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5大修辭手法知識點專項總結:要想拿高分,這些知識點必須吃透!

修辭方法也叫“修辭格”、“修辭方式”和“修辭格式”,是在語境裡巧妙運用語言而構成特有模式以提高表達效果的方法。修辭方法是人們在長期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修辭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特點和表達效果。

修辭的靈活運用和分析是整個語文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是必考點。學好修辭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用到作文裡面,更能為我們的作文增色不少。所以學好修辭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根據修辭方法的本質特徵和功能,選出常用的一些修辭方法做詳細說明。

5大修辭手法知識點專項總結:要想拿高分,這些知識點必須吃透!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質不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修辭方式,也叫譬喻。比喻裡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繫二者的詞語叫“喻詞”。

1.比喻的作用:(1)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助人加深體味;

(2)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

(3)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2.比喻的類型:

(1)明喻:明喻的構成方式是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常用“像、如、似、彷彿、猶如、一般、似的”等一類的喻詞。

例如: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

(2)暗喻:暗喻又叫“隱喻”,本體和喻體也都出現,其中用“是、變成、成為、等於”等喻詞。

例如: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

(3)借喻:借喻不出現本體,或者不在本句出現,而是借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

例如:魯迅在一篇文章裡面,主張打落水狗。

二.比擬

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來寫或把人當做物來寫,或者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這種修辭方法就叫比擬。被比擬額事物叫“本體”,用來比擬的事物叫“擬體”。正確使用比擬,可以使讀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從而引起共鳴。運用比擬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描繪的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

比擬的基本類型:

(1)擬人:把物當做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海熟睡了,大小的島擁抱著,依偎著,也靜靜地恍惚進入了夢鄉。

(2)擬物:把“人”當做“物”來寫,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者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

例如: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面。那不是水生嗎?

5大修辭手法知識點專項總結:要想拿高分,這些知識點必須吃透!

三.借代

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修辭方式就叫借代,也叫“換名”。被替代的事物叫做“本體”,用來替代的事物叫做“借體”。

借代的基本類型:

(1)特徵、標誌代本體

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這一車西瓜,也不必過稱,一百張“大團結”,我們包圓兒了。

(2)專名代泛稱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充當借體來替代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中國人民的中間,實在有成千上萬的“諸葛亮”。

(3)具體代抽象

用具體事物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如:他可鬼著哪,連說幾句公道話都是前怕狼後怕虎的,唯恐丟了烏紗帽。

(4)部分代整體

用事物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體的事物。

例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四.誇張

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作擴大或縮小或超前的描述,這種修辭方法叫做誇張。

誇張的基本類型:

(1)擴大誇張: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處說。例如: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

(2)縮小誇張: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處說。例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3)超前誇張:

在兩件事當中,故意把後出現的事說成是先出現的,或是同時出現的。

例如:農民都說:看見這樣鮮嫩的苗,就嗅出白麵包的香味兒來了。

5大修辭手法知識點專項總結:要想拿高分,這些知識點必須吃透!

五.排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相關的句子排列起來,使內容和語勢增強,這種修辭方法就叫排比。

需要注意:(1)排比是三項或者是更多項的平行排列;

(2)排比每項的字數可以不完全相等;

(3)排比常反覆使用相同的詞語。

例如:離開家的這幾個不能成眠的夜晚,我已經聽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

延安的歌聲,是革命的歌聲,戰鬥的歌聲,勞動的歌聲,極為廣泛的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