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在人工智能與服務創新時代 三星走到了行業前列

或許再也找不出來第二個電子產品,能像智能手機這般維持十年的高速進化。從2G到3G、4G以及即將到來的5G網絡升級,芯片、系統、應用的不斷迭代,技術的創新與顛覆讓手機廠商興衰交替。而伴隨著芯片、屏幕、攝像頭等硬件升級放緩,圍繞服務與應用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正在支撐起新一輪的手機進化。

在人工智能與服務創新時代 三星走到了行業前列

技術迭代

要說2018年智能手機熱點,屏幕絕對要排在首位,自去年蘋果推出搭載異形全面屏的iPhone X之後,除了三星獨有的全視曲面屏之外,幾乎所有的國內外廠商都在紛紛效仿蘋果,選擇使用齊劉海異形屏,使手機屏佔比上升至一個新臺階。

屏幕技術升級可以看作是過去幾年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縮影。以手機拍照為例,像素從最初的200萬、到500萬,再到1200萬、1600萬、2000萬、4000萬,不斷刷新攝像頭的參數,攝像頭的個數則是從1個到2個,再到3個、4個。通過多攝像頭的配合,從而實現更好的拍照體驗。

在人工智能與服務創新時代 三星走到了行業前列

硬件配置的不斷更迭加上外觀工業設計創新,支撐了過去十年智能手機的不斷進化。讓智能手機從一個新物種,快速實現大多數國家地區的普及,同時也給人民的生活帶來眾多的便利。與此同時,可以看到圍繞硬件的升級其實正在減弱,就像電腦一樣,手機的運行內存已經固定在4-8GB不變,原因在於內存升級對於手機性能並沒有多大提升,作為智能手機核心的芯片,也無法像之前一樣工藝不斷前進,可以說智能手機核心硬件方面發展,已經到達一個瓶頸。

服務創新

如果說手機上一個十年是硬件升級所帶來的,那麼未來十年輝煌,則會來自於新技術和新應用。未來用戶談論手機,將不再是參數與配置,更多的注重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包括更好的拍照、更方便的操作、更智能的服務等。

談到新技術的發展,前不久三星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在延邊大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指出,在中國特別熱的有三種技術,5G、IOT物聯網、人工智能。在全世界也好,三星內部也好,目前的頂級研究就是在北京。所以三星北京在北京設置了研究院,在我們的AI方面起到了領頭人的作用。

事實上,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中國三星電子已經實現從研發、生產、銷售到服務的全產業鏈佈局。在長期技術研發情況下,三星的在AI方面也的確覺得驚人成績。相比一些簡單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音控制來說,三星Bixby在人工智能方面則真正突出了服務用戶的理念,做到了人工智能助手。

在人工智能與服務創新時代 三星走到了行業前列

相比初級人工智能來說,三星Galaxy S9|S9+的Bixby具備情景感知能力,可以理解當前使用環境、應用狀態,隨時喚醒,即可準確的執行下一步的操作;還有學習能力,可以不斷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具備交互式學習機制,通過開放用戶定製接口,藉助群體智慧迭代提高。

不止於此,Bixby還推出了中文版,這也是目前能夠實現細緻語言識別和功能控制的首個支持中文的語音助手,顯然三星對於不同地區市場的本地化服務同樣十分看重。權桂賢先生也表示:“三星一直把中國市場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的目標是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具創新性的移動體驗。如今人工智能產業將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的新增長點。

可以預見到的是,只要屏幕不出現跨時代的技術革命,那麼智能手機短期內很難在硬件上有所突破,短中期內,智能手機進化和競爭核心必然在於基於用戶的服務創新,人工智能必然是一個重要板塊,本地化服務也同樣如此。顯然作為全球手機市場霸主的三星在這方面已然走在了行業前列,也是值得國內手機廠商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