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 无锡博物馆藏。

《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系邓石如于嘉庆元年(1796)以后所书,书法上极有创意。取法李阳冰铁线篆,其中又有以隶笔作篆的意味,笔力遒练,体势沉着,是他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萬綠陰中,

小亭避暑,

八闥洞開,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入簟皆綠,

雨過蟬聲,

風來花氣,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令人自醉,

大抵黑白

善惡,只宜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在心,不宜

在口,內存

精明,外示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渾厚,此大

豪傑之局,

量若靈臺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無主,一味

鶻突,豈包

荒之謂哉,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回光自照,

予心中善

惡太分明,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遇有不平,

觸機輒發,

以此涉世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難矣。請取

此語為終

身之韋弦,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壹言而能

傷天地之

和,一事而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能折終身

之福者,切

須檢點。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凡人及語,

所不平,則

氣必動,色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必變,辭必

厲,惟韓魏

公不然,更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說到小人

忘恩背義,

欲傾己處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而辭氣和

平,乃如道

尋常事。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好醜太明

則物不契,

賢愚太明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則人不親。

士君子須

是內精明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而外渾厚,

使好醜兩

得其平,賢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愚受益才

稱德量,

有作用者,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器宇定是

不凡,有受

用者,才情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必不雲露,

風來疏竹,

風過而竹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不留聲,雁

渡寒潭,雁

去而潭不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留影。故君

子事來而

心始見,事

清代|《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出自一位由草根崛起的大家之手

去而心隨

空。鄧石如

篆書。


关于作者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邓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讳,遂以字行,少读书,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为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登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钱坫与世臣游焦山,见壁间篆书《心经》曰:“此非少温(李阳冰)不能作,世间岂有此人耶?”少尝客江宁梅鏐家,得纵观秦、汉以来金石善本,每种临摹各百本。曹文填称其四体书皆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汉,而自成一家,世称邓派。

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邓石如30岁左右时,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植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