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曼联赛事的被取消与乐视生态的底裤

写这些字时,我朝窗外望去, 虽然湿度大、比较闷,但基本还算大晴天。 这非常有趣,因为五个小时前,乐视体育首页推送了这样一条消息


“非常遗憾地向球迷和媒体朋友们宣布,原定于2016年7月25日晚19:3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的“2016国际冠军杯中国赛-北京站——曼城VS曼联”,因近日连续强降雨天气,为保证球员和球迷的安全,赛事组委会和曼联、曼城两支俱乐部共同决定取消本场比赛。”

从目前的天气情况下,所谓的因强降雨天气取消赛事说辞貌似已经被打脸打得啪啪的。至于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可以参考知乎的一个回答:

首先,这事不能怪两家俱乐部,俱乐部既然来了,你说他们赚钱也好,扩大影响力也好,肯定也是想踢得,只怪场地情况太差,要是哪个球员受伤了,那对于两家俱乐部来说都是损失巨大的。

毫无疑问这次赛事主办方乐视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既然选了鸟巢,就应该在赛前把硬件设施完善好,看看那菜地一样的鸟巢,是准备让这些亿万富翁上场的节奏吗?最令人发指的是主办方明知道场地有问题还不让两支球队提前踩场,直到最后一刻才没办法了取消了比赛,如果提前几天通知取消是不是大部分球迷就不用从世界各地过来了,这些球迷真的很无助,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还有一些在北京生活工作的球迷,如果当初就定了不来北京,会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去上海看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的局面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看到,难掩失望。

曼联下次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估计经过这次的事,只要穆里尼奥在任,就不会再安排中国行了。对俱乐部的理解,对主办方的气愤,对自己的遗憾。

之前本来挺想去乐视体育工作的,现在想想,呵呵。这种对体育,对俱乐部,对球迷缺乏敬畏之心的企业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事业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70541/answer/113083832

这个说法是目前各种社交媒体流传比较广的,虽然小道消息无从考证真假,但至少比因为下雨取消比赛更靠谱些,且不说外面的晴天,哥是篮球迷都看过好些在雨天比赛的足球赛好吗。不过这个小道消息至少有一点可能并不准确,另外一些信息源披露的信息看,主办方很可能更早就知道比赛要取消,而不是最后一刻,也就是说,在损失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前提下,球迷的损失原本可以减少一点。

好了,先不说上述消息倒底算谣言还是事实,我搜了一下关于取消比赛的网络评论,至少若干球迷已经认定这是事实了, 部分球迷针对乐视言辞之激烈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如果说网民声音可以无视,那么已经有门户刊登了大V的言论,比如网易体育刚刚刊登了一篇关于著名体育媒体人颜强的呼吁,以下为文章部分摘录:

临时宣布取消比赛的确是丢人,非常丢人现眼。这样的一场比赛都安排不好,非常糟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定要问主办方。”颜强表示中国并不缺少体育场,但能够满足顶级比赛需求的球场却并不多。

虽然场地条件不佳,但在颜强看来主办方其实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应付,至少保证一场比赛的进行没有问题。“从赛前我觉得是可以解决的,至少你可以做一些临时预备的手段,对草皮提前维护和服务,短暂的应对这么一场比赛应对的过去。当年奥运会的比赛能够在这里进行,这都不是理由。”

在文章里,颜强体贴地称球迷才是最大受害者,特别是那些为了球赛顶着如此恶劣天气的球迷,如何赔偿球迷才是问题的关键,这并不难。但颜强可能“天真”了的一点是:有一部分票是乐视为了彰显生态的力量,买会员的赠票,这个如何认定价值,怎么退票,必然是一堆麻烦事,可不是卖票退票那么简单的事儿。这必将是一个连锁反应。

那么面对从大V到平民的诉求,主办方到现在为止做了什么呢?除了一个冷冰冰的取消比赛通知,什么都没有。我们有理由推测,在球队早就开始吐槽,比赛有取消风险的时候,乐视体育居然很可能没做任何应急预案(虽然这时候做也晚了),在这种球迷已经吐槽成燎原之势的时候,主办方没有任何成熟的声音!我们可以说球队不踢比赛是临时任性了,我们可以假装说场地不好是天灾,但

这么重大的事故连一个应急预案,甚至抚慰球迷的声音都没有,可见公关能力之……。

更可怕的是,赛事取消与危机应对可能是一个连锁反应:从体育本身来说,网上已经有球迷把“为什么在鸟巢”和“为什么不在工体”联系起来,继而联想到乐视和国安关系紧张,继而开喷乐视搞坏了国安又来搞心爱的曼联,如前所诉,乐视可以当这是胡喷,但是当一种情绪蔓延开去,对乐视体育的伤害会有多大?

再往整个乐视的布局来说,不可否认贾跃亭是一个比较有格局的企业家:用了几年愣是把“生态”概念做成了乐视的标签,这几年,似乎什么业务都可以装进乐视的生态大盘子里,乐视自己也在乐意在各种场合宣布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比如什么苹果啊,三星啊,都是乐视的敌人,再往后估计宝马奔驰奥迪也会被乐视汽车的崛起扎的如坐针毡,但问题在于,盘子大没问题,融资讲故事也没问题,但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到商业本身,你的产品和服务要过硬,你的各项业务的交叉补贴才站得住脚。

然后一场比赛的组织就把乐视的底裤掀开了一个角:你的资源与经验是否足够支撑你给用户提供很好的服务? 我来鸟巢是看球的,你电视机做得再好又如何呢?(何况电视相比同类产品也没什么竞争力)。在单个业务上表现出如此拙劣的组织与处理能力,凭什么让人相信所谓的生态不是建立在资本游戏而是产品与服务上呢?

如乐视这种所谓的新兴巨头最不要脸的一点是: 强调试错的正当性,强调快速发展,在错误中成长与学习的必要性。但是不要忘了,如曼联的比赛,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次学费,但是实实在在,伤的是曾经信任过你的球迷,曾经买过你们体育会员的球迷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