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为什么苏联可以在短短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这样的事情,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将卖不掉的牛奶倒进海里,老师说,这是因为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所决定的。可是,那时不懂得,本着天性,只觉得资本家原本可以将牛奶分给有需要的穷人们,如工人阶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资本家们因机器工业而获利更丰富,不过,处于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遭遇却不乐观。这便催生了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倡导公有制,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红色意识形态在欧美国家兴起。 这无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封建及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容,于是,他们为了已得利益及长久掌权,必然会镇压工人阶级,而工人阶级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益长期抗争。

而一战中, 欧洲列强为了应付战争,加大了对国内工业资源的掠夺程度,使得工人阶级生存环境愈加不堪。在工人的反抗下,一战末期,工人阶级为代表的革命席卷了欧洲,其中就有俄罗斯的二月革命,直接瓦解了沙皇政权。而二月革命具有很强烈的红色意识属性,资产阶级强势镇压布尔什维克,并组建了仅有八个月的资产阶级政府。之后,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红色意识主宰了俄罗斯。

为什么苏联可以在短短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苏联版的俄罗斯帝国,采取了全盘公有制经济。在以市场经济、自由经济的西方私有制社会里,可谓是别树一帜。就连苏联时代之前的俄罗斯,私有经济的路线与方向也和其它西方列强相一致。

那么,苏联为什么会与在工业发展道路上,全盘公有制,大搞计划经济呢?

俄罗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公有制正好符合了当时俄罗斯的国情。

第一,政治上极端集权的需要。

横跨亚欧大陆的俄罗斯地域辽阔,而正是这种大也使得国家结构十分复杂和民族也非常多,而主体核心板块的东欧平原位于领土的西部,地缘实力也并不是很突出,再加上在多民族人口构成中,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没有压倒性优势。这导致了俄罗斯存在分裂的危险。所以,在政治上,俄罗斯通过中央集权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维持整个国家的完整统一。

而在中央集权的政治政治权力也要尽量直接掌控国家经济,更是要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牢握在手,这也就为俄罗斯全面实行公有制在经济提供了政治基础。而俄罗斯地缘和人文的缺陷非常严重,这就使得政治上的极端集权,而这种政治就需要经济基础做支撑。

第二,国家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

苏联作为一个拥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一流的地缘大国,对外拓展地缘影响力,来获取“大国溢价”也成了必然。另外,地处亚欧大陆北部中央的俄罗斯,不得不面对存在和世界大多主要势力的结构性地缘冲突的事实。俄罗斯只有最大力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才有机会在帝国时代竞争中取得胜利。

在工业时代早期,一套完整且能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国际能跻身于一流世界大国的重要体现。而当时,能达到这样程度的国家只有地大物博的美国,老牌殖民国家英法而已,就算是德意日也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

虽然,国土广阔的俄罗斯的资源储备绝是世界一流,能满足自身工业发展的需要。但也正是因其太过广袤的国土,使得资源不集中,零散于各地。再加上俄罗斯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且大量资源分布在偏远的冻土带和荒漠中。这样一来,俄罗斯的资源开发难道极高,运输成本也会异常高昂。

在资本力量唯利是图的本之下, 俄罗斯的资源开发显得不太合算,开发动力不足,再则,也确实是力量有限。这种情况下,就需国家统筹布局,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来开发国土。另外,从全局上高度规划统筹,修建所需的基础设施,从而来降低资源开发及运输成本。

为什么苏联可以在短短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成为国土资源开发的主体后,国家就有绝对控制整个工业体系的力量。

而在私有制环境下,因俄罗斯资源开发难度大及运输成本高,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资本家和企业极大可能会从国外购进相对廉价的资源,或者是迁出俄罗斯到其它国家生财。而两种选择都会损害到俄罗斯国家的整体利益。从社会财富金字塔的分布形式来看,资本家和大企业掌握了国家的绝大多数财富,如果迁出俄罗斯的话,无疑是将俄罗斯的财富送给了其它国家。而若从国外购买资源,也就是说进口量增多,资金还是会大量流向国外,这会导致投入国土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而直接制约了国力的增长,工业体系的健全程度,最终,在与其它列强竞争中败下阵来。

而俄罗斯要避免落到被其它列强挤压,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央集权的政治直接控制国民经济,才是最好的出路。

不过,公有制经济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经济运行效率不是很高,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浪费也不少。不过,在工业时代中前期,工业规模的高速扩张弥补了下行的经济运行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作为资源大亨的俄罗斯,也可以忽视资源浪费。

第三,被其它势力合围的地缘格局所决定。

19世纪中期开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竞争中,俄罗斯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而俄罗斯与亚欧大陆上不可避免的主要地缘势力的结构性冲突,又使得其陷入到被全球主要列强围攻的境地。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升,山脉、河流、荒漠、海洋等缘屏障的阻断作用也越来越弱,这就加剧了各大文明势力的交集和冲突。而俄罗斯的地缘区位和庞大的体量,共同决定了其它主要地缘势力与俄罗斯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地缘冲突。

在这种不进则退的地缘格局之下,俄罗斯的选择也就两条路,要么,壮大自己的国力,向外拓展,来获得最大化的大国溢价;要么,就沦为周围列强合围的猎物,被蚕食殆尽。显然,选择前者成为必然。

为什么苏联可以在短短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如何才能壮大国力呢?那就是靠中央集权下国家掌握社会资源,来应对多方外部威胁。而依靠公有制经济,才能使中央集权最大限度的掌控社会资源。

政治上极端集权、国家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被其它势力合围的地缘格局,共同决定了俄罗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来推动国力的强盛。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俄罗斯采取的公有制经济是符合其基本国情的,这便有了短短二十年内,苏联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工业大国。

不过,随着历史环境的改变,公有制经济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到苏联后期,曾经被捧上天的体制,却成为了被人所唾弃的累赘负担,到最后一定程度上竟致使了苏联解体。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公有制经济在苏联的地位一落千丈?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75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