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安徽大學國防教育協會近日舉辦了一場真人“吃雞”對抗賽,有一百多名學生參加。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參軍的同時,引導大家走出宿舍,告別懶宅。可從什麼時候開始“懶”“宅”紮根在了大學生的身上呢?



當“懶”“宅”成標籤

在福建一高校某女生宿舍樓下,外賣小哥送來外賣後,一些不願下樓拿的同學,讓小哥將外賣放入他們提前準備好的籃子或者水桶裡,他們用繩子將籃子吊上樓。不想下樓來取,於是,站在樓上的陽臺上放下繩子,讓外賣小哥將快餐綁到繩子上,然後一點一點地吊上樓……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武漢科技大學一男生被媒體稱為“武漢最懶大學生”。原來,這名男生的一條褲子掛在寢室的陽臺上,兩個禮拜都沒有收了。等他發現時,黑色褲子裡出現了很多稻草,鳥兒已經在內做起了窩。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某校園內驚現好室友——帶飯哥。小哥一根杆子挑8份外賣。據悉,該同學為大三臨床專業學生。為了宅男室友們,他甘願犧牲,這是種什麼樣的奉獻精神?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於是理所當然的,“懶”“宅”也被媒體貫穿在了當代大學生的身上。

當代大學生真的又懶又宅嗎?

當然不是這樣!我們身邊或許會有這樣的同學,他們上課時,不是發呆、睡覺,就是玩手機,課餘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劇、沉迷遊戲,圖書館裡沒有他們的身影,運動場更是從不邁進去……可是更多的大學生過著下面的生活。

每節專業課都去得特別早,因為要搶第一排的位置。

每天堅持背單詞,發誓要把英語學好。

很多個週末都在圖書室或自習室裡度過。

而走在考研路上的同學的一天基本是這樣度過:

每天早上7點,起床

7點半,去吃早飯

8點,到圖書館學習專業課

11點半,吃午飯

12點,在圖書館趴著睡午覺

下午1點,看書

晚上6點,到操場上跑步一小時

之後繼續學習專業課

10點半睡覺

其實很多同學為了學習,每天睡覺的時間甚至不到5個小時。

只要你用心去看,會發現大學裡一點都不缺乏努力的大學生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對不起,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大學生

或許,應該這樣評價當代大學生

知乎答主@Locatelli在如何評價當代大學生的問題下的回答獲得了超5萬的贊同:

你走到街頭、商場、車站,到處逛逛看看,你會發現,現在遵守秩序的多半是年輕人,規規矩矩排隊的也是年輕人,在公交車上安靜玩手機或者小聲說話的也是年輕人,活躍在街上會下意識幫陌生人撿一份掉了的文件也是年輕人,比起上一輩,上上一輩,年輕人更有羞恥感、榮辱感,更在意素質,更在意自身的形象,年輕人更有朝氣去接受一切新鮮事物,敢於批判敢於發聲。

你回想你學生時候的樣子,是不是謹慎而充滿熱情地看待一切?好多學生的樣子,就是年輕的樣子,無所謂什麼沒規沒矩,這個時代在進步,在發展,新一輩的人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有個性,他們是無知又鬧騰,還有些目無長輩,但終究會變成熟

每一位天理人,請用勤奮努力把“懶”“宅”的標籤撕掉,用青春的屬性去定義大學生這個群體。

大學生,其實我們都很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