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和成都,你觉得谁最有发展潜力?

惜橙圆


1、先看人:

从2017年城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来看:排序应该是长沙(27.3万)重庆(27万)、武汉(14.8万)、成都(12.7万)、合肥(9.6万)、南京(5.5万)

再从各大城市小学生入学增量情况来分析:长沙(5.3万)、重庆(4.9万)、成都(4.5万)、武汉(4.4万)、南京(3.9万)、合肥(2.7万)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推断,人口发展潜力排名依次是:长沙、重庆、武汉、成都、合肥、南京。

2、再看钱:

从资金总量上来看,排名依次是:重庆、成都、南京、武汉、长沙、合肥

从资金增速上来看,排名依次是:长沙、武汉、南京、成都、重庆、合肥

从资金潜力来看,长沙、武汉、南京、成都属于强势增长型,重庆合肥属于稳定型。

总结

毫无疑问,发展潜力单从以上六个城市来看:长沙表现惊人,合肥垫底。尽管外界如何吹捧,拿不出数据来,都是耍流氓。


蒋昊说经济


①南京:副省级城市、华东地区唯一一个特大城市、军区总部驻地。江苏省会,全国经济排名第十一位、省内排名第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级江北新区所在地,全国五大科教中心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六大古都之一。已具备国际化城市基础,未来有望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②合肥:地级市、一类大城市、全国三大科学中心之一。安徽省会,全国经济排名前30名,省内排名第一。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没有国家级新区。全国著名新兴城市,区域性重要经济增长极,朝着国际化城市的方向迈进。



③武汉: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唯一一个超大城市、后勤保障总部驻地。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全国经济排名第九位、中部六省第一名。区域性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原是中国第一个直辖市。全国五大科教中心之一;没有国家级新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古都之一,大学生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国际化城市,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④长沙:地级市、特大城市、湖南省会、国家级湘江新区所在地。全国经济排名第十三位、中部六省第二位。区域性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中部崛起典范城市,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部崛起叠加战略扶持城市,朝着国际化城市的方向迈进。

⑤重庆:直辖市、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经济排名第六位,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国家级成渝城市群双核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两江新区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陪都之称。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⑥成都: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四川省会、特大城市。全国经济排名第八位,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国家级成渝城市群双核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天府新区所在地。全国科教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古都之一。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综上所述,各市优势明显,发展潜力无限!


看鉴襄阳


1、南京地处中国长三角中心区域,江苏省省会城市、副省級城市、是中国东部地区临江近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与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帶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滁州五市是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五市面积34423平方公里,人口2221万人,GDP产值21703亿元,南京都市圈的經济规模仅次于上海、北京,成为中国的第三个超大城市。 2、南京地处江苏西南苏皖结合部,江苏GDP产值76086亿元,若南京直辖后,其若直辖,江苏只减少18786亿元,江苏剩下10市的GDP产值依然达57300亿元,为中国第三经济强省与人均产值最高省会。充分发挥南京临江近海优势,充分发挥南京的重要门户城市功能作用,带动中西部更快更好发展…


留研


我认为是南京 首先坐落中国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省 还是省会 其次省内第一经济城市苏州虽然强,但是细心的人都发现,在省内不是老大哥的省会的省份,比省会经济强的或者和省会有的一拼的城市都被列位计划单列市了 这可都是副省级啊 像厦门 深圳 大连 青岛 宁波,唯独江苏得苏州例外,这也足以体现国家对南京的重视了,其次这对南京也是利好,因为不会因为有计划单列市的影响是的省内资源流向计划单列市,这使得南京可以充分利用省内资源。最后,可以通过近几年国家和省政府的各种针对于南京得利好政策 国家级江北新区,双一流,还有阿里 小米 华为 都要落户南京了,省内也开始支持南京建立国家中心城市了,这样成都武汉相对于南京的优势就已经不是优势了,省内也开始提高其首位度了,再看看地铁,在所有处广州的省会城市中线路最多 里程也是最长,国际机场也即将拥有两座,还用有南京南站等一系列交通特等站,希望南京带领着自己的扬子江城市却 带领着自己的都市圈一起走向繁荣☺️☺️


-_-蹁跹


重庆中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超大城市,这些都是国家定位,说明国家看好重庆,在看看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后劲,发展潜力,简直是突飞猛进,看看隔壁的成都拼命神吹忽悠炒作就知道重庆发展太猛,不然成都也不会那么着急,国家给重庆太多超级城市定位,这让成都怎么会不急嘛,看看一家四流媒体炒作的新一线城市把成都排在第一后成都天天吹,就能看出成都真的急了,为什么?还是因为重庆发展太猛了。回到正题,首先成都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西部偏僻城市未来发展潜力不大可以不考虑,其他几个城市重庆发展潜力有目共睹,其他几个城市看好武汉和南京,这两个沿江城市一个是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大,发展后劲足,长沙如果努力今后很有可能进入中国前10,合肥产业规模小很难追赶,其次成都位置太偏僻周边以及整个四川城市太弱小发展潜力不大,看看前三季度重庆外贸集装箱运输,水运58.4万标箱,铁路公路4.8万标箱,这可以看出大量货物运输主要还是靠水运,公路和铁路只能是辅助,而且成都天生没有水运要成为超级城市基本不可能。


用户6611205811


首先排除合肥,毕竟不是一个量级的。其次排除长沙,虽然发展速度不错,但起步有点晚。南京在其省内都抬不起头,说明去资源吸引力一般,这对其发展后劲有制约。武汉交通区位独一无二,城市框架也拉得比较开,工业基础雄厚,但气候确实是一个缺陷,宜居性较差。重庆是直辖市,享有很多政策优势,但其地形对其发展是明显短板。再看看成都,战略区位非常重要,扼青藏之门户(决定其政治地位);地势平坦,发展腹地非常广阔(最近东进更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交通发达,人文深厚,气候宜居;但成都的短板是产业,潜力也在产业,如果成都能把自身的优势产业,如航空航天工业,金融业,美食旅游业等做大做强,应该具有持续的发展后劲。综合来看,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都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未来主要取决于核心优势产业的培育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


艺人美家装饰简美整家


当然是成都,武汉,南京,重庆了,这四个都是二线顶尖城市,离一线最近的,其他还差的远,未来按国家扶持力度和自身优势的话应该是武汉,武汉这个城市基本功能都很全面,区位条件交通优势都很强,又是国家致力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其次是重庆,虽然重庆国家的扶持力度比武汉还高因为是直辖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但重庆自身优势并不比武汉强,所以重庆列第二,第三个是成都,因为成都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中心城市,而且这些年成都在自身条件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本身就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上,最后就是南京了,南京可以说和武汉一样也是一个自身相当全面的城市,在加上其背后又是江苏省作为依靠,唯一的不足就是在省内整合力度不如武汉成都,又没有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扶持,前三个城市都是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又都是中国自贸区,而南京却丢了先机,中国目前的重心和政策倾斜早就从沿海转移到内陆中西部地区,但只要南京在省内的话语权更有底气,整合全省力量将经济体制全部抓到手,南京未来也无可限量


正量高手


南京,南京地理好。地上好。地下好——地下空间巨大,50年前报导过,南京有深地下海,地下海上方,地质坚固。现在世界十大港中国有7个,南京港现在有3年计划面向世界,长江深水道已到达南京,海通大桥己成,宁镇杨(还有龙潭)己经联合。大大大高楼在建(这是标誌)南京起飞就在近两年。


頋芝金


还是别把重庆排进去吧,重庆是干事的,肩负着很多任务,西部开发,长江摆尾,欧亚联通……是要带着周边穷困的小兄弟踏踏实实前进的,别去争那些浮云了,听那些杂音了,还有正事要干呢。国家是安排你背负任务默默前行的,好好补课就行了,别出去兼职了😔。

也别炒什么房价,这里涨不起来,广阔的重庆要的是均衡发展。人民也不爱虚荣的把大部分资金放在房屋的估值上,他们只想要爽朗甚至泼辣的生活,要巴适安逸的兄弟……

其它城市顺序

武汉,成都,

南京,

合肥,长沙…

武汉——中国中心,这点只有郑州敢与之一拼。但目前显然武汉胜。但地缘发展通常是金角银边草肚囊,所以优势不少,负担不少,胜算不小,压力不小……

成都——中国后花园,环境得天独厚,文化温文尔雅。可对比海南,中国入户花园。😄劣势太过边缘,资源诅咒,文化陷阱。

南京——各方面都挺好,就是习惯性做小……做完上海小兄弟,又做杭州小兄弟,没准还要做苏州小兄弟,将来合肥什么的,谁知道呢……。是生不逢时?是时不我待?是道德的高广?还是权利的沦丧?是奋力追上广?还是安心学洛阳?

合肥,长沙增长的很快,但同样增长快的,还有西安,郑州,青岛,沈阳……而且区位都更有优势。所以无需细论短长。


哈哈4657693684392


这几个城市都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城市。这几个城市中,论经济实力,合肥是垫底的;论综合实力,合肥目前来说也是垫底的!

论综合实力排名(非GDP排名),除了合肥,其它的几乎难分伯仲。

这几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都非常大。但要说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我更看好合肥和重庆,并不因为我是合肥人,盲目一味地说家乡好。

合肥和重庆的成长基数低——这样说合肥,应该没有人怀疑,但是说重庆成长基数低,很多人会认为17010亿元的基数低吗?这个基数相对于2884万人口来说,当然低!所以,重庆每年的实际经济增速是我国大城市中最高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六座城市中合肥近十年来的经济平均实际增速仅次于重庆——合肥的经济名义增速更是超过重庆,在全国大城市中,合肥十年来年平均经济名义增速则是最高的!

回顾2004年全国百强城市经济排名,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只排在全国第75位,到了2016年底,合肥在全国经济百强城市中排名跃升为第26位。

由于在这六座城市中,合肥的经济基础最薄弱,却拥有在全国仅次于北京的科研力量,因而在这六座城市中具有最强大的后发优势!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笔者在胡说八道——什么?合肥在全国拥有仅次于北京的科研实力?你这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或者是在发烧说胡话吗?

这个问题得看你怎么看。如果论应用型科研实力,在这六座城市中,合肥虽然和其它几座城市差不多,但绝对不占优势!可是,若论基础型科学实力,合肥在这六座城市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这也是国家为什么选择合肥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科学中心城市(北京、合肥和上海)之一的理由!

所以,在这六座城市中,经济规模垫底的合肥,绝对不能小觑!如果愿意上网查一查,或者到合肥实地走一走,你会发现合肥有很多科学城(岛),高科技产业!而且,这些高科技产业,不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即使是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普通人并不在意高科技——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所以,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反而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一个叫“合肥”的省会城市存在!

要知道,一个科学理论可以衍生出多少项科技应用!过去只注重研发,却不注重转化,让合肥落在了全国后面!但今天,很多科学理论发现后,衍生出来的科技应用将在合肥就地转化!所以,才有合肥近十年来的爆发式经济增长。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新增六个千亿级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多达30个百亿级高科技产业聚集区。而这些产业聚集区,可都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点的!

人类发展历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果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上,对经济实力的提升,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而合肥在这六座城市中拥有最密集的国家级大科学工程——无论是密集度还是数量,合肥在全国也仅次于北京,领先于上海,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三大世界级科创城市之一!

合肥,以二线城市的基础,创造了一线城市的科研实力——英国《自然》科学杂志对合肥的评语!合肥,世界未来的科学中心,世界级硅谷——美国《纽约时报》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合肥的发展潜力!而其它五座城市在这方面和合肥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全国拥有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却只有三个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城市!

目前,合肥成为国内吸引国内顶尖高校和一流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包括北大、清华、北航、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西交大、天大、国科大、北外和北师大等,都纷纷在合肥建立分校,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院)基地——这导致了合肥成为全国2016年房价增长最快的城市!如果不是2016底,合肥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限房措施,2017年的合肥肯定还会是中国房价增速最快的城市!即使如此,笔者回到家乡看到归合肥代管的县级巢湖市房价增速,也是目瞪口呆——半年的时间,巢湖半岛很多楼盘房价竟然增长了一倍还多!!!因为巢湖半岛正在开发科学城、大学城和国际养生保健城!

要知道,房价增长速度是和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实际购买力直接相关的!

当你了解了这点,你还会说,在这六座城市中,合肥只是打酱油的吗?甚至说,把合肥和这些城市放在一起就是个笑话吗?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合肥的经济在全国排名很有可能再提升两位——一年提升两位,十二年由第75位跃升到第26位,提升了49位!在中国大中城市中,除了合肥,还有哪个城市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