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哪些微信聊天方式让人非常崩溃?

zhangxiaotao042035


第一种:聊天习惯于发语音。

很多朋友都最讨厌别人发语音,本身的原因:一来文字阅读起来比较方便;二来实际上对于文字瞄一眼就知道值不值得详细看,而语音不能做到这样。

另一方面,除非正好在相对私密的场合,很多语音消息当然并不方便点开听,即使戴着耳机也不方便,或者很多场合并不适合戴耳机。

说到底,发语音对发送者是方便的,对接受者却平添麻烦——也别说语音可以转文字,这本身也是给别人添麻烦,再问一句,您老的普通话几级?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发送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私——也许有点上纲上线了,但多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总没错。

至于公共场合大声微信语音则对身边的人也不礼貌。

第二种:在微信聊天开始的时候问“在吗?”。

当然,问问在不在也算一种微信礼仪。不过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环境里,有事说事,直接说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要显得拖泥带水比较好。换个理解角度,即时通讯的时代,资讯爆炸,大家很忙的,没回答自然是“不在”。

另外,虽然是玩笑话,但是到底在不在很多时候真的取决于找我们是什么事,不是吗?

第三种:不询问对方就直接通过微信发压缩文件。

有些朋友本身不太熟悉微信接收的文件打开转存等的方式,还是需要问一下对方怎么接收文件方便,即使接受者在操作上不那么电脑盲,也不要动不动几百MB的压缩文件直接扔过去。

其他就是一些和其他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共通的东西。

比如,人间蒸发一年后要向我借钱、向我卖茶叶,我也只好按照另一种让人崩溃的方式回复:

呵呵。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谈古论金


(1)我见到比较奇葩的方式大概有这么些:

第一种:

在吗?

在吗?

在吗?

在吗?

在吗?

……

在你很忙的时候连续问你十几个在吗?我要是在我还不回你吗?非要连续问,不停骚扰。这种人一般会给人以很讨厌的感觉,我们可以问在不在,但不要连续追问。

第二种:

别人都打字他发语音,丝毫不考虑别人方不方便听语音。

有时候在办公室上班,那么多同事在,你突然来一条语音,难道还非逼得我插上耳机和你聊吗?所以,如果是两人之间聊天,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是可以的,但多人或群内聊天尽量避免语音,除非大家都语音。

第三种:

故意不回消息,尤其是说到重点的时候,突然就不说话了,假装不在,假装消失。这种人也很可恨,没有责任感。如果某件事不行,你就直说啊,假装不在是嘛意思?有时候不仅浪费感情,也浪费彼此时间。

第四种:

群里出现骗子

微信群的骗术很多,其中典型的有这么几种:

一.送藤椅 二.色情号 三.55℃杯 四.谁有好项目 五.我要退群了 六.陈安之名片 七.办理信用卡 八.办理充话费 九.卖菜刀美女 十.免费送鞋,送水果 ……

骗子进群后就会拉进来一个同伙,进群后立刻改换名字,一个人先发广告,发完广告再换头像换昵称,让你找不到。 另一个人则就在群里继续潜伏也换头像换昵称。 这些骗子病毒式的发广告骗人,让人加他,然后骗你发地址、电话、姓名。 再叫你转发去别的群,让人加他!

问题是有些群很多人不知道,还和骗子频繁互动,真是让人崩溃啊!

总之,微信聊天有风险,即需要为他人着想,注重沟通方式和交流礼仪,也要严防骗子,避免财务损失。


令和史官


看了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微信聊天中不分时间的进行超长语音轰炸是最让人崩溃的。


这样的人我也遇到过,但对方是年龄较大,眼睛不好使,情有可原。


我想说的是,我有一位熟人,姑且称她为A,她的儿子和我女儿是同班同学。跟A聊天经常令我崩溃到无语。


我们的日常对话基本都是她问我答的形式。一件极小的事,她都可以衍生出无数的问题出来。


比如,我女儿暑假学游泳,她就问我:在什么地方学?学费多少?班上还有那些同学也在那里学?


我为什么要选择在那里学,而不是其他地方?上午几点钟开始,下午几点钟开始?教练怎么样?等等等等……


就这样刨根问底,问得之详细,就像个查户口的。我常说她应该到公安局去上班,专门审问嫌疑犯,几十个回合下来,多半人家就架不住她的连环炮直接招了。


由于类似这样的对话实在太多,我实在有些烦她。有一次,女儿班上几个同学家庭组织出去玩,几个当妈的坐着聊天时,我才知道,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感到崩溃的。


有个家长说,她的女儿在校外上英语培训班,A就在微信上咨询了她长达半个月时间,才最终决定去那里上课。



另一个家长说,因为她们家去过省城科技馆,前段时间A也想带孩子去,于是有天晚上A就在微信上仔细问她这件事,就连去科技馆要坐哪路公交车都要问清楚,一直问到晚上12点。


她仿佛根本不知道这世上有两个字叫做“导航”。


第三个家长说,A还问过她,她住的那个区有哪些好的兴趣班?其实她不是本地人,她哪知道啊?即使是本地人,难不成人家还要去做个社会检查,再一一向她回报?


A属于很典型的丝毫不愿自己动脑的人。她的逻辑就是:所有你知道的,你经历过的,你都应该毫无保留告诉我,不管浪费你多少时间,也不管你烦不烦。


哪怕很多东西可以自己判断,或者可以百度,她都不会去做,因为没有动脑和动手的习惯。


刚开始大家还会有问必答,时间长了,谁还会有耐心继续维持这种单方面付出的关系?


麻烦别人是有限度的,经常问大量缺乏常识的问题,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无趣,令人避之不及。


所以,从微信聊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从而也能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深交。


有书知道


不管你方不方便就是给你发语音消息,去年试过一次,当时我在开会,然后有人微信找我,我就回了句:“我在开会不方便听语音”过了一会连续几条语音,直接把手机丢桌上继续开会,开到一半也许是见我没有回复直接拉我语音聊天,很无奈只能暂停会议去阳台接了……聊了几句我就说:“发文字就行了,我在开会,语音我不方便”回到会议室继续开会,特么的还是给我发语音消息,我直接就无视了,一条都没回,会开完了我才一条一条的去听,过了几天又这样做……我觉得这种人根本没法沟通,压根没考虑过别人的感受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


我是南蛮后代


微信有十亿恒河沙数的聊天方式,相对应也有八万四千把天聊死的法门。我这里梳理出几大聊天聊死的宗派。

语音轰炸派

其实有不少人,莫名其妙的就给你发一堆语音,还每条都至少在五十秒以上,你一忙起来不适合听的时候,简直是崩溃。更奔溃的是你文字反反复复提醒,他还是照发不误,将你视若无物。等到你真要听了,要是手机卡一点,一条语音每次都要重复听两三遍才能整个听完,听了半天还不切入重点,罗里吧嗦一堆,你都不知道关键信息是什么,既浪费时间又无可奈何。遇到这种情况,出发是紧急事务,否则我直接无视。

图片小视频轰炸派

我有一个朋友,简直就是图片和小视频的狂魔,每次我都害怕他给我打招呼聊天,一开就是一堆的图片小视频,不加选择,重复的,模糊的,丑得美的全部过来。每张图片和视频占我流量,卡我手机,罪不可赦。真不知道这位哥们是什么心理,总之我就是感觉到非常非常无语。


直接视频邀请派

家里的有长辈,每次聊天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时间,直接给你来个视频邀请,我们挂了又不是,不挂又不是,真是尴尬了。最重要的是她一天到晚在家有网,我们在外面只能用手机数据流量了。有一次我直接挂断了,她回头跟我爸妈说,谁谁谁老是不接电话,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我就无语了。

没完没了派

这个是我头最大的事情,有一个铁哥们,一个汉子,这三四年,三天两头给我发“在么?”、“最近怎么样?”、“我现在又茫然了”,我要是回了,那他一口气至少要跟我聊两个小时才肯罢休,要是不聊不回,他回头又说我对他是不是有什么意见。不懂得见好就收,不懂得别人不是和你一样无聊,别人还有别人的事情要办的人简直太可怕了。我觉得这样的兄弟真的做的好累,这样的聊天会整个干扰我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人不管聊正事还是打个招呼,没有和你聊到半个小时以上简直就觉得没聊,实际上三言两语就够了,结果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广告推销拉票派

这一派以“55度杯”、“陈安之信徒”这些机器人,以及各种保险直销微商,还有学习了各类“成功学”、“身心灵学”,茶叶妹,还有各种自以为正能量、大爱、大咖牛人为主。每天充斥和轰炸朋友圈的同时,给你一天三条群发信息。总是试图用最低级的方式,最无聊的手段,最没有说服力的苍白言语来说你,喋喋不休,都在玩套路。烦不胜烦,真不知道这群人怎么想的,难得这样真的能带来业务?真的能让我成为你的粉丝,太天真了吧,有文化的人才不会跟你这样玩呢,早就离得远远的了。

说话带酸,言语带杠派

所谓说话带酸,就是三言两语看似是在羡慕你,表扬你,赞赏你,实际上包含着浓浓的嫉妒,浓浓的世界不公平感,浓浓"凭什么你可以这样,我不能"、“等我发财了肯定超过你”的画外音。又或者是居高临下的炫耀视角,处处都给你带同情,给你带着“你混得这么差,我混得比你好”的潜台词。


而言语带杠,就是典型的杠精。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要发表不同意见,都要表达自己的看法,都要顶你,扛你,刺激你。问题是这样意见和看法根本不是为了帮助你,而是为了让你不舒服,为了拆你的台,为了让你动摇。杠到最后你简直要吐血,想要直接把对方拉黑。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心理。


我以上只讲了几种,更多的请大家在下面评论吐槽吧,我是“李艺泓西平王后裔”,欢迎大家一起吐槽


李艺泓


微信现在作为人们现在经常沟通交流使用的软件,它的便捷功能其实是要比QQ更受欢迎的,包括现在微信的用户群也已经形成了。但在微信上与用户交流,是很容易出现到让你聊天崩溃的状态。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的:

1、习惯发语音的:

这个其实是最要命的,自己要是不方便听语音,对方还总是给你发语音,虽说现在微信有语音转文字的方式,但是很要命的是,很多人普通话不标准,或者使用方言来说,转化为文化,一会发现这一串都是啥...

直接发文字还是比较直观方便的,最怕遇到题主所说的那样,一个语言超长时间,第一个还没听完,下面又来一条...这样在不方便听语音的情况下,只能是先不管了。

但长时间不回复,别人就以为你是故意不理会...

2、在聊天开始的时候总在问:在吗?

很多人其实都有这样的习惯,但可能对方没有回复,接下来就是一堆在吗?在吗?说实话现在大家其实都挺忙的,生活节奏也比较快,直接有事说事就好,看到了自然会回复的。

之前我一个老师就说,你们有事问我的时候,直接说事就行,看到了自然就会的,不要直接上来就是在吗?常用微信怎么可能看不到呢?

不过,有些人也是比较奇怪的,我就经常遇到,他发给你信息问你在不在,你问他啥事?然后那边突然就没有任何回复了,这种情况也十分让人无语。

3、群发消息,求点赞+关注+投票的:

现在很多朋友平时基本也没有什么联系,有时候突然看到有条信息的,很高兴的点开,发现都是要求点赞、关注、投票…要是你不帮忙的话,对方甚至还会把你拉黑...

4、故意不回消息:

这种是最头疼的,也是最讨厌的,很多人应该都遇到这样的情况。说实话现在都是手机不离身的,你要是平时找一个人有什么事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发给他,对方看到了,可是就不回复你,然后你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种是最难受的,不方便是可以直说的..

现在微信作为社交软件最常用的,真的觉得有时候大家完全可以改变聊天方式的,这样简单方便快捷,还比较省时间。


monkeyflowers


现在使用微信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不论是同学、朋友、家人还是同事平时都经常会用微信交流。但是有的时候好友的聊天方式真的让人非常崩溃。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哪些聊天方式比较让人崩溃呢?

1. 不分情况地发语音


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发语音,如果朋友间闲聊还能接受。但是有些人总是爱发几十秒的语音,一发就是好几条。在自己忙的时候这种消息真的很让人崩溃。还得一条条认真听,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有些人,甚至在工作群里发语音,真的很不能理解这种行为,这是要整个群里的人都必须听你说个啥事啊。特别是当自己给对方说,不方便听语音,打字吧,人家依然发语音。

比如在开会或者是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别人还一直发语音,真的受不了。这些人只顾自己不方便,都不考虑别人的。

2.故意不回消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正在跟别人说什么事情呢,突然对方就不回消息了,自己着急的呢,看到对方发了条朋友圈或者是在评论点赞别人的朋友圈。

这种行为其实很没礼貌的。特别是在说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或者不方便你可以直说啊,这样不是故意给对方难堪吗?

3. 发消息“神龙见首不见尾”


有些好久不联系的人发消息就喜欢发一句在吗?就再无其他,等过了好久你看到消息了,礼貌性地回了句“在”,问怎么了。

然后对方发过来一个链接,要么是让帮忙投票的,要么是推销东西的,还有的是让帮忙注册什么账号,还有的是借钱的。这些人真是连几句简单的客套话都不想说。


还有些就会和你简单地寒暄几句,但之后人就不见了,这种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你找别人说话,自己又不理了,这真的是很不礼貌的。

虽然微信聊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就是这种小事上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情商。特别是和领导,客户聊天时,都应该注意到以上这些问题。一定不要因为这些小细节就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得不偿失。

——END——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情况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记得在微信出现之前,2007 年移动推出过一个飞信,当时使用飞信 PC 客户端,飞信好友之间发信息是免费的,如果对方没有飞信号,飞信是可以发送短信的,对移动用户发短信免费,对联通用户发短信按短信资费收费。在当时 QQ 虽然是即时通讯但是双方必须同时在线,在当年 PC网络、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并存的时候,飞信极大的方便了沟通。

2011年微信横空出世,记得买的最早的一款智能手机是诺基亚 E63,2012年的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周边的朋友使用的并不多,当时微信最大的方便是可以接收QQ好友发送的消息。

接着微信用户逐步增多,微信最大的靓点就是可以发送语音短消息,以及可以多人对讲,实质上在当时不仅仅是好玩,更大的优势是相比较于彩信来说它几乎不收费(只有流量费),在那个时候电话费、短信费还是挺贵的。

现在移动网络已经发展到 4G 了,移动资费也降低了很多,但是现在的流量使用量比以前大了很多,相信很多人有很大一部分费用是支付在了移动流量上,那微信当下有那些聊天方式比较让人诟病呢?

语音消息,就是当年当年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沟通方式现在普遍为人诟病,为什么呢?

1. 上班或者有事的时候不方便听语音,但是看着小红点又极其想知道对方说了些什么,尤其是有强迫症的人是一种煎熬。

2. 群聊天的语音消息,如果有个几百人的群,全部开始语音聊天的话,一段时间不看就是成百上千的小红点,假设每条语音消息10秒,有一千条语音消息,听完这些语音消息就得 2.7 个小时,将近三个小时。

3. 微信在方便沟通的同时极大的占据了个人时间,再加上上边说的语音消息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对发送语音消息极其厌恶,因为看似对方忽略了语音消息不是随时都方便接收的。

所以子弹短信来了,靓点就是在发送语音消息的时候同时转换成文字,其次就是语音消息增加进度条。

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微信可以让用户设置此刻是否愿意接收语音消息,增加一个禁止接收语音消息的功能,比如:

当你给对方发送语音消息的时候,如果对方设置了禁收语音消息,则系统返回消息,抱歉,消息发送失败,对方现在不方便接收语音消息,请发送文字消息,如有急事请拨打电话。

当然了这个返回消息用户可自行设置就跟QQ的自动回复一样,但跟自动回复不一样的是当设置拒收语音后,对方发送的那条语音消息是接收不到的。

这样把主动权交给用户我想应该会更好吧。

支持增加禁止接收语音消息功能的朋友们点个赞,聊聊你们的想法?

刘伶闯天台


第一种:聊天习惯于发语音。

很多朋友都最讨厌别人发语音,本身的原因:一来文字阅读起来比较方便;二来实际上对于文字瞄一眼就知道值不值得详细看,而语音不能做到这样。

另一方面,除非正好在相对私密的场合,很多语音消息当然并不方便点开听,即使戴着耳机也不方便,或者很多场合并不适合戴耳机。

“我没有带手机。”女神尴尬的红着脸对巡回护士说。可是不知道谁那么执着,电话就一直响着,几乎没停过。那嘟嘟的声音一直回荡在女神裤子里。

说到底,发语音对发送者是方便的,对接受者却平添麻烦也别说语音可以转文字,这本身也是给别人添麻烦,再问一句,您老的普通话几级?

“你没有带手机,什么在震动啊!”我不怀好意地对女神说。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发送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私也许有点上纲上线了,但多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总没错。

“姐,你帮我拿出来吧,我认罚。”女神脸红到脖子上了,对着巡回护士说。

“我带手机了。”女神哭丧着脸说。还没有等女神说完话,全手术室的医护都大笑起来。

至于公共场合大声微信语音则对身边的人也不礼貌。

第二种:在微信聊天开始的时候问“在吗?”。

产妇:“哥,我怕痛,你等下不要弄疼我。”

当然,问问在不在也算一种微信礼仪。不过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环境里,有事说事,直接说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要显得拖泥带水比较好。换个理解角度,即时通讯的时代,资讯爆炸,大家很忙的,没回答自然是“不在”。

我:“你放心好了,我是我们科最温柔的麻醉师。”

另外,虽然是玩笑话,但是到底在不在很多时候真的取决于找我们是什么事,不是吗?

我:“当然,要求随便提,全部满足。”

产妇:“我就借你,你充当一下我老公,等下我要是痛,你就把手给我,我握着就不害怕了。”

第三种:不询问对方就直接通过微信发压缩文件。

有些朋友本身不太熟悉微信接收的文件打开转存等的方式,还是需要问一下对方怎么接收文件方便,即使接受者在操作上不那么电脑盲,也不要动不动几百MB的压缩文件直接扔过去。

手术开始挺好,但是开始按压取宝宝时还是很不舒服。谁知道产妇大叫一声。

其他就是一些和其他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共通的东西。

产妇:“老公,把手给我。”

比如,人间蒸发一年后要向我借钱、向我卖茶叶,我也只好按照另一种让人崩溃的方式回复:

我:“啊!”默默的把手伸了过去。那个爪印到现在还能看到一点点。

呵呵。

到现在产科医生见到我都不叫麻醉师,叫“老公”。

1.你秒回,对方半天才回复

手术室有害怕更有温暖,我们要做个有温度的医生。喜欢这个麻醉师就关注我。

2.使用中老年表情包,使用自行体会微笑脸

看到很多答案都是作为患者的,那么作为医生,讲点有趣的吧。正给患者做手术,突然裤子掉了算不算?

3.发表情包刷屏

外科医生,手术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阵地。进手术室必须要换洗手衣。

4.发心灵鸡汤并强行与你探讨让你认同

5.让你点赞或者帮忙推广某个商品或者注册一个什么账户

6.群发祝福时名字没改,这个但是不崩溃,我替对方尴尬

有一次,正在手术台上,突然觉得裤带松了,然后就感到裤子一点一点往下滑,可是这时候穿着手术衣那,按照手术无菌原则,这时候是坚决不能下去提裤子。

听一个朋友说的,当年他17-18岁的时候去医院做包皮切割手术,术前是要消毒刮毛毛的,这些准备工作是由一个女护士来完成,当好这个小护士长的还挺漂亮,这小子那里受得了漂亮小护士动来动去,一会就膨胀了,结果小护士可能见多不怪,在这小子丁丁头上滴了一滴酒精,用手扇了扇凉风,丁丁一会就下去了

那会12岁要么13岁,刚发育,刚刚朦朦胧胧的,好像懂了一点。但左锁骨因为,学柔道,打架导致断了。做手术,上身必须脱了,一开始我以为都是女医生,女护士姐姐。我连遮都没遮挡,后面我就后悔了……好多男医生这个很尴尬了


文荣娱乐说


微信QQ都一样,下面这几种聊天方式就非常让人崩溃!

1.聊着聊着人突然不见了,本来聊的热火朝天对方却突然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不再做任何回复,这种事偶尔一两次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频繁这样就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删掉这个所谓的"好友"了,如果是因为有事,可以说一下需要暂时离开,否则让对方傻傻的等着回复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没人愿意和你聊天了。

2.喜欢发长篇大论的语音,超过30秒以上的语音本来看着就让人崩溃,如果是连着接到五六条这种语音就更让人抓狂了,本身这种聊天方式就很不尊重人,凭啥大家都能打字就你金贵非要发语音?

3.聊天总是不在一个频道,平时聊天总喜欢打岔和显摆······

4.爱理不理高冷过度,你和他说十句,他最多回一句,不管是不是重要的事,和这类人聊天比较着急上火,有时候可能就差他一个,但是人家就是慢吞吞的不做回复,陌生人可以理解,可作为好朋友平时你不主动找他,他绝对不会来和你说一句,这种人的口头禅是"哦,好,知道,嗯,不行",不回你绝对不是没时间来不及,他们的朋友圈几乎每一天都在更新,有的甚至在群里也比较活跃,之所以你问十句他回一句,大概是因为懒得搭理你?

5.碎碎念型,一上来就发十几条信息,每条信息字数不超过十个字,一件事明明可以一次性说完非要分开一小句一小句的说,越看越想把发信息的人揍一顿才能解气,不知道的人一打开信息突然发现对方发了十几条信息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6.话唠型,一旦打开话匣子,他可以唠唠叨叨跟你说几个小时不带休息的,不管你有没有明示暗示过他你已经不想继续聊了,他都能一路聊下去,有时候即使你不回他也能自娱自乐的再聊十块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