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學界與文人圈對餘秋雨多有詬病?

心繫V娜


有人評論他:人一般,但散文寫得真不錯!

有人評論他:散文不錯,但人真的是一般!

順序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我以前喜歡他,現在不喜歡他,但不得不說,他的散文很美!當年他最火的時候,我正是最年輕的時候。尤其那本《文化苦旅》,爆掉全球。記得臺灣當時有一個人評價,說想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出了一個金庸。想寫散文的時候,出了一個餘秋雨。

這個評價非常之高! 而且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包括圈裡人!我個人認為,如果僅以文筆而言,他的散文在當時,堪稱第一也不為過,哪怕這個第一是情調,是美好,是小資,是風月文人的長噓短嘆,但畢竟能寫到讓眾人交口稱讚,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餘秋雨,他原本有機會成為一代宗師的!

只是,世上有一個無比奇妙的詞彙叫做“後來”!

有一個普通的人(好像並不是學者,記不清了),挑出了他散文中的一大堆基本的錯誤,然後,還有一些人,同樣挑出了其它常識性錯誤,最出名的應當是“致仕”了。這是連高中生都明白的詞彙。他卻不明白。現在看來,當初針對這些基礎常識的批評,肯定有一些是就為了蹭熱點,但仍然有不少內容只是善意的提出意見。

然後就是人紅是非多,就是關於文革期間的某些事情。我不懂政治,更不喜歡政治,所以不做評論。

在這個時候,我仍然是喜歡他的!散文,又不是論文!我當年看到“致仕”的時候,也是一笑而過。錯就錯在他太出名,如果僅僅是散文家,其實沒什麼,關鍵他還是中國戲劇文化研究型的教授和學者,那麼,連普通人都瞭解的一些基本的常識,他卻不懂,多少有些說不過去。這一點無法忽略。這也是當年很多人批評他的原因之一。

直到,他參加什麼電視節目(青歌賽?),是做評委還是做嘉賓,我記不清了!

他的表現太炫了,已經接近於顯擺自己的博學才睿智。處處表現自己的人文情懷,結果,因為他的與主題無關的炫技,打擾到了那個選手的表述時間。我感到很震驚,然後就是不舒服。至於什麼文字的發音錯誤之類的,我不會因為我懂他不懂就批評人家,哪怕他的標籤是文化歷史類的學者。後來又還有什麼寫古詩,刻石之類的事情。古詩寫得很劣質是事實,而刻石的行為真的有些玩大了。

孔雀的另一面就展現了出來!

我開始不喜歡他了!品德如何,為人如何,素質如何,專業如何,我不清楚,更沒有資格評論。但我個人是真的不喜歡他的炫耀,不分場合不分需求的炫耀,打擾到別人的炫耀!

儘管他的散文真的是好看到爆!好看到當世第一!但不喜歡他就是不喜歡他!

我個人覺得真的是可惜,他原本有可能成為一代宗師的!


亦有所思


客觀地說,餘秋雨開拓了一個新的散文時代。

如果覺得這樣說有點誇大的話,他起碼開創了一個散文文體。

即便是有些後來看不上他的人,也有不少當初程度不同的受到過他的影響,或者是啟發。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出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曾經風靡一時。

那種加入想象,加入敘事,篇幅巨大長,縱橫捭闔,上天入地的散文,之前,還真沒有過。不管餘秋雨後來怎麼樣,他的開山之功,是不可磨滅的。

實際上,在這之前,他就有一本文藝評論集,好像是叫《藝術創造工程》,在當時的青年學子中間,影響不菲。

記得書中有一篇寫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的,寫得真好,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那時候,我還在讀研究生,很多同學都讀過那本書。

那時候,餘秋雨還在上海戲劇學院當院長。後來,他辭了職。當時覺得這個人還挺牛的。

再後來不久,就讀到了《文化苦旅》,然後是《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等,等等。

可是,餘秋雨為什麼就爭議那麼大呢?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他,而且常常吐槽他?

原因大概如下:

一、隨著名氣的增長,人漸漸有了變化,心態也就變了。記得好像是在《行者無疆》中一篇文章,有個細節是這麼寫的,他遇到一個印度小孩子,拿出個小禮物給了那個小孩兒,小孩兒走了。他望著他的背影,感慨道:這個小孩子,絕對不會知道,剛才,是兩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在對話!

看到這裡,你的身上難免不出雞皮疙瘩。

因為到此為止,餘秋雨儼然已經將自己等同於中國文化的代言人,甚至是中國的代言人。

這種心態,在別處也時有流露,時間長了,難免招人反感。

二、餘秋雨在過去那個特殊的瘋狂年代裡,曾經有過劣跡,但他不像當年的姜昆那樣,能夠痛定思痛,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檢討過往。放反過來,他卻百般文過飾非,為一個錯誤犯下一連串相關的錯誤。

最關鍵的是,不承認錯誤本身可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以此類推,擔心他不是不承認自己犯的錯誤,而是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犯了錯誤。那樣的話,一旦條件具備,那個有劣跡的人會不會再次涉劣?

三、還有一個和這個事情想類似的是,有人對餘秋雨提出了他的文章和書中的一些錯字和錯誤,有的甚至是常識性的錯誤,而他不但不認錯,還惱羞成怒,見批必懟,完有失一個敢於承認錯誤、勇於追求真理的知識分子的風度與修養。

也許,這一點,是後來給他帶來巨大爭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四、有了名氣之後,餘秋雨開始成了名聲大噪的巨星,各種場合,各種出版,都有他的影子,電視臺,千禧年慶典,青歌賽,電視晚會,而且,涉獵的範圍之廣,似乎這大地上發生的一切事情,他都無所不曉,都是專家。

實際上,自我感覺過於好了,難免會犯另外的錯誤。

難免會犯糊塗,說錯話,說外行話。大家都知道的,對他吐槽最多的,青歌賽上的情況,就是如此。

這裡面,我們不敢說,一點沒有別人對他名氣的嫉妒,但大部分都是出於對一個不純粹的知識分子的嫌棄所致。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這些。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年,很有才氣的餘秋雨,仍然在比較刻苦的為文,比如他致力於書寫的《中國文脈》等,也是他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一些辛苦思索,有的文章有重現他當年風采的意思。

但是,時代已經變遷,寫作已經升級,人才已經輩出,他那種後來變得有點千篇一律的寫法,慢慢地退出了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閱讀視野。

這也許是他本人所不知道的。

還有一件事,今天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罵餘秋雨?我很納悶。朋友告訴我,是因為網上傳出餘秋雨喜歡上了一個更年輕的女性,在和馬蘭鬧離婚。

對於餘秋雨來說,這種傳聞,已經發生了很多年很多次了。

如果這事一旦真有,那對他的罵聲一定會甚囂塵上。因為,不管怎麼說,這麼多年,對於馬蘭來說,還從來沒有過負面的新聞和評價。

即使沒有這些事,前面說到的那些原因,已經夠餘秋雨受的了。


手機攝影藝術


餘秋雨為什麼遭到這麼多學界同行的非議呢?

答案很簡單,文人相輕!!!

餘秋雨先生得到了很多文人夢寐以求但可能幾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名、利、權、色,以及學問。

名。餘秋雨的名氣毋庸置疑,央視青歌賽評委讓他家喻戶曉,而《文化苦旅》風靡中文世界,至今還是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利。餘秋雨是暢銷書作家,版稅收入可觀。更難得的是,他還有高明的投資眼光和擋不住的財運,是上海第一百貨的大股東之一,據說身家上億。

色。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是他的第二任夫人,馬蘭顏值、技藝俱佳,當得起“女神”二字,餘馬之戀,典型的才子配佳人,讓人眼紅。

權。餘秋雨少壯得志,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妥妥的正廳級幹部,更是當時國內最年輕的高校校長,而且政績突出,榮譽不少。

最令人“氣憤”的是,餘秋雨不僅佔盡名利權色,還特麼真有學問。《世界戲劇學》《中國戲劇史》《觀眾心理學》《藝術創造學》等一系列著作獲獎多多。他在王元化等前輩學術大家的推薦下,從講師跳級直升教授。至今為止,即使他的“仇敵”,也只能試圖從人品上搞臭他,卻無法在學術上詆譭他。

總結一下,餘秋雨完全就是傳說中的“人生贏家”,他這大半輩子,簡直稱得上“美滿”,難免遭人羨慕嫉妒恨。當然,餘秋雨先生自身確實也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比如時常有意無意地流露出知識精英和成功人士的優越感,所以在網絡上更容易遭黑。


江南俗士1972


樹大召風,當代走紅的所謂大師級文化人大多下場不佳,如餘秋雨,批判他的書不比他出的書少,先紅後紫,以至於現在近於發灰。網絡時代,人人拿著顯微鏡看文字,不是真大師,摘下光環並非難事。很難用嫉能妒賢來定義這種滅大師現象,因為現在的大師與傳統大師相去甚遠,所以往往稱其大師時,與滅師便不遠了。



無獨有偶的是,莫言紅了很久很久了,讚美的專著遠遠多於他的原著,甚至可以稱為莫學。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更是將其推向文學大師巔峰,炙手可熱時,沒人敢批評。持續不斷的高燒總有退燒時,恰在莫言獲獎沉寂幾年後,攜多部作品高調重返文壇卻並未見高燒再起時,一部由兩位文學博士集40多位文學評論家重磅推出《莫言批判》一書,大有孫悟空大鬧天宮和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勢,媒體立馬跟進,忍不住下單購得一本先睹為快。莫言的確是當代一流作家,成就已說的太多不必贅言,但其小說的歷史觀與語言藝術的水準,即使普通讀者也非議者多,而主流媒體卻極少客觀予以評價,至少批評的聲音被眾聲喧譁的讚美淹沒了。相信好作品批不倒禁不了,金瓶紅樓就是鐵證。作為讀者,還是期望有良知與真知灼見的評論家,說出對莫言作品的真實看法,這於當代文學的發展有大益,因為當代文學的整體素質不高,與文學批評的缺位大有關係。是書以批判為名,當非文革大批判,而是其本意,刺眼當為引起關注。

曾被餘秋雨文化大散文深深著迷,但研讀的深入便發現硬傷很多,許多人撰文出書批評,但餘先生就是不認錯,很令人遺憾,與真大師還真差一段距離,最荒誕的是范仲淹沒到過岳陽樓,他偏寫成登樓作《岳陽樓記》,而且再版也不改,簡直有辱斯文,怎麼可以以訛傳訛,誤人子弟?

最近在書店裡,看到餘秋雨精裝十幾卷著作最新版一字排開,氣度非凡,頗具大師氣象。順手挑一部《何謂文化》願聽高論,不過餘氏高論往往雄辯滔滔,卻又似欠推敲。開章明義:文化是什麼?中國到處都在擺弄文化,卻沒有人回答這個根本問題。果真如此,中華文化可能早已絕種了吧?又說:他自己擬定的文化定義,可能是全世界最簡短的。這話的意思,他的定義是全世界最好的。兩段話綜合看,餘秋雨是當代中國唯一研究出文化是什麼這個根本問題的人。這哪裡是文化大師,簡直就是天師!見過文化人自大,沒見過如此自大的!


再說餘秋雨的《北大授課》一書。他把中國的和平崛起與英國當年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殖民類比,很荒謬。特別說到英國的旗幟在世界各地飄揚時,竟說人們能從中看到莎士比亞!更荒謬!英國殖民者的旗子沾染了各國人民的鮮血,而莎士比亞是愛好和平的人道主義者,難道殖民地受壓迫的人民享受的是莎士比亞的文化,而不是殺戮與掠奪?餘氏常故作高深大語,卻經不起推敲。

還是這本書中,說孔子三歲死父,不久死母,這樣天塌地陷的事,竟然被說成“有點艱難“,甚至被說成“談不上大悲大苦“。不通人之常情世理,如此大師,真是無語。


再舉此書一例。閃問閃答,見其知識淵博見解獨特語言暢美別緻。但總有別扭感,直說就是時不時來點矯揉做作,故作高深大言,經不起推敲細品,典型高頭文章作派。看這一句:一個王囯維死了,一個商代活了。王囯維不死商代研究豈不更好?何況王囯維也不是因研究商代而死!二者實在沒有因果關係。粗讀雷人,細想無理。這類語式是餘式風格,不時來上一句作點綴,很礙眼。譭譽參半,因人而異,偏愛者也大有人在。 ......

說了這麼多,想說的是,餘秋雨確實是當代有開創意義的散文大家,但與真正的文化大師稱號,還有一定的距離。


大洲文苑


曾看過網上一個關於餘秋雨的評價,看一眼就記住了,說餘秋雨是一個:“名聲不管怎麼差勁,文章都很暢銷的人!”

這句話抓住了餘秋雨的兩個特點:一方面餘秋雨文章寫得不錯,他的書非常暢銷;二是餘秋雨為人有事業“差勁”,頗不受人待見。

餘秋雨的成名,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文化苦旅》出版的時候,我正是一個瘋也似的迷上文學的小青年,在讀了很多寫景的、抒情的名篇之後,突然接受一種飽含歷史溫情的散文,頓時讓人耳目一新,散文也能夠這樣寫,散文也能寫得如此好,是我當時最深刻的印象,好啊!我不禁感嘆。

可以說,《文化苦旅》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另一片風景,讓我可以用另一種視角看歷史,讓我欣賞到另一種散文的美麗,對於這一點,我至今感激在心。

同時,也可以說,餘秋雨是可以進當代文學史的散文家,他倘若進入文學史,當然不一定是他的好散文有多少,而是在散文的寫法上別開生面的創新,自他的《文化苦旅》後,便有了文化大散文的概念,他的功勞在寫法的開拓上,而不是其他。

而後來,隨著餘秋雨的大紅大紫,隨著出鏡率的越來越高,隨著書籍一本又一本的出版,他所受到的詬病也就越來越多了。而這些詬病,大多數並不是蹭熱點,也不是什麼嫉妒,當然也不乏這樣的人,但大多數不是這樣的,而是餘秋雨本人的問題。哪些問題呢?

一方面,創作態度沒以前嚴謹。《文化苦旅》之後,餘秋雨藉著自己的熱度,連續大批量地出版同類型作品,然而質量與《文化苦旅》相比,高下立現。

另一方面,表演拙劣。成名之後,他到處受邀,參加種類電視綜藝節目,儼然以文化代言人自居,然而,才華既不夠,他內心愛賣弄的性格又在上節目過程中表露無遺,結果弄巧成拙,不是表演讓人反感,就是忙中出現錯誤,給人一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

再者,將錯就錯,不以為錯。他無論是在文章和書籍中,還是在電視上對中國文化的解說中,出現了一些錯誤,其實,這也不是什麼蠻大不了的事情,讀錯了、用錯了、寫錯了,對於長期用文字的人,也並不奇怪,長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然而,真正的學問家是懂得有錯就認、有錯就改的,謙遜是君子本色嘛,但他不,反而怒目相向,死不承認,這就不是對待學問的好態度了。

還有,他淚諫災民的那些破事,都是備受人們詬病的拙劣表演。


帝國的臉譜


餘秋雨,難得一遇的散文大家。被那些虛偽的居心叵測者批判成了體無完膚的作家,真是悲哀。對餘秋雨的批評大致上都是吹毛求疵式的方式所以難以服眾。如果歸納一些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一,吹毛求疵之錯別字。他們有人盯住了餘秋雨散文中的錯別字做文章。實在搞不明白他們是在高看餘秋雨還是貶低餘秋雨呢?一個人的作品讓人如此認真的對待,確實不容易。他們有人竟然看遍餘秋雨文章書籍,逐字逐句的進行研究,找出好多用字不恰當的地方,甚至搞出來餘秋雨《勘誤表》,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了!非常可惜,如果他們用這個精力和時間乾點別的什麼事情,應該收穫會更多一些吧。哪怕是研究一下工具類書,找出一些缺點,改正一些錯誤,也算是一種貢獻。你找出餘秋雨的錯別字有什麼用?他的書籍又不是字典,因為詞典會誤導別人;何況誰的文章沒有錯別字呢?你的《勘誤表》中間就保證沒有錯別字嗎?真是想不明白他們想幹嘛,在幹嘛。不會是吃醋了吧?因為餘秋雨散文就是好看。除了那些居高臨下,自視甚高,標榜自己與眾不同的散文。


二,雞蛋裡面挑骨頭之歷史引用錯誤。讀過秋雨散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散文是以歷史題材見長,由一些並不起眼的或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些歷史遺留開始發力,散發出與眾不同的歷史感悟,引人深思,拍案叫絕。有興趣的人去看看《都江堰》,該篇散文視角之獨特,見解之新穎,叩問之深刻,簡直就是一篇空前絕後的曠世之作。餘秋雨由這樣一些歷史遺蹟展開歷史探幽,歷史感悟,發出時代感慨,讀起來是那麼的耳目一新。但是,有人就拿餘秋雨的這些歷史引用做自己的文章了,認為他對待歷史不夠嚴謹,胡亂講解歷史。求求你們,好好看看:那不是歷史文章!不是在教授歷史知識!他只是在借古喻今,見物懷古!學習歷史得找歷史書籍!實際上好多我們公認的大家,在引用歷史的問題上,都有過誤差。但是我們都理解,他們不是在講歷史,他們只是借用一下歷史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已。沒有必要這樣大張旗鼓拿故事說事兒吧?


瑕不掩瑜。反正倒餘分子所羅列的這些所謂的餘秋雨軟肋或是命門,絕對是一些無稽之談。但是餘秋雨散文並不是完美無缺,他有些散文引經據典的說明自己大有來歷,自命不凡的文章,其居高臨下的姿態,讓人難以接受。聰明如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會這樣對待他那些並不糊塗的讀者呢?至於他成名以後的應景之作,也是在情理之中,誰都有這種欲罷不能的無奈之舉唄。


哥不猜想


餘秋雨被文化界詬病,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餘秋雨利用文字技巧,暗示滿清等外族屠殺有一定合理性,同時拔高了佛學,還夾帶大量私貨。具體看《文脈》。手頭現在沒書,等我回家發上來。當然,這不是主要問題。

第二,餘秋雨在歷史上並不清白。當然,那個特殊年代的知識分子混得風生水起的,幾乎不可能沒有問題。但是,餘秋雨從來沒有承認過。承認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就是進入了一個寫作班子嗎?馮友蘭也做過嘛。當時的歷史形勢而已。但餘秋雨就是不承認。

第三,餘秋雨的作品,文史錯誤很多。這個也不是大問題。問題在於,他從來沒有承認過錯誤,《文化苦旅》再版多次,都沒有修正過。

第四,餘秋雨在汶川地震後,呼籲遇難學生家長不要給z/f添麻煩。學校房子塌了,涉及建築質量問題,家長當然要追究。餘秋雨這個時候站出來,難免給人動機不純的感覺。至於餘秋雨是不是真的動機不純,我不願意把人往壞處想,只是存疑,但是有些批評者不會這樣想。他們認為,餘秋雨打著“含淚”的幌子,其實是諂媚。

第五,餘秋雨擔任青歌賽文化評委,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大家會覺得他賣弄學問。比如,有的選手答不上提問,餘秋雨就故做很驚訝的說,這樣簡單的題目,你怎麼答不上呢?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叫做不謙虛,一些人也會嫉妒他。


懷疑探索者


餘秋雨憑《文化苦旅》一舉成名,成為名噪一時的文化大家。然而,近年來餘秋雨引來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判,在學界和文人圈,大家紛紛詬病餘秋雨,從人品和文品上都對其進行了頗為無情的質疑。有書君跟大家分析一下“餘秋雨”現象,看看文化名人為何跌落神壇,成為文化界的一個備受爭議的對象。

1、《文化苦旅》是其開山之作兼巔峰之作,後期作品均未超出《苦旅》


想當年,《文化苦旅》給多少文學愛好者帶來了閱讀的喜悅,在具有歷史感和滄桑感的文字中徜徉,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對於我這種排斥民國時期有太多歷史印記的文學作品的人,看到這種把文化融入到極美的文字中的作品,不得不被這種有文化有情懷有內涵有詩意有藝術性的文字所折服。從文學成就上來說,餘秋雨是文化散文的先河,開闢了中國當代散文的新的藝術空間。

“苦旅”二字,就是這本書能夠深入人心的地方。作者把自己的旅行與歷史、文化結合,文人獨特視角的旅行給讀者帶來了一場文化精神大餐。

然,餘之後的著作《山居筆記》,雖然沿襲了《文化苦旅》的寫作風格,但是相同的“小說敘事+詩性語言+文化感嘆”的文章模式引起了讀者的厭煩。因此《山居筆記》這本書雖然是《苦旅》的姊妹篇,卻因為餘沒有給讀者提供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因而反響平平。

餘因其字句的精雕細琢,因其語言文字的精緻考究,被讀者膜拜。餘秋雨《苦旅》之後的作品,為了迎合讀者的喜好,越發地在文字上精雕細琢,而思想上的深度卻止步不前。所以,當餘秋雨因為《苦旅》而名聲大噪時,他的後續作品反而沒有讀者期待中的那麼優秀了。

2、學界質疑其只對歷史進行拷問,卻未曾直面自身心靈進行拷問

學界有人質疑餘秋雨在特殊歷史時期也曾有過“精彩表現”,然而卻從未見餘在作品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其實,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作為青年人有一些過激行為也屬正常,唯有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拷問和反思,他的靈魂才能真正得到救贖和昇華。

可是,我們很失望地看到他可能因為自己“專家”的名號、為了自己的社會形象,而在作品中不敢直面自己的靈魂,不敢向自我拷問。這種“靈魂的缺席”,導致他的作品的思想力度被嚴重削弱,同時,也拉遠了作者和讀者的心的距離。

然而,同時期的路遙,我們在《路遙傳》中可以看到路遙在那個時期也有過政治上的過激行為。時過境遷,路遙並不會因此而遭人詬病。

同樣是歷史的拷問者,大文豪魯迅先生不僅把手術刀對準別人,也對準自己——更多地對準自己。


而在wenge中有過精彩表演的餘秋雨學者,卻選擇了遮掩和偽飾。一個不敢直視自己靈魂的人,一定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大家。

3、作為專家學者的他,在這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竟也隨波逐流

餘秋雨成名之後,創辦了公司,使得他不像是個文人,更像是一個商人。

此後的他,從書齋走向舞臺,擔任文化顧問,做嘉賓發表演說,一個學者本該在學術上有更高的成就,卻跑到社會上如此頻繁高調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被媒體力捧的專家是很容易忘乎所以的。當所有人都知曉這個學者的時候,這個學者就很難靜心做學問了。作為一個學者型的專家,如果不潛心研究學術,而是頻繁參加媒體的各種節目活動,這個專家的學術水平一般就到此為止了。

而他卻在“青年歌手大獎賽”節目中點評他人時頻頻出現錯誤,這個事件一下子把這個大學者推到了風口浪尖。

於是,如日中天的餘秋雨,開始遭到了人們對他的大範圍批判。

4、拋棄結髮妻和詐捐門為自己做了減分題


餘秋雨與馬蘭的婚姻可謂是才子佳人,然,在他們的婚姻之前,餘秋雨跟李紅13年的夫妻情分一朝成空。就算拋開世俗對婚外情的偏見,作為一個文化名人,餘秋雨此舉頗為無情;李紅對他13年的情感和付出,餘秋雨半路拋下她與她人修百年之好,他的人品肯定是讓人質疑的。

“詐捐”事件也使得餘秋雨的人品減分。後來,餘秋雨的私人秘書和他的“九久讀書人公司”出面澄清:餘秋雨捐的不是錢,而是向3所學校提供價值20萬元的圖書。這個事件才總算平息了。

與餘秋雨有關的還有“首富門”、“故居門”、“私通美女”、“關閉博客”等事件, 凡此種種,都導致餘秋雨在世人眼中還不能達到“大師”級別。

作為一個文化名人,不可否認,他在文化和戲曲領域確有他的地位和貢獻的,不得不說,餘秋雨開創了一個時代,對後來的百家雜說有很重要的意義。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時代的意義也在這裡,他的文化敏銳性也在這裡。


尤其是《文化苦旅》在文學史上至今還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只是,作為一個獲得如此成就的學者,餘秋雨要成為世人所敬仰的大師,他在人品和文品上還是具有極大的上升空間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詩云:“秋雨才氣幹雲天,文章口才人稱羨。散文遊記最叫絕,《文化苦旅》廣為傳。文化大咖不虛談,通古博今有實篇。風度儒雅學者範,書生意氣眉宇間”……

餘秋雨作為一個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文化名人,其發表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把其創作成就推向了頂峰,其作為主評委現身於《青歌大賽》舞臺,又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將其推介給億萬大眾。一時間,餘秋雨人氣飆升,餘秋雨的名字也如青歌賽的獲獎歌手一樣,迅速為人們所熟知。

然而,好景不長。沒出幾年,餘秋雨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詬病和批評,餘秋雨很快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一,獲得盛譽後的“飄”和“傲”。

發表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可以說是餘秋雨的扛鼎之作,一經發表便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特別是在文化知識界,文人學者們爭相傳頌並以一睹為快,評論《文化苦旅》的文章一時遍及於大小報刊,給餘秋雨帶來了極大的榮光。但是,盛名下的餘秋雨沒有斂住過盛的鋒芒,儼然以“中華文化第一人“自居,倨傲不謙,盛氣凌人,派頭十足,很有一些“目中無人”的嫌疑。本來,“文人相輕”就是文化界相襲已久的陋習,許多人骨子裡並不服氣。餘秋雨如此這般的一“飄”一“傲”,自然會招來更多人的“羨慕嫉妒恨”和批評貶損,他的名譽因之受到影響。這也正應了“謙受益,滿招損“這句古訓。

二,表現於“青歌大賽”的“炫”和“酸”。

曾經兩年一屆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是選拔青年歌手的重要渠道,也是面向全國觀眾的文藝“盛筵”。餘秋雨被聘為大獎賽主評委,負責參賽歌手“文化知識”的考核答辯。餘秋雨的學識聲望毋庸置疑,但他可能忽略了青歌大賽最重要的考核是在“歌”而非“文化”,結果他給歌手們出了一道道文化“難題”,甚至有些題竟然艱澀到連專業文化人士都“愧不能答”。而且餘秋雨在解題中還每每旁徵博引,論古談今,給人以“炫耀賣弄自己文化多麼高深”之嫌。在文化人看來,餘秋雨是在“顯擺",在參賽歌手看來,他這是"刁難”,在很多觀眾看來,他這叫“迂腐”叫“酸”。說實話,餘秋雨為當好青歌大賽評委很用心,很投入,但效果並不如意。

三,和馬蘭的婚姻的傳聞也於他不利

大家知道,馬蘭是著名的文藝界人士,當年是黃梅戲的當家花旦,而且集影視歌舞才藝於一身,而且貌美如花,氣質優雅。餘秋雨是文化界名流和大家,氣度不凡。馬蘭當年嫁給大自己近20歲的餘秋雨也曾轟動一時。祝賀者有之,讚美者有之,唏噓者有之,為馬蘭惋惜者也有之。但更多的是祝願他們恩愛幸福,牽手百年。筆者曾寫詩讚曰:

“春風輕拂蘭花豔,黃梅繞樑送宛轉。《西遊記》里美煞眼,《張玉良傳》含“幽怨”。影視歌戲才華展,風情萬種人喜歡。最叫好是黃梅戲,紅遍江北又江南。秋雨瀟瀟隨風潛,蘭葉清香無須掩。珠聯璧合成百年,道是一對好姻緣”。

餘秋雨和馬蘭結為伉儷後,有一段時間也曾聽聞不少關於這對才子佳人恩恩愛愛的佳話。但是多年以後,又聽到餘秋雨又喜歡上一個年輕的女子並欲與馬蘭離婚的傳聞。當然,這個未必屬實。但人云亦云,無論真假,餘秋雨的名聲都會受到影響。

正所謂人無完人。餘秋雨雖說是個地地道道的大學問家,大文化人,但也不可能沒有缺點和失誤疏乎。他的文章作品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這才是主要的。



燈影書畫


餘秋雨是一個沒有骨氣的文人!餘秋雨他是被社會經常指責的人,是一個不為自己辯解的人。是一個名聲不管怎麼差勁,文章都很暢銷的人。其餘到不用再解釋。我認為他有勇氣出走,文筆還不錯,有學識都是值得欽佩的。為什麼負面評價那麼多。又為什麼大家對他也有褒讚,初次接觸餘秋雨是通過《文化苦旅》,認識到他的。剛開始讀我覺得他的詞藻非常的華麗,還有一些詞彙不怎麼能夠理解。他不是也研究歷史嗎?怎麼一點考證的風格也沒有。後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老婆,再後來找了個80後,後來她又找了個90後。是他的學生,這樣一弄我對他的僅存的一點敬意也也蕩然無存了,我對他的評價就是流氓加偽君子。20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餘秋雨的散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之後,出現了評價他為文革餘孽的聲音,要求餘秋雨懺悔的聲音。

2000年4月份文學報等發表正式聲明:《輕裝前進讀餘秋雨的一封公開信》正式揭發餘秋雨的過去。餘秋雨在半自傳形式的《借我一生》一書中,否認自己的劣跡斑斑。《借我一生》中被化名金牙齒的孫光萱認為,餘秋雨在書中避重就輕,迴避事實。他在個人的博客中發表日誌。含淚勸告災民,莫要為低劣的豆腐渣工程,建築質量如何的劣質而抱怨,並認為汶川地震後一些家長在子女所在的學校倒塌子女被埋以後,要求通過訴訟來懲處相關學校領導和承包商的舉動被媒體利用。家長們一定是實大體,明大理的人。要做的是遺囑人的身份,避免和同自己,被對中國人歷來不懷好意的人利用。文章發表之後含淚勸告,一時成為網絡流行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董事。餘秋雨含淚聲稱的,會讓我知道討論與918事變後在寺院發動全國合唱,為死難者超度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批評者還認為這是餘秋雨在為政府諂媚,那種無骨文人的又一次表現。
鑑於邱宇先生的含淚勸告,勸告災民那些捧著遇難子女照片請願,要求懲處豆腐渣工程,學校知道的們的悲憤,家長們主人的身份,不能使這種的惡劣影響保持下去。以免為海外反華勢力提供進一步反華的口實。之後又出來一位山東作協副主席王兆山先生,不愧是才華橫溢,奇思妙想。一首《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引起洛陽紙貴,在網上贏得了南秋雨北兆山的美名。

看了這麼多,你說為什麼學界與文人圈對餘秋雨多有詬病?評論區留言吧,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