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舰艇资料库 之 523莆田号导弹护卫舰(中国)

莆田号523导弹护卫舰,江卫Ⅱ级(053H2G2),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1999年12月服役。

舰艇资料库 之 523莆田号导弹护卫舰(中国)

"江卫"级导弹护卫舰的舰体线型与苏制老舰只不同,比较接近意大利的"西北级"级护卫舰。《詹氏舰艇年鉴》提供的该级舰的主尺度是:标准排水量2250吨,全长115米、宽14米、吃水4米。外观上,"江卫"级具有较丰满的水线面,宽的方艉。

水线以上沿全舰都有外飘;舰艏有明显折角线,弧明显,外飘较大。这种线型有具很好的适航性,高速时阻力比较小。舰艉部的小楔形可以降低兴波阻力。值得注意的是,"江卫"级长宽比达8.2,大大低于国外现役护卫舰(一般为9~10,加拿大"哈里法克斯"级是8.1),接近美国海军最新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降低长宽比的设计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主要优点是提高了抗纵摇能力和艉部浮力,由此产生的抗纵摇稳性力矩可以平衡大型球鼻艏声纳的重量所施加的纵摇力矩,使艏部在风浪很大时不致埋艏过深,因而适航提高并且可以增加舰上容积以布置更多的武器。舷边采用圆弧过渡(这在中国舰艇中是首次),不仅解决了甲板的上浪积水问题,而且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隐身性能进一步提高。

"江卫"级采用中央桥楼全封闭设计,不仅使舰只具备三防能力,而且尤其适合在炎热的南海海域作战。舰体是焊接钢,舰桥、机库、烟囱采用轻质铝合金结构。全舰有两层全通长甲板,舰桥与两层甲板等高;主桅杆是塔式桅与桁格桅的混合结构。与过去设计的舰只相比,"江卫"级的上层建筑更小;围壁转角都采用圆角过渡;侧壁都有一定角度的内倾,表明设计者对降低雷达反射截面作了一定的考虑,但对烟囱及排烟似乎没有什么降低其红外辅射的措施。

从烟囱即可确认"江卫"级采用了2台式4台柴油机组成CODAD全柴动力装置,总功率14400马力。"江卫"级具有25节的最大航速。并且在16节巡航速度下其续航力为500海里,这一指标显然对于中国海军有重要战术意义,尤其是在南海。

舰艇资料库 之 523莆田号导弹护卫舰(中国)

总之,"江卫"级导弹护卫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海军对作战舰只适航性能的重视。这对于建设一支有效"蓝水"海军是不可缺少的。

"江卫"级是一级多用途护卫舰,武器的配置更多地考虑了舰只在现代海战条件下防御能力。

舰艏主炮是一门双联装100毫米火炮,这是中国海军护卫舰用标准主炮。由舰桥顶部主桅前的"黄蜂头"炮瞄雷达控制,该雷达与"江湖"级配置的型号不同的是:球形稳定罩后部的3.5米光学测距仪已取消,但仍保留了操作员进出的舱门,表明该雷达的操作并未移到舰体的中部。

舰桥顶部可能有一光电火控仪基座,估计包括有激光测距仪、电视跟踪及微光夜视仪,用于在严重电子干扰下为防空系统指示目标。

装在主炮之后的巨大六联装导弹发射装置是"江卫"级护卫舰最明显的标志。原先所报道的垂直发射系统显然并不存在,六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分上下两排,可以回转俯仰,每个发射筒长约4米,直径约1.35米。毫无颖问,这样的发射筒不可能与西方任何导弹兼容(早期的报道认为装备了法国"海响尾蛇"系统)。有两点可确认该导弹发射器是用来发射中国自研的HQ-61舰空导弹或其改进型号。首先根据中国公布的HQ-61导弹尺寸是:长3.99米,直径0.28米,翼展1.166米。

舰艇资料库 之 523莆田号导弹护卫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