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面對這次農民起義威脅清王朝統治的艱難局面,咸豐帝採取過一些治亂世的舉措。舉辦團練是手段之一,反映出清王朝軍事力量空虛,走投無路,只有依靠地方自衛軍,各自為戰。本書收錄咸豐三年(1853年 )正月初八日及三十日上諭2篇,另附明亮、德愣泰的《築堡御賊疏》、龔景瀚撰《堅壁清野議》及遵旨所擬曉諭官民紳士條款21條 ,是研究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重要資料。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嘉慶年間,龔景瀚曾撰有《堅壁清野議》,闡述堅壁清野的具體做法。咸豐帝令附刻,收入《上渝內閣》一書,仿照執行。

清嘉慶年間,明亮、德愣泰曾撰有《築堡御賊疏》。咸豐帝令附刻,收入《上諭內閣》一書,仿照執行。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舊式的陣法已顯得呆板、僵化 ,難以適應近代戰爭的需要。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咸豐二年(1852年)在家守孝,奉命招募營勇,編練湘軍。兩年後,湘軍已有陸軍15營 、水師10營 ,1.7萬餘人。此後湘軍出省作戰,成為太平軍勁敵。曾國藩領受兩江總督、欽差大臣銜,奉命統轄蘇 、皖、贛 、浙四省軍務,是中國近代軍閥的鼻祖。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湘軍記》:湘軍制度建構來自於明朝戚繼光的“戚家軍”,對後來的軍事變革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清人王閨運曾撰《湘軍志》,述湘軍事不夠完備,對湘軍譏評過多,對曾國荃譏評尤甚。本書作者奉曾國荃之命撰寫此書,隱為抗辯。書中記湘軍始末,宣揚曾氏勳跡。以湘軍為綱,附述他軍戰史。體例釆用編年,取材依據奏章遺稿和逸事遺聞。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貺生,號潤芝,湖南益陽人。咸豐 元年(1851年)補黎平知府,推行保甲團練對抗農民起義。咸豐四年率貴州地主團練赴湖北通城與太平軍對抗,又到湖南協助曾國藩訓練湘勇,幫辦軍務。後隨曾國藩攻下嶽州,又與羅澤南合攻武昌失敗,退踞金口。咸豐七年後,與曾國藩配合,繼續在湖北、九江、安徽等地鎮壓太平軍,並策應曾國藩進攻安慶,與曾國藩並稱為“曾胡”。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胡文忠公遺集》書中彙集胡林翼的奏疏、書牘與批札等,羅列了他在整軍經武,察吏安民等方面的“大政”,反映出他在貴州鎮壓人民起義,尤其在湖北、安徽等地對太平軍作戰的情況。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曾國荃(1824-1890年),字沅甫,號叔純,湖南湘鄉人。曾國藩的三弟。咸豐六年(1856年)在湖南募勇3000赴援江西吉安,對太平軍作戰,所部稱吉字營。咸豐八年攻陷吉安,3 年後率軍攻陷安慶。同治元年(1862年),率所部圍困、攻陷天京(今南京),縱兵焚掠。以後幫辦軍務,鎮壓捻軍。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彭玉麟(1816—1890年),字雪琴,湖南衡陽人。咸豐三年(1853年)從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次年,率水師在湘潭戰勝太平軍,後配合陸軍攻陷嶽州(今岳陽)、武漢、田家鎮。在湖口戰役中,被太平軍擊潰。咸豐五年重建內湖水師,後參加圍攻九江、安慶,攻陷湖北孝感、黃州(今黃岡),擢為安徽巡撫。同治元年(1862年)任水師提督,東下圍天京(今南京)。天京陷落後,加太子少保。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駱秉章(1793—1867年),廣東花縣人。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入湖南,圍長沙80餘日不克,他以守長沙有功,從此為清廷所倚重。後支持曾國藩辦團練,又延湘陰舉人左宗棠為幕僚,訓練兵勇對抗太平軍。同治元年(1862年),在大渡河邊擊敗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安慶省城戰圖》清宮廷畫家繪.此圖原題《克復安慶省城戰圖. 系《平定粵匪戰圖》之十三,為初稿(粉本),所附上諭時間為“咸豐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太平軍佔據安慶已逾9年,左宗棠“楚軍”攻陷九江後即進兵圍攻安慶。太平軍將領陳玉成多次合南北兩岸軍眾突圍不得,曾國荃率清兵晝夜嚴防。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三日,太平軍10餘次和清軍交戰,乂遭鹽河口清軍水師襲擊。清兵挖地道 ,以地雷轟開北門,太平軍投江死者數千人。八月初一日,安慶城被清兵攻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籌辦夷務始末“借船不借兵”諭旨》外國公使、領事屢次表示 要“幫同剿賊”,咸豐帝一直加以拒絕。此件諭旨反映出他所採取的“借船不借兵”的策略。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蘇州省城戰圖》舊照,清宮廷畫家繪,此圖原題《克復蘇州省城戰圖》系《平定粵匪戰圖》之十七,所附上渝時間為同治二年十一月初四曰,故宮博物院藏。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金陵各營獲捷戰圖》清宮廷畫家繪。此圖原題《克復金陵戰圖》系(平定粵匪戰圖 之十四,為初稿(粉本),所附上諭時間為“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八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同治元年(1862年)閏八月,李秀成率十三王合兵60萬 ,紮營數十里,欲解金陵之圍。二十九日,太平軍以開花炮轟擊清軍劉連捷各營,曾國荃率眾增援,被飛彈擊中面頰,仍裹傷督戰。九月,太平軍屢攻不下,便以箱篋裝土壘於壕邊,並暗挖地道,曾國荃、曾貞幹堅守城壕,審地道走勢堵殺太平軍。戰至十月初一日,清軍大隊人馬增援,太平軍戰敗潰走。雙方相持46天,清軍僅陣亡將領就有207人之眾。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李鴻章(1823-1901年),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進士出身。追隨曾國藩,按照湘軍方式編練淮軍,同治元年(1862年)調赴上海,進攻太平軍,並升任江蘇巡撫。太平天國失敗後,又率淮軍鎮壓了捻軍起義。70年代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曾參與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倡導洋務運動,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太平軍在蘇州胥門、葑門等處屏河築壘數10座 ,均以精銳駐守,尤以婁門外石壘最為堅固。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十九日,李鴻章親督大軍進攻石壘,以重炮傾壘牆10餘處,李秀成、譚紹光率萬餘太平軍突出婁門拒敵,雙方几近肉搏。二十日,婁、葑等各門俱被攻下,李秀成帶萬餘人夜晚突圍,譚紹光拼死固守。二十三日,程學啟等率水陸各軍日夜攻城,太平軍叛徒汪有為出其不意刺死譚紹光,並開門獻城。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陰人。太平天國起義後,一度在家鄉辦團練,深得駱秉章倚信。咸豐十年(1860年)由曾國藩保舉,清廷特旨為四品京堂襄辦軍務。他招募“楚軍”5000人,赴江西、浙江前線與太平軍作戰。後奉命攻滅太平軍餘部李世賢、汪海洋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同治年間,相繼攻滅西捻軍及西北迴民起義。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一日,清軍合剿杭州、餘杭二城,同時洋人德克碑在饅頭山開放大炮,轟塌鳳山門城垛。左宗棠部蔣益澧親督水陸各軍乘勢猛攻慶春、艮山等門,晝夜不息。守城太平軍急從武林門出,向德清方向突圍。二十四日蔣益澧派兵從四面架雲梯攻入杭州城內,搜殺太平軍數千人。左宗棠親飭各營整隊,窮追猛剿撤出的太平軍,杭州、餘杭兩城同時被清軍攻克。

清政府為搞垮太平天國,大搞堅壁清野,曾國藩等卻藉機成事!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初,曾國藩親率大軍 ,會合彭玉麟、曾國荃、楊嶽斌等水陸並進,從長江上游逼近江寧,欲一舉攻佔。十六日,江寧外城被攻破,城內太平軍誓死抵抗。清軍輪番炮火猛攻,並開地道,埋炸藥轟開城垣20餘丈,各城門陸續被攻破。天王府及各王府同時火起,洪秀全此前已病故,忠王李秀成、天王兄長洪仁達、烈王李萬材等被俘,數萬太平軍陣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