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硅谷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之一,有強勁的創新能力,是一個實幹家聚集的地方。這些精英技術人才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善於把技術引入到尋常百姓家。硅谷並沒有發明電,但是美國的西部卻是電器興旺的地方,可以說是把電應用到了極致,讓電改變了美國人民的生活。硅谷並沒有發明計算機,但是硅谷的個人電腦卻建立了從萬維網到互聯網——這樣一個人人都受益的大同世界。硅谷也沒有發明手機,但是硅谷喬布斯的智能手機卻讓手機和電腦融為一體。硅谷也沒有發明互聯網,但是硅谷卻出現了facebook,twitter這樣的互聯網應用公司,讓天下一家。所以硅谷是一個創新應用技術,最後普惠大眾的地方。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硅谷精神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由——不受清規戒律的約束。從政治上來說,如果說美國的東部偏保守,那以硅谷為代表的西部精神就是自由主義。美國的舊金山是同性戀聚集的地方,也是藝術家聚集的地方。在美國的硅谷,只要你不違法,各種各樣的創新都是被允許的。喬布斯的第一個作品是用公用電話接上他的一個盒子,就攻破了AT&T的防線,然後就可以打長途電話,如果用嚴格的法律來衡量,那喬布斯就是一個少年犯。在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歷史上,曾經在福州判過一個案子,這家公司是給大家提供IP電話服務的,因為當時越洋電話很貴,很多孩子去留學了,要跟家裡打個電話很不方便。這家公司就繞過中國的長途電話管理,用計算機技術提供了IP電話,結果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被立案調查。一家公司的創新也就此煙消雲散。

硅谷非常尊重個人的創造精神,像喬布斯這樣的人,在任何一個公司其實都沒法待下去。為什麼呢?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洗澡,他出現的時候,滿屋的異味,那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喬布斯晚上來上班,其他員工白天來上班,喬布斯有事在黑板上留言。對於喬布斯來說,他從來不覺得自己身上有異味,但就是這樣的天才,他也能夠在硅谷生存下來,而且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去世的時候,美國總統都發來唁電,給他以高度的評價。所以硅谷是一個極其自由的地方,可以得到讓個人的心情在這裡得到極大的釋放,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比如說穿衣風格,看一個人的衣著,就知道他是來自於美國的東部還是西部。如果說有東部的投資大佬要見你,那趕緊穿西裝打領帶,沐浴更衣灑香水。如果說西部有一個投資大老見你,那你完全可以穿著牛仔褲T恤就去。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硅谷大咖不僅僅以賺錢為目的,錢只是完成事業的一個手段。2006年,facebook嶄露頭角,而扎克伯格只有22歲,當時雅虎開出了10億美金想要買下facebook,但是扎克伯格回答說:你給我再多的錢我都不賣,因為這是我的寶貝,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一生再也不會有這麼好的作品了,我要看著它慢慢的長大。現在facebook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成為了世界的互聯網巨人,而雅虎卻破產了。埃隆·馬斯克也是年紀輕輕就有了數十億美金,但是當他有了錢之後,他要發火箭,要把人送上火星。還想超越中國的高鐵,建時速達到上千公里的超級高鐵。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另外,為什麼華人聚集的新加坡,在各種條件都跟硅谷非常像的情況下,卻產生不了硅谷?新加坡之前只有600平方公里,但是新加坡人為了拓展自己的國土面積,填海造田填了一百平方公里出來,變成了700平方公里。那這一百平方公里用來做什麼?全民投票,有兩個選擇,一個選項就是建一個硅谷高科技的樂園,另一個選擇是什麼,建立一個賭場。結果全民投票的結果是,老百姓都支持建賭場。為什麼?建一個硅谷,建一個高科技中心,賠了怎麼辦?而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最豪華的賭場度假村保證不會虧錢。所以我們看創新精神是滲透到美國的骨子裡的這樣一種精神。雖然美國人認為,選特朗普不知道會給美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但是美國人天生就喜歡變化,他們寧願選一個不靠譜的,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總統。也不願意在原來的政黨機制下,由華爾街大佬說的算。所以,特朗普看上去是黑馬,實際上是美國創新精神的選擇。另外,硅谷成功還因為創新是由私人主導的。相反,當國家壟斷了所有的權力之後,比如新加坡最大的投資公司淡馬錫完全由國家控股,它的總經理是現任新加坡總理的夫人,就是一個裙帶政治。

美國其實是一個監管很鬆的地方,美國為什麼會出現金融危機,就是監管放鬆導致華爾街為所欲為。但是特朗普上臺之後並沒有吸取教訓,繼續放鬆監管。當放鬆監管的時候,孩子的天性會得到極大的發展,有很大的可能,成長為一個創新的天才。有一種說法是,只要一個人,在中國的大陸,讀了小學和初中教育,那麼基本上這個人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因為他已經入了模子,被我們僵化的教育體制,培養成一個固定型的人才。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而作為一個商人的特朗普可以說是對監管的弊端深有感觸,所以他當了總統之後,一個是減稅,另一個就是放鬆監管,讓企業自由的生長。他在這次的達沃斯論壇上,有一句名言:監管是隱形的稅收。當然放鬆監管也是一個雙刃劍,但是嚴密的監管之下是出不來硅谷的。

美國硅谷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允許失敗的文化。在中國連續創業者的名聲並不是很好,為什麼呢?因為說明你創辦了很多公司都沒成功。但是在美國說你是個連續創業者,就說明你有鍥而不捨的工匠精神。最近的一個新聞就是80後的創業者茅侃侃在創業失敗之後自殺了,他的自殺引起了很多人的唏噓,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硅谷的創業者很少自殺?因為他們並不視失敗為恥辱,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詩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四面楚歌之後,只能烏江自刎,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美國就是一個移民國家,這個移民文化的特點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當個體戶。和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創業精神不謀而合。而且,在硅谷輸了不可怕,可以從頭再來。美國有非常多的資金並不是去投資房地產,而是做風險投資。在美國280號公路旁邊沙丘路3000號的地方,就集中了很多的風險投資家,只要你有夢想,有好的商業模式,有好的科技創新,甚至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會有人給你百分之九十九的資金,把你這個水燒開。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個年輕人來到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說他們的公司快破產了,但是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看看能不能得到資金的支持。當時的風險投資家問:“你們是做什麼的呢?”“我們是在網上賣書的。”“你們有網頁嗎?”“有”“那你們回去吧”。兩個年輕人回去了之後,這個風險投資公司的老闆,就打開電腦,在他們那個網頁上訂購了自己喜歡的書。支付完之後,兩天後這個書就遞到了他的辦公桌上。風險投資家覺得這種模式很好,不用再去逛書店了,他馬上就給這兩個小夥子打電話:“你們來拿錢吧,要多少?”“我們要兩百萬美金”“我給你兩千萬美金。”這就是亞馬遜當年融到的第一筆錢。如今,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的財富超過了比爾蓋茨,成為了最新的世界首富。反觀我國的商業環境,是需要你有99度的準備,很多人才會給你添加1度。也就是我們只願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

硅谷不僅允許失敗,還允許叛變,在硅谷的歷史上有著名的八叛徒事件。這八個叛徒都是高科技人才,他們是在當時美國最著名的肖克利電子公司做晶體管的。後來由於他們八個人和老闆的理念不合,就自己出來要創業。創業的時候也得到了風險公司的支持,這才有了後來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從仙童公司辭職的人又創辦了著名的英特爾公司,英特爾公司之所以能成為現在半導體業的執牛耳者。和硅谷的允許失敗、允許叛變有著很大的關係。最近百度又在跟別人打官司,說它的無人汽車CEO離職帶走了它的商業秘密。而美國雖然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但是美國對於這種分分合合,比方說從某個公司出來,帶走了一部分商業機密,又重新去創業卻表現的非常寬容。

當年扎克伯格創辦facebook的創意就是來源於他的哈佛的校友,大家當時最早的創意是辦一個互聯網上的校友錄。本來是一個校內的社交網,但是這樣的一個創意,啟發了扎克伯格。後來這兩個同學起訴扎克伯格,索要鉅額的賠償,但是最後法院並沒有支持那兩個同學,判決說扎克伯格是在原有的創意基礎上,又進行了顛覆式創新。就好像當年如果嚴格的執行知識產權法,就沒有現在的蘋果。因為喬布斯的圖形界面等技術,都是從施樂公司複製來的。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硅谷?(下)

所以美國鼓勵創新,也最大程度的鼓勵企業家精神。在硅谷,企業家和經理人是被嚴格區分的。在英文裡,企業家是 Entrepreneur,由此衍生出“企業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一詞。經理人是 Manager,來源於“管理”( Managing)一詞。馬雲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企業家和經理人去打獵,如果這個時候獅子來了,經理人是放一槍,打中就打中了,打不中趕緊跑。而企業家是什麼?是放了一槍沒打中,從腰裡頭把砍刀拿出來,即使搏命也要把這件事做好。所以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就是一種創新的精神,就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

就好像埃隆·馬斯克說的:“我死也要死在火星上,只要不是撞擊火星而死。”像喬布斯所說的:“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也是硅谷精神的核心。有創新精神、有鼓勵創新的資金、有允許失敗的文化、有非常放鬆的監管制度,正是這種有天時,有地利,有人和,才會出現硅谷,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硅谷是不可複製的。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