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職場上吃回頭草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孤寂的城市孤寂的人


大家好,我是Zoya,吃過一次回頭草,分享一下我吃回頭草後的現狀:最終還是因為自己想不到的原因離職了,但心裡一直感謝推薦我二進宮的領導,是他給了我機會,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帶領團隊,年薪高於同齡的小夥伴。這也為我後面更好的工作,做了鋪墊。

我吃的回頭草,是自己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家公司。當初離開是因為,上班地點距離生活的地方太遠,堅持了三年。

儘管三年內我的薪酬漲了一倍,最後還是選擇離開。後來跳槽到其他公司,薪水也比第一家公司高。說到底,心裡還是覺得錢少,撐不起一天的勞累和那一路顛簸的辛苦。

大概離開的第三年,我在第一家公司的領導,聯繫我,問我是不是願意回來。天津有個經理的職位,可以帶團隊,年薪十萬。

我沒猶豫,一個人拖著北京所有的行李來到天津。那時三十歲的我,需要這樣的職位,為後面的路做鋪墊。

二進宮熟悉公司的文化、人員,工作很快就進入角色,文化融入也很順利。

只是,要回去前,一定要想清楚,當初為什麼離開?現在回去,這些心結是不是可以解開,或者已經不存在。

總的來說,能有機會吃回頭草,說明你的口碑好,要對自己有信心。你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我,而是“我要怎樣看我自己”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或關注:不一樣的HR。


不一樣的HR


我感覺最好還是不要“吃回頭草” 。

第1:還是先說說我自己吧!我工作有20多年,前後經歷10多家廠吧,其中辛酸一言難盡!但是我從來沒有回到前一家公司去……事實就是,我後來找的工作,還真的不如前一家公司。短期來看,的確是這樣。有時,也會有點後悔,但從來沒有想過“吃回頭草”,其實原因不言而喻。我非常要面子,吃苦受累是自己的事情,但不能沒有尊嚴。😂

第2:如果用我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人,也的確有“吃回頭草”的人存在……要說發展的怎麼樣吧,感覺一般般吧!我2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碰到這類的人數是少之又少。而同事們,對於“吃回頭草”這類人並沒有特別關注。也就是說,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自己,在一起工作嗎,管那些出身做什麼?所以,如果自己準備要去“吃回頭草”,也沒有關係,誰會沒事做對這樣的情況大嚼舌根呀!

第3:要說一下“吃回頭草”這類人可能會碰到的事情。既然離開了,一般是對公司感到不認可,既然不認可,為何還要進去呢?職場中的人都會吐槽,司空見慣,我想要問,這類人還要不要吐槽呀?如果有人來個“一懟”,你怎麼回啊?不好,不好,你怎麼又進來了呀?!😂😭這句話的殺傷力很大。這樣,你可能幾天都沒有精神。

第4:世界何其大,既然離開了,個人感覺,不管是什麼原因,還是在下一家,或者再下一家好好發展。和以前的同事,依然可以友好相處,不好嗎?好好努力,走過的路不管是對是錯,不要去走回頭路。希望就在前方!😊



悠優閒語


但凡公司想要他吃回頭草的,混得都還算不錯。但不排除別有用心的領導,就想噁心噁心你,然後再把你趕出去。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01

我有個朋友,離職後被前領導忽悠回去了,然後沒多長時間又被排擠了出去

他當初走的時候,是考慮發展。覺得在公司繼續做下去,已經到了瓶頸期。

和領導談話時,領導非常理解他的想法,也就放他走了。

可他出去沒多長時間,覺得不適應。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換行業了,也不再是年輕人,有點適應不來。

而之前的領導呢,也還想要他回去。可是,之前的位置已經有新人了。於是領導安排了一個新的位置給他。

回去之後,他發現有些不對勁。領導對他的熱情明顯變淡了。

做了也就大概兩個月。一次突發事件,他背了鍋,領導明顯知道,但也沒有幫他。他知道,自己該走了。

他後來跟我說,很後悔回去。雖然一開始擔心回去可能沒那麼好,但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他算是見識到了。

02

我們之前公司,也離職了一個員工,後來又被請了回來,做到現在挺好

當初他離開,主要是因為公司離家裡比較遠,做了好多年的老員工,在公司的發展也不錯,備受領導信賴。

多番勸留不下來,也只有放他走了。

後來公司一個項目上來,沒有合適的人,公司負責業務的老總又開始和他聯繫。也是持續了好長時間,他才說考慮考慮,最後也就回來了。

從回來到現在,又過去幾年了,一直都挺好的。

他有次跟我說,那次走了,是沒打算回來的。

之所以還願意回來,不是因為後來領導和他聯繫,讓他回來。而是因為,在他離職期間,領導也一直在和他聯繫,多次想要他回來。

這句話,讓我發現了點什麼。

03

吃回頭草,究竟好不好,或許得看,離職期間之前領導究竟是怎麼對待自己的

那些主動要回去的,我們就不多說了。畢竟這些人,就是因為在外面混不好了,才想著回去。

公司之所以收,只是因為還能做事,用熟人總比用生人好。

可當領導找到你,要你回去的時候,就得三思了。

很多時候,領導想讓你回去,只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等問題解決了,你的價值沒有了,自然也就不受待見了。

可如果離職後,領導也一直在聯繫,至少可以說明,自己是有被看中的。這種情況下,回去,才可能比較順利。

過河拆橋的事,在公司不少見。但真心求賢的領導,也不是沒有。

究竟回不回去,看的不是領導那一瞬間的邀請,要是長久以來,雙方的關係,以及領導持之以恆的態度。

是人才,永遠都想有所聯繫,就算不回去,偶爾幫個忙,也是可以的。不是人才,可能就真的永遠不再見了。職場江湖,從此一別兩寬。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當時這山又望那山高,在這個企業幹得好好的,老闆也很欣賞你的才幹,你又想另起爐灶,過一把當老闆的癮。老闆再三苦留也留不住你,執意辭工,結果創業失敗,灰頭土臉的再找老闆給他一個工作崗位,這種吃回頭草的馬,是高估自身能力的馬,是沒志氣的馬。我親眼看見一個從事廚師的人,在老闆手下幹得順風順水,辭職自辦了飲食店,起早摸黑的幹,其收入比跟老闆幹經濟效益好不到那裡,沒幹幾個月草草收埸,關門走人,還是做老闆的打工崽。


辛繼生


哎呀,一個問題,我親身經歷過,扎心了,剛好有機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撈化,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新鮮感肯定不足,同樣的環境和內容,作為職場達人可能真的不適合走回頭路。二是不好聽,一般人都會認同這句老話,認為如果你有更好的去處和發展何必選擇回來,會讓人低看自己,自己彆扭,一時半會過不去。但是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吃回頭草也有好處,就是你熟悉的環境和圈子,可以讓你省去新環境的適應,從而迅速投入工作取得工作上的成績。第二,如果之前的平臺有了新發現,需要你一個相對熟悉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的人才加入,那也不會是個不好的選擇。

總結一句話就是,好吃的回頭草可以吃,但是你會為了這個相對不確定性比較小的選擇付出相應的代價,比如別人的不理解,自己心理上的壓力,回去其他領導會不會給你穿小鞋試探你等問題,做好心裡準備就好。無論在哪,只要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你就是最有競爭力的,最終都是業績說話。你要是人才,一樣會得到肯定和重用,而且回到好的平臺幾率有可能更大。

個人拙見,希望可以幫到你。可以回到舊的環境,但一定要有新的原因吸引你。祝好運!





悅己閱心


【職行人】觀點: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個觀點要放根據具體的情形而定了,一般同意這個觀點的人都是回頭之後過得不好的,看到這個觀點就深有同感;而持反對態度的人呢,通常都是帶著一定實力資本回歸的。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和資源,不要輕易選擇回頭。

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們可以理解為:如果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就不愁前路無門,自然也無須回頭。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是多數的,相當大部分人離職的原因是在原單位碰到天花板了,為了尋求更好的平臺與更好的待遇選擇了離職跳槽。

職場上吃回頭草的結果也多是不好的。你想,你出去了一圈又回來了,從單位主管到周圍同事會如何看你呢?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回來的,他們都將你歸結為你在外面混的不好,不得不回來的,認定你需要這個團隊,這份工作。那麼結果是想當然的,因為你將失去主動權,就得委曲自己接受一些對你不利的事情,你還得奉上你對他們的感激。

當然有一種情況是好的,是例外,那就是你出去的這一段時間,你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讓原單位需要你;或者你現在的單位與原單位有業務合作,需要你的迴歸。只有你是帶著資本和榮耀回來吃這個回頭草才是理想的。

回到這個問題上,如果自己覺得現在的單位沒有原單位好,想回來工作,且原單位也同意了,那也就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了。有勇氣下選擇迴歸,就有勇氣承擔別人的嘲笑,何況,別人未必會嘲笑你,不要自己多想。

在職場中,業績是很重要的,只要你有能力為單位創造業績,貢獻價值,你就能站住腳,就能贏得尊重與地位,至於什麼嘲笑,不重要了。總之,不管是不是吃回頭,你首先得習練好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匹不可或缺的好馬。

我是 ,希望以上答案能幫到你,歡迎關注。


職行人


關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問題,我覺得要看個人能力和心態的。

日本某著名企業家就是從某大集團辭職後,又被公司請回去。此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終成為該集團的負責人,並帶領該集團成為日本最大的集團之一。

另外,我的一個前同事,曾經在公司三進宮。此人是做銷售工作的,因為能力出眾。第一次離職是因為別的公司高薪親情去的,最後公司又以更高的待遇返聘回來的。第二次離職是因為自己創業,最後創業失敗,又被公司返聘回來的。

這兩天,我在看《大秦帝國之崛起》,其中有好多文臣,都是不停地換工作(國家),並且最後吃回頭草的。

我個人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關鍵看馬是否真的是好馬。如果真的是好馬,吃回頭草也無所謂,回頭同樣會得到尊重和重用;如果不是好馬,回頭就會被別人嘲諷,甚至踩壓。同時,要吃回頭草,馬的心態也很重要。首先,要承受得了別人的指手畫腳,指指點點,玻璃心的馬不建議吃回頭草。其次,要規劃好回頭能做出的成績。


管理體系之家


給您分享兩個真實的案例,這個觀點過時啦

一、朋友A,公司邀請他回來的

A原先擔任一個公司總監,負責一個省的營銷工作。

因為和分管營銷副總思路不一致,處處受到打擊。特別是副總知道A把他的一些損害公司利益的私事,彙報給了董事長,簡直恨得他牙癢癢。

最終,副總抓住A某項工作沒完成,在一個公開會議上,羞辱了A一番,並挾業績之名,逼著董事長辭退了A。

說A走的灰頭土臉,一點不過。

沒想到,A臨走時,不僅沒有怨恨董事長,反而寫了一份對下一步營銷的思考建議給董事長。

半年後,副總被董事長撤掉。

A被董事長請回來做了副總。

A私下說,只有成功的人才有面子,如果別人給你嘲笑,就努力把它變成掌聲!

二、B的故事,麵包比面子更重要

B是自己辭職的,因為找到到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

B辭職的時候,所有人都勸他留下,包括董事長。

但B說,目前的工作他買不起車,換不了房。

一年後,B新去的互聯網公司裁員了,第一批就有他。

B猶豫了再三,決定回來,他找董事長談了三個想法:

1.承認當初因為工資高離開,目光太短了。誠懇想回來,並踏實工作。

2.因為熟悉公司和原客戶,如果回來可以快速上手,建議還由他負責原業務,但考核標準主動要求提升30%!

3.回來的工資由董事長定,自己服從。

結果回來後,董事長給他按原先的工資加了7%執行,並笑著說和國家GDP同步。

B沒有辜負董事長,半年後,同比業績提升了50%。

現在,又一年過去了,B的工資已經超越了他曾去的互聯網公司,職務也升了一級。

B說,麵包比面子更重要,自己丟的面子,自己撿起來,這才是爺們!

希望,對您有借鑑!


張越風


我們先來看一下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個典故。

好馬不吃回頭草說的是,好馬出了馬廄就奔向了廣闊的草原,一眼看到鮮嫩可口的小草,自然要享受美味,大快朵頤,要把肚子吃得胖胖的,鼓鼓的,才會回去。不會說是東吃一口,西吃一嘴的,再回頭去吃那些沒有吃到的草。也就是說並不是說身後的草不好,或者說眼前的草都全是好草,只是好馬很仔細的吃掉了眼前的這些草,就再也沒有回頭草了。

說的是有志氣的人,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會走回頭路的。

職場上的人吃回頭草還是要區分情況。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這個草。

很多時候出去吃飯,我們固定在一家吃飯,是因為那裡的味道非常好,因為廚師是一個人,感覺他炒的菜的口味非常符合自己,所以就會一直在那裡吃。

但是突然有一天會發現這個菜的口味怎麼不如從前了,是不是廚師換了?有幾種可能,一是廚師確實換了;二是廚師沒換,但是他那天心情不好,做出來的菜不好吃;三是廚師沒換,他的心情也不錯,但是你的心情不好。

所以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下感覺出來的這個草的味道可能都不太一樣。每個領導的風格不太一樣,一直在一家公司一個企業去工作,領導的風格會導致你是否會在這家公司呆的時間足夠長。領導的個人文化決定了這個企業的文化,會讓你感覺到和這個企業的契合度,但有一天領導換了或者領導不再是這個風格了,你就會選擇離開。

還有可能,就是才剛剛加入職場,很多東西沒有看的特別透徹,只是因為某一件事或者某幾件事讓你產生了錯覺,覺得這個企業根本沒有辦法待下去,事實上這個企業其實除了這些小毛病以外,它可能是一個值得非常期待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

所以兜兜轉轉,可能離開了這個企業,覺得我出去了就不能再回去,這樣的話會很丟臉,我是一個有氣質的人,哪怕曾經離開這個企業比現在的經歷過的都要好,也絕不回頭。

其實很多感情不也就是這樣嗎,錯過了也許就是一輩子。


集掌櫃陳大


職場殘酷真相:那些吃回頭草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其實我們作為上班族,在一家公司乾的不順心,離職在所難免。可當自己真的離開後,老闆要是拋出了橄欖枝,面對這口回頭草,吃or不吃?總會讓我們非常糾結。

表面上這是一個選擇,但本質上卻暴露出了職場中最殘酷的真相。

1吃不動的回頭草,不吃也罷

前段時間身邊一位朋友從公司離職,原因是有付出,但回報太少。平時加班就沒有加班費,每逢節假日老闆除了在工作群發個十塊二十塊的紅包以外,別的啥都沒有。

朋友還戲稱說,在那個公司除了工作量上漲,考核上漲,加班時間上漲,老闆脾氣上漲,最終導致自己體重上漲以外,工資一毛錢都不漲。用朋友的話來說,這工資不往下跌就已經很不錯了。

之後不到一週,老闆就突然打電話過來說讓他重新回去上班,工資直漲50%。朋友當時一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鐵公雞還能拔毛?這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啊?

最後朋友決定以身試險,一口乾了老闆的那碗雞湯,吃了那口誘人的回頭草,重回公司。

當朋友第二天抱著美好的期望來到公司後,發現在他原來的崗位上多了兩位新人。老闆解釋說是公司新來的助理,安排他幫忙帶帶,同時給他增加了許多工作量,這就等同於回去一人幹著三個人的活,拿一個半人的工資。同時老闆又額外增加了考核,變著法來扣錢。

朋友見勢不妙,很多朋友也都勸他趕緊走,磕磕絆絆最後勉強幹了一個月,就立刻腳底抹油,溜了,第二次離職。

等到了後續發工資那天,老闆特意給他發了一個圖,上面是考核不達標的扣款明細。扣完所有款項後,朋友得到的工資只比原來漲了6塊錢……

實際上,老闆鐵公雞精打細算這個很正常,畢竟要為整體經營而負責。但要是把這份算計用在了壓榨員工身上,未免有些不厚道。

平日裡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雙方一旦撕破臉,破鏡也難再重圓。那看似很誘人的回頭草,多數都已經塗滿了農藥。

2回頭草看似誘人,但味道未必好吃。

一位文友在16年剛畢業時,正好趕上知識付費風口,那時都流行個體創業,所以他沒有去待遇好的大公司,而是找了一家創業的小公司去任職。

雖說是創業公司,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小屋,裡面放幾臺破舊的二手電腦,五六個人的團隊。老闆沒有多少錢,只能一邊拮据度日,一邊吃苦創業。

起初文友也曾失望過,提了離職要離開。可走了沒幾天老闆就打電話讓他回去,說現在正是公司危難之中,之前也非常認可文友的潛力,希望能回來幫他一把。看著當時老闆誠懇的語氣,文友被說動了,就吃了這口回頭草。

當時的那種苦日子,讓文友身邊同事換了一波又一波,只有他在堅守。談業務合作遇到困難,他陪著老闆睡大街,只為了第二天能等到客戶。公司資金吃緊發不出工資,文友帶頭呼籲公司同事跟老闆共度難關。

可以說在最初時的創業經歷,文友為這位老闆赴湯蹈火,本以為在後續經營有了起色,自己也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但沒成想到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悶棍。

17年時,老闆就曾許諾給文友股份,等公司壯大之後也會給予晉升機會。但一直拖到18年,這張空頭支票都沒有兌現,就連漲薪都沒有。文友也曾去問過,但是老闆總是一次次的找藉口拖延。

這時文友才醒悟,自己拿老闆當兄弟,而老闆卻拿自己當小弟。隨後他主動請辭,老闆欣然接受,沒有一句挽留,沒有一句祝福,沒有一分補償。現實版的過河拆橋,被老闆拆得乾淨利落。

實際上對於薪資待遇這件事,老闆心裡比誰都清楚。

認可你價值的老闆,找他提薪資待遇,當時就能給。欣賞你的老闆,不用你提,他就能主動給。真正重視你的老闆,恨不得時刻搶著給。

而那些等你走了之後,才想著給你回頭草的老闆,多半在平時都沒拿你當回事。即便當下有需要你的地方,但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再拆一次橋呢。

3及時止損,比吃回頭草更重要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名為“沉沒成本”的概念,是指一種支出後無法收回的損失。而多數人在面對回頭草感到糾結的原因,其實正是不肯捨棄這種沉沒成本。

畢竟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已經在公司有了很多付出與積累,一旦自己離職,這些沉默成本將無法挽回。我們捨不得,也不敢,也恐懼著離職所帶來的損失,所以這就成了吃回頭草的絕佳理由。

但是即便我們吃了回頭草,原來自己所介意的問題,依然存在。老闆不會讓步,公司高管不會讓步,他們只會等著我們讓步。

過於委曲求全,甚至失去了底線,這就是對方肆意妄為的理由。

在《有效思考》這本書中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人要是想學跳舞,就需要壓腿。但要是自己壓腿,我們總會在一定範圍之內就疼得立刻退卻,因為害怕自己會把腿壓斷。

而要是有專業的舞蹈老師協助壓腿時,無論我們的感覺多麼疼痛,如何叫喊,老師也還會繼續壓下去。實際上並非他們冷血無情,而是他們知道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練習不會給腿造成傷害。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所恐懼的,只是自己的想法。而且在職場中,當你發現公司並不適合自己,或者已經已經沒辦法在接受公司的老闆時,及時止損撤出,才是最好的選擇。

離職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

4敢於不吃回頭草的勇氣,是最稀缺的能力

在文章最後,我們回到開頭:職場回頭草到底該不該吃?

首先請明白自己離職的原因,如果是一時衝動,導致的情緒化離職,那麼老闆拋出的橄欖枝,你可以接受。

如果離職原因不是源於衝動,那麼如何衡量自己是否要吃回頭草呢?請看這三點:

(1) 你與老闆價值觀是否一致?

是否認同老闆的價值觀,這是職場中一切問題的根源。認同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不認同,任何問題都是問題。

一家公司的文化其實也是由老闆的價值觀來決定的,如果你不認同,那就不要勉強。即便後續老闆找到你,讓你回去,他們也不可能會改變自己。

所以與其不斷的糾結痛苦,倒不如徹底根治。

(2) 這個行業你是否想堅持?

現在跨界斜槓青年特別的多,我們不可能第一次擇業就確定了自己一輩子要乾的事情,多數人是在變化中,去調整自己的職業方向。

如果這個行業你已經厭倦,不想再繼續堅持,那就不要繼續將就,寧缺毋濫。工作要順心,這是為自己負責。選擇好最適合自己的方向,這是為自己的前途負責。

換一個新的行業,除了會帶來新的風景,自己也會有不一樣心情。

(3)你是否清晰自己的方向?

塔爾萊特·赫裡姆曾說:“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該駛去哪個港口,那麼任何方向吹來的都不會是順風。”

畢竟跳槽是一個需要理性看待的問題,你的每一步都決定著自己今後的走向,所以把握好方向感尤為重要。

最好的跳槽狀態就是你既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在平時為此蓄力做準備,只有經過這樣的沉澱,你才有拒絕老闆回頭草的本錢。

如果沒有沉澱,你也不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先吃了回頭草,回去臥薪嚐膽也不失為是一種選擇。

但希望你能記住,生活不僅有眼前的回頭草,再往前走走,說不定就會有滿漢全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