脑癌(胶质瘤)也不除外

临床上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是血浆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都是干嘛的。

  • PT作为监测指标,可以反应外源性途径凝血因子II、V、VIII、X水平,PT如若延长则意味着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缺陷和抗凝物质存在的指标。
  • APTT通常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VIII、IX、XI的监测,APTT的延长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抑制剂(如肝素)治疗效果的指标。
  • FIB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40000的糖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功能蛋白质,由凝血酶催化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血管内凝血过程。
  • TT的检测结果可反映人体内凝血、抗凝剂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的异常。

总体来说,缩短的APTT、PT反映了血液的高凝状态,可用于评估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凝血居然也和癌症有联系,脑癌(胶质瘤)也不除外

FIB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间质形成和肿瘤细胞的血流转移,在肿瘤形成、发展和预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何种肿瘤都基本如此,脑胶质瘤亦不例外。

脑胶质瘤(俗称脑癌)患者也普遍表现出APTT和PT时间缩短,这意味着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有并发血栓的危险,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是凝血因子VII的细胞表面受体,也是激活VIIa的辅助因子,组织因子与VIIa形成复合物,可激活凝血因子X和IX,同时启动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胶质瘤细胞高表达组织因子,并可分泌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过程。

凝血居然也和癌症有联系,脑癌(胶质瘤)也不除外

说了半天,最终想表达的意思是癌症病人(脑癌也不除外)多数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因此,不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上述凝血指标也可以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凝血居然也和癌症有联系,脑癌(胶质瘤)也不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