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学界与文人圈对余秋雨多有诟病?

心系V娜


有人评论他:人一般,但散文写得真不错!

有人评论他:散文不错,但人真的是一般!

顺序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以前喜欢他,现在不喜欢他,但不得不说,他的散文很美!当年他最火的时候,我正是最年轻的时候。尤其那本《文化苦旅》,爆掉全球。记得台湾当时有一个人评价,说想写武侠小说的时候,出了一个金庸。想写散文的时候,出了一个余秋雨。

这个评价非常之高! 而且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包括圈里人!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以文笔而言,他的散文在当时,堪称第一也不为过,哪怕这个第一是情调,是美好,是小资,是风月文人的长嘘短叹,但毕竟能写到让众人交口称赞,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余秋雨,他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代宗师的!

只是,世上有一个无比奇妙的词汇叫做“后来”!

有一个普通的人(好像并不是学者,记不清了),挑出了他散文中的一大堆基本的错误,然后,还有一些人,同样挑出了其它常识性错误,最出名的应当是“致仕”了。这是连高中生都明白的词汇。他却不明白。现在看来,当初针对这些基础常识的批评,肯定有一些是就为了蹭热点,但仍然有不少内容只是善意的提出意见。

然后就是人红是非多,就是关于文革期间的某些事情。我不懂政治,更不喜欢政治,所以不做评论。

在这个时候,我仍然是喜欢他的!散文,又不是论文!我当年看到“致仕”的时候,也是一笑而过。错就错在他太出名,如果仅仅是散文家,其实没什么,关键他还是中国戏剧文化研究型的教授和学者,那么,连普通人都了解的一些基本的常识,他却不懂,多少有些说不过去。这一点无法忽略。这也是当年很多人批评他的原因之一。

直到,他参加什么电视节目(青歌赛?),是做评委还是做嘉宾,我记不清了!

他的表现太炫了,已经接近于显摆自己的博学才睿智。处处表现自己的人文情怀,结果,因为他的与主题无关的炫技,打扰到了那个选手的表述时间。我感到很震惊,然后就是不舒服。至于什么文字的发音错误之类的,我不会因为我懂他不懂就批评人家,哪怕他的标签是文化历史类的学者。后来又还有什么写古诗,刻石之类的事情。古诗写得很劣质是事实,而刻石的行为真的有些玩大了。

孔雀的另一面就展现了出来!

我开始不喜欢他了!品德如何,为人如何,素质如何,专业如何,我不清楚,更没有资格评论。但我个人是真的不喜欢他的炫耀,不分场合不分需求的炫耀,打扰到别人的炫耀!

尽管他的散文真的是好看到爆!好看到当世第一!但不喜欢他就是不喜欢他!

我个人觉得真的是可惜,他原本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的!


亦有所思


客观地说,余秋雨开拓了一个新的散文时代。

如果觉得这样说有点夸大的话,他起码开创了一个散文文体。

即便是有些后来看不上他的人,也有不少当初程度不同的受到过他的影响,或者是启发。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经风靡一时。

那种加入想象,加入叙事,篇幅巨大长,纵横捭阖,上天入地的散文,之前,还真没有过。不管余秋雨后来怎么样,他的开山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实际上,在这之前,他就有一本文艺评论集,好像是叫《艺术创造工程》,在当时的青年学子中间,影响不菲。

记得书中有一篇写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的,写得真好,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那时候,我还在读研究生,很多同学都读过那本书。

那时候,余秋雨还在上海戏剧学院当院长。后来,他辞了职。当时觉得这个人还挺牛的。

再后来不久,就读到了《文化苦旅》,然后是《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等,等等。

可是,余秋雨为什么就争议那么大呢?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他,而且常常吐槽他?

原因大概如下:

一、随着名气的增长,人渐渐有了变化,心态也就变了。记得好像是在《行者无疆》中一篇文章,有个细节是这么写的,他遇到一个印度小孩子,拿出个小礼物给了那个小孩儿,小孩儿走了。他望着他的背影,感慨道:这个小孩子,绝对不会知道,刚才,是两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对话!

看到这里,你的身上难免不出鸡皮疙瘩。

因为到此为止,余秋雨俨然已经将自己等同于中国文化的代言人,甚至是中国的代言人。

这种心态,在别处也时有流露,时间长了,难免招人反感。

二、余秋雨在过去那个特殊的疯狂年代里,曾经有过劣迹,但他不像当年的姜昆那样,能够痛定思痛,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检讨过往。放反过来,他却百般文过饰非,为一个错误犯下一连串相关的错误。

最关键的是,不承认错误本身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以此类推,担心他不是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是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那样的话,一旦条件具备,那个有劣迹的人会不会再次涉劣?

三、还有一个和这个事情想类似的是,有人对余秋雨提出了他的文章和书中的一些错字和错误,有的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而他不但不认错,还恼羞成怒,见批必怼,完有失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勇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的风度与修养。

也许,这一点,是后来给他带来巨大争议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四、有了名气之后,余秋雨开始成了名声大噪的巨星,各种场合,各种出版,都有他的影子,电视台,千禧年庆典,青歌赛,电视晚会,而且,涉猎的范围之广,似乎这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都无所不晓,都是专家。

实际上,自我感觉过于好了,难免会犯另外的错误。

难免会犯糊涂,说错话,说外行话。大家都知道的,对他吐槽最多的,青歌赛上的情况,就是如此。

这里面,我们不敢说,一点没有别人对他名气的嫉妒,但大部分都是出于对一个不纯粹的知识分子的嫌弃所致。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很有才气的余秋雨,仍然在比较刻苦的为文,比如他致力于书写的《中国文脉》等,也是他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些辛苦思索,有的文章有重现他当年风采的意思。

但是,时代已经变迁,写作已经升级,人才已经辈出,他那种后来变得有点千篇一律的写法,慢慢地退出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阅读视野。

这也许是他本人所不知道的。

还有一件事,今天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骂余秋雨?我很纳闷。朋友告诉我,是因为网上传出余秋雨喜欢上了一个更年轻的女性,在和马兰闹离婚。

对于余秋雨来说,这种传闻,已经发生了很多年很多次了。

如果这事一旦真有,那对他的骂声一定会甚嚣尘上。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对于马兰来说,还从来没有过负面的新闻和评价。

即使没有这些事,前面说到的那些原因,已经够余秋雨受的了。


手机摄影艺术


余秋雨为什么遭到这么多学界同行的非议呢?

答案很简单,文人相轻!!!

余秋雨先生得到了很多文人梦寐以求但可能几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名、利、权、色,以及学问。

名。余秋雨的名气毋庸置疑,央视青歌赛评委让他家喻户晓,而《文化苦旅》风靡中文世界,至今还是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利。余秋雨是畅销书作家,版税收入可观。更难得的是,他还有高明的投资眼光和挡不住的财运,是上海第一百货的大股东之一,据说身家上亿。

色。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是他的第二任夫人,马兰颜值、技艺俱佳,当得起“女神”二字,余马之恋,典型的才子配佳人,让人眼红。

权。余秋雨少壮得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妥妥的正厅级干部,更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高校校长,而且政绩突出,荣誉不少。

最令人“气愤”的是,余秋雨不仅占尽名利权色,还特么真有学问。《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等一系列著作获奖多多。他在王元化等前辈学术大家的推荐下,从讲师跳级直升教授。至今为止,即使他的“仇敌”,也只能试图从人品上搞臭他,却无法在学术上诋毁他。

总结一下,余秋雨完全就是传说中的“人生赢家”,他这大半辈子,简直称得上“美满”,难免遭人羡慕嫉妒恨。当然,余秋雨先生自身确实也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比如时常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知识精英和成功人士的优越感,所以在网络上更容易遭黑。


江南俗士1972


树大召风,当代走红的所谓大师级文化人大多下场不佳,如余秋雨,批判他的书不比他出的书少,先红后紫,以至于现在近于发灰。网络时代,人人拿着显微镜看文字,不是真大师,摘下光环并非难事。很难用嫉能妒贤来定义这种灭大师现象,因为现在的大师与传统大师相去甚远,所以往往称其大师时,与灭师便不远了。



无独有偶的是,莫言红了很久很久了,赞美的专著远远多于他的原著,甚至可以称为莫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更是将其推向文学大师巅峰,炙手可热时,没人敢批评。持续不断的高烧总有退烧时,恰在莫言获奖沉寂几年后,携多部作品高调重返文坛却并未见高烧再起时,一部由两位文学博士集40多位文学评论家重磅推出《莫言批判》一书,大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和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媒体立马跟进,忍不住下单购得一本先睹为快。莫言的确是当代一流作家,成就已说的太多不必赘言,但其小说的历史观与语言艺术的水准,即使普通读者也非议者多,而主流媒体却极少客观予以评价,至少批评的声音被众声喧哗的赞美淹没了。相信好作品批不倒禁不了,金瓶红楼就是铁证。作为读者,还是期望有良知与真知灼见的评论家,说出对莫言作品的真实看法,这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大益,因为当代文学的整体素质不高,与文学批评的缺位大有关系。是书以批判为名,当非文革大批判,而是其本意,刺眼当为引起关注。

曾被余秋雨文化大散文深深着迷,但研读的深入便发现硬伤很多,许多人撰文出书批评,但余先生就是不认错,很令人遗憾,与真大师还真差一段距离,最荒诞的是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他偏写成登楼作《岳阳楼记》,而且再版也不改,简直有辱斯文,怎么可以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最近在书店里,看到余秋雨精装十几卷著作最新版一字排开,气度非凡,颇具大师气象。顺手挑一部《何谓文化》愿听高论,不过余氏高论往往雄辩滔滔,却又似欠推敲。开章明义:文化是什么?中国到处都在摆弄文化,却没有人回答这个根本问题。果真如此,中华文化可能早已绝种了吧?又说:他自己拟定的文化定义,可能是全世界最简短的。这话的意思,他的定义是全世界最好的。两段话综合看,余秋雨是当代中国唯一研究出文化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人。这哪里是文化大师,简直就是天师!见过文化人自大,没见过如此自大的!


再说余秋雨的《北大授课》一书。他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英国当年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殖民类比,很荒谬。特别说到英国的旗帜在世界各地飘扬时,竟说人们能从中看到莎士比亚!更荒谬!英国殖民者的旗子沾染了各国人民的鲜血,而莎士比亚是爱好和平的人道主义者,难道殖民地受压迫的人民享受的是莎士比亚的文化,而不是杀戮与掠夺?余氏常故作高深大语,却经不起推敲。

还是这本书中,说孔子三岁死父,不久死母,这样天塌地陷的事,竟然被说成“有点艰难“,甚至被说成“谈不上大悲大苦“。不通人之常情世理,如此大师,真是无语。


再举此书一例。闪问闪答,见其知识渊博见解独特语言畅美别致。但总有别扭感,直说就是时不时来点矫揉做作,故作高深大言,经不起推敲细品,典型高头文章作派。看这一句:一个王囯维死了,一个商代活了。王囯维不死商代研究岂不更好?何况王囯维也不是因研究商代而死!二者实在没有因果关系。粗读雷人,细想无理。这类语式是余式风格,不时来上一句作点缀,很碍眼。毁誉参半,因人而异,偏爱者也大有人在。 ......

说了这么多,想说的是,余秋雨确实是当代有开创意义的散文大家,但与真正的文化大师称号,还有一定的距离。


大洲文苑


曾看过网上一个关于余秋雨的评价,看一眼就记住了,说余秋雨是一个:“名声不管怎么差劲,文章都很畅销的人!”

这句话抓住了余秋雨的两个特点:一方面余秋雨文章写得不错,他的书非常畅销;二是余秋雨为人有事业“差劲”,颇不受人待见。

余秋雨的成名,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文化苦旅》出版的时候,我正是一个疯也似的迷上文学的小青年,在读了很多写景的、抒情的名篇之后,突然接受一种饱含历史温情的散文,顿时让人耳目一新,散文也能够这样写,散文也能写得如此好,是我当时最深刻的印象,好啊!我不禁感叹。

可以说,《文化苦旅》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另一片风景,让我可以用另一种视角看历史,让我欣赏到另一种散文的美丽,对于这一点,我至今感激在心。

同时,也可以说,余秋雨是可以进当代文学史的散文家,他倘若进入文学史,当然不一定是他的好散文有多少,而是在散文的写法上别开生面的创新,自他的《文化苦旅》后,便有了文化大散文的概念,他的功劳在写法的开拓上,而不是其他。

而后来,随着余秋雨的大红大紫,随着出镜率的越来越高,随着书籍一本又一本的出版,他所受到的诟病也就越来越多了。而这些诟病,大多数并不是蹭热点,也不是什么嫉妒,当然也不乏这样的人,但大多数不是这样的,而是余秋雨本人的问题。哪些问题呢?

一方面,创作态度没以前严谨。《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借着自己的热度,连续大批量地出版同类型作品,然而质量与《文化苦旅》相比,高下立现。

另一方面,表演拙劣。成名之后,他到处受邀,参加种类电视综艺节目,俨然以文化代言人自居,然而,才华既不够,他内心爱卖弄的性格又在上节目过程中表露无遗,结果弄巧成拙,不是表演让人反感,就是忙中出现错误,给人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

再者,将错就错,不以为错。他无论是在文章和书籍中,还是在电视上对中国文化的解说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蛮大不了的事情,读错了、用错了、写错了,对于长期用文字的人,也并不奇怪,长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然而,真正的学问家是懂得有错就认、有错就改的,谦逊是君子本色嘛,但他不,反而怒目相向,死不承认,这就不是对待学问的好态度了。

还有,他泪谏灾民的那些破事,都是备受人们诟病的拙劣表演。


帝国的脸谱


余秋雨,难得一遇的散文大家。被那些虚伪的居心叵测者批判成了体无完肤的作家,真是悲哀。对余秋雨的批评大致上都是吹毛求疵式的方式所以难以服众。如果归纳一些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吹毛求疵之错别字。他们有人盯住了余秋雨散文中的错别字做文章。实在搞不明白他们是在高看余秋雨还是贬低余秋雨呢?一个人的作品让人如此认真的对待,确实不容易。他们有人竟然看遍余秋雨文章书籍,逐字逐句的进行研究,找出好多用字不恰当的地方,甚至搞出来余秋雨《勘误表》,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非常可惜,如果他们用这个精力和时间干点别的什么事情,应该收获会更多一些吧。哪怕是研究一下工具类书,找出一些缺点,改正一些错误,也算是一种贡献。你找出余秋雨的错别字有什么用?他的书籍又不是字典,因为词典会误导别人;何况谁的文章没有错别字呢?你的《勘误表》中间就保证没有错别字吗?真是想不明白他们想干嘛,在干嘛。不会是吃醋了吧?因为余秋雨散文就是好看。除了那些居高临下,自视甚高,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散文。


二,鸡蛋里面挑骨头之历史引用错误。读过秋雨散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散文是以历史题材见长,由一些并不起眼的或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些历史遗留开始发力,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历史感悟,引人深思,拍案叫绝。有兴趣的人去看看《都江堰》,该篇散文视角之独特,见解之新颖,叩问之深刻,简直就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旷世之作。余秋雨由这样一些历史遗迹展开历史探幽,历史感悟,发出时代感慨,读起来是那么的耳目一新。但是,有人就拿余秋雨的这些历史引用做自己的文章了,认为他对待历史不够严谨,胡乱讲解历史。求求你们,好好看看:那不是历史文章!不是在教授历史知识!他只是在借古喻今,见物怀古!学习历史得找历史书籍!实际上好多我们公认的大家,在引用历史的问题上,都有过误差。但是我们都理解,他们不是在讲历史,他们只是借用一下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没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拿故事说事儿吧?


瑕不掩瑜。反正倒余分子所罗列的这些所谓的余秋雨软肋或是命门,绝对是一些无稽之谈。但是余秋雨散文并不是完美无缺,他有些散文引经据典的说明自己大有来历,自命不凡的文章,其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人难以接受。聪明如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对待他那些并不糊涂的读者呢?至于他成名以后的应景之作,也是在情理之中,谁都有这种欲罢不能的无奈之举呗。


哥不猜想


余秋雨被文化界诟病,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余秋雨利用文字技巧,暗示满清等外族屠杀有一定合理性,同时拔高了佛学,还夹带大量私货。具体看《文脉》。手头现在没书,等我回家发上来。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

第二,余秋雨在历史上并不清白。当然,那个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混得风生水起的,几乎不可能没有问题。但是,余秋雨从来没有承认过。承认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进入了一个写作班子吗?冯友兰也做过嘛。当时的历史形势而已。但余秋雨就是不承认。

第三,余秋雨的作品,文史错误很多。这个也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他从来没有承认过错误,《文化苦旅》再版多次,都没有修正过。

第四,余秋雨在汶川地震后,呼吁遇难学生家长不要给z/f添麻烦。学校房子塌了,涉及建筑质量问题,家长当然要追究。余秋雨这个时候站出来,难免给人动机不纯的感觉。至于余秋雨是不是真的动机不纯,我不愿意把人往坏处想,只是存疑,但是有些批评者不会这样想。他们认为,余秋雨打着“含泪”的幌子,其实是谄媚。

第五,余秋雨担任青歌赛文化评委,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大家会觉得他卖弄学问。比如,有的选手答不上提问,余秋雨就故做很惊讶的说,这样简单的题目,你怎么答不上呢?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叫做不谦虚,一些人也会嫉妒他。


怀疑探索者


余秋雨凭《文化苦旅》一举成名,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化大家。然而,近年来余秋雨引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在学界和文人圈,大家纷纷诟病余秋雨,从人品和文品上都对其进行了颇为无情的质疑。有书君跟大家分析一下“余秋雨”现象,看看文化名人为何跌落神坛,成为文化界的一个备受争议的对象。

1、《文化苦旅》是其开山之作兼巅峰之作,后期作品均未超出《苦旅》


想当年,《文化苦旅》给多少文学爱好者带来了阅读的喜悦,在具有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文字中徜徉,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对于我这种排斥民国时期有太多历史印记的文学作品的人,看到这种把文化融入到极美的文字中的作品,不得不被这种有文化有情怀有内涵有诗意有艺术性的文字所折服。从文学成就上来说,余秋雨是文化散文的先河,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苦旅”二字,就是这本书能够深入人心的地方。作者把自己的旅行与历史、文化结合,文人独特视角的旅行给读者带来了一场文化精神大餐。

然,余之后的著作《山居笔记》,虽然沿袭了《文化苦旅》的写作风格,但是相同的“小说叙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的文章模式引起了读者的厌烦。因此《山居笔记》这本书虽然是《苦旅》的姊妹篇,却因为余没有给读者提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因而反响平平。

余因其字句的精雕细琢,因其语言文字的精致考究,被读者膜拜。余秋雨《苦旅》之后的作品,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越发地在文字上精雕细琢,而思想上的深度却止步不前。所以,当余秋雨因为《苦旅》而名声大噪时,他的后续作品反而没有读者期待中的那么优秀了。

2、学界质疑其只对历史进行拷问,却未曾直面自身心灵进行拷问

学界有人质疑余秋雨在特殊历史时期也曾有过“精彩表现”,然而却从未见余在作品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青年人有一些过激行为也属正常,唯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拷问和反思,他的灵魂才能真正得到救赎和升华。

可是,我们很失望地看到他可能因为自己“专家”的名号、为了自己的社会形象,而在作品中不敢直面自己的灵魂,不敢向自我拷问。这种“灵魂的缺席”,导致他的作品的思想力度被严重削弱,同时,也拉远了作者和读者的心的距离。

然而,同时期的路遥,我们在《路遥传》中可以看到路遥在那个时期也有过政治上的过激行为。时过境迁,路遥并不会因此而遭人诟病。

同样是历史的拷问者,大文豪鲁迅先生不仅把手术刀对准别人,也对准自己——更多地对准自己。


而在wenge中有过精彩表演的余秋雨学者,却选择了遮掩和伪饰。一个不敢直视自己灵魂的人,一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家。

3、作为专家学者的他,在这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竟也随波逐流

余秋雨成名之后,创办了公司,使得他不像是个文人,更像是一个商人。

此后的他,从书斋走向舞台,担任文化顾问,做嘉宾发表演说,一个学者本该在学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却跑到社会上如此频繁高调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被媒体力捧的专家是很容易忘乎所以的。当所有人都知晓这个学者的时候,这个学者就很难静心做学问了。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专家,如果不潜心研究学术,而是频繁参加媒体的各种节目活动,这个专家的学术水平一般就到此为止了。

而他却在“青年歌手大奖赛”节目中点评他人时频频出现错误,这个事件一下子把这个大学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于是,如日中天的余秋雨,开始遭到了人们对他的大范围批判。

4、抛弃结发妻和诈捐门为自己做了减分题


余秋雨与马兰的婚姻可谓是才子佳人,然,在他们的婚姻之前,余秋雨跟李红13年的夫妻情分一朝成空。就算抛开世俗对婚外情的偏见,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余秋雨此举颇为无情;李红对他13年的情感和付出,余秋雨半路抛下她与她人修百年之好,他的人品肯定是让人质疑的。

“诈捐”事件也使得余秋雨的人品减分。后来,余秋雨的私人秘书和他的“九久读书人公司”出面澄清:余秋雨捐的不是钱,而是向3所学校提供价值20万元的图书。这个事件才总算平息了。

与余秋雨有关的还有“首富门”、“故居门”、“私通美女”、“关闭博客”等事件, 凡此种种,都导致余秋雨在世人眼中还不能达到“大师”级别。

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不可否认,他在文化和戏曲领域确有他的地位和贡献的,不得不说,余秋雨开创了一个时代,对后来的百家杂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时代的意义也在这里,他的文化敏锐性也在这里。


尤其是《文化苦旅》在文学史上至今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只是,作为一个获得如此成就的学者,余秋雨要成为世人所敬仰的大师,他在人品和文品上还是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诗云:“秋雨才气干云天,文章口才人称羡。散文游记最叫绝,《文化苦旅》广为传。文化大咖不虚谈,通古博今有实篇。风度儒雅学者范,书生意气眉宇间”……

余秋雨作为一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其发表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把其创作成就推向了顶峰,其作为主评委现身于《青歌大赛》舞台,又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将其推介给亿万大众。一时间,余秋雨人气飙升,余秋雨的名字也如青歌赛的获奖歌手一样,迅速为人们所熟知。

然而,好景不长。没出几年,余秋雨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诟病和批评,余秋雨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一,获得盛誉后的“飘”和“傲”。

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可以说是余秋雨的扛鼎之作,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特别是在文化知识界,文人学者们争相传颂并以一睹为快,评论《文化苦旅》的文章一时遍及于大小报刊,给余秋雨带来了极大的荣光。但是,盛名下的余秋雨没有敛住过盛的锋芒,俨然以“中华文化第一人“自居,倨傲不谦,盛气凌人,派头十足,很有一些“目中无人”的嫌疑。本来,“文人相轻”就是文化界相袭已久的陋习,许多人骨子里并不服气。余秋雨如此这般的一“飘”一“傲”,自然会招来更多人的“羡慕嫉妒恨”和批评贬损,他的名誉因之受到影响。这也正应了“谦受益,满招损“这句古训。

二,表现于“青歌大赛”的“炫”和“酸”。

曾经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是选拔青年歌手的重要渠道,也是面向全国观众的文艺“盛筵”。余秋雨被聘为大奖赛主评委,负责参赛歌手“文化知识”的考核答辩。余秋雨的学识声望毋庸置疑,但他可能忽略了青歌大赛最重要的考核是在“歌”而非“文化”,结果他给歌手们出了一道道文化“难题”,甚至有些题竟然艰涩到连专业文化人士都“愧不能答”。而且余秋雨在解题中还每每旁征博引,论古谈今,给人以“炫耀卖弄自己文化多么高深”之嫌。在文化人看来,余秋雨是在“显摆",在参赛歌手看来,他这是"刁难”,在很多观众看来,他这叫“迂腐”叫“酸”。说实话,余秋雨为当好青歌大赛评委很用心,很投入,但效果并不如意。

三,和马兰的婚姻的传闻也于他不利

大家知道,马兰是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当年是黄梅戏的当家花旦,而且集影视歌舞才艺于一身,而且貌美如花,气质优雅。余秋雨是文化界名流和大家,气度不凡。马兰当年嫁给大自己近20岁的余秋雨也曾轰动一时。祝贺者有之,赞美者有之,唏嘘者有之,为马兰惋惜者也有之。但更多的是祝愿他们恩爱幸福,牵手百年。笔者曾写诗赞曰:

“春风轻拂兰花艳,黄梅绕梁送宛转。《西游记》里美煞眼,《张玉良传》含“幽怨”。影视歌戏才华展,风情万种人喜欢。最叫好是黄梅戏,红遍江北又江南。秋雨潇潇随风潜,兰叶清香无须掩。珠联璧合成百年,道是一对好姻缘”。

余秋雨和马兰结为伉俪后,有一段时间也曾听闻不少关于这对才子佳人恩恩爱爱的佳话。但是多年以后,又听到余秋雨又喜欢上一个年轻的女子并欲与马兰离婚的传闻。当然,这个未必属实。但人云亦云,无论真假,余秋雨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正所谓人无完人。余秋雨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学问家,大文化人,但也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失误疏乎。他的文章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这才是主要的。



灯影书画


余秋雨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余秋雨他是被社会经常指责的人,是一个不为自己辩解的人。是一个名声不管怎么差劲,文章都很畅销的人。其余到不用再解释。我认为他有勇气出走,文笔还不错,有学识都是值得钦佩的。为什么负面评价那么多。又为什么大家对他也有褒赞,初次接触余秋雨是通过《文化苦旅》,认识到他的。刚开始读我觉得他的词藻非常的华丽,还有一些词汇不怎么能够理解。他不是也研究历史吗?怎么一点考证的风格也没有。后来他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再后来找了个80后,后来她又找了个90后。是他的学生,这样一弄我对他的仅存的一点敬意也也荡然无存了,我对他的评价就是流氓加伪君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余秋雨的散文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之后,出现了评价他为文革余孽的声音,要求余秋雨忏悔的声音。

2000年4月份文学报等发表正式声明:《轻装前进读余秋雨的一封公开信》正式揭发余秋雨的过去。余秋雨在半自传形式的《借我一生》一书中,否认自己的劣迹斑斑。《借我一生》中被化名金牙齿的孙光萱认为,余秋雨在书中避重就轻,回避事实。他在个人的博客中发表日志。含泪劝告灾民,莫要为低劣的豆腐渣工程,建筑质量如何的劣质而抱怨,并认为汶川地震后一些家长在子女所在的学校倒塌子女被埋以后,要求通过诉讼来惩处相关学校领导和承包商的举动被媒体利用。家长们一定是实大体,明大理的人。要做的是遗嘱人的身份,避免和同自己,被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利用。文章发表之后含泪劝告,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董事。余秋雨含泪声称的,会让我知道讨论与918事变后在寺院发动全国合唱,为死难者超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批评者还认为这是余秋雨在为政府谄媚,那种无骨文人的又一次表现。
鉴于邱宇先生的含泪劝告,劝告灾民那些捧着遇难子女照片请愿,要求惩处豆腐渣工程,学校知道的们的悲愤,家长们主人的身份,不能使这种的恶劣影响保持下去。以免为海外反华势力提供进一步反华的口实。之后又出来一位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先生,不愧是才华横溢,奇思妙想。一首《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引起洛阳纸贵,在网上赢得了南秋雨北兆山的美名。

看了这么多,你说为什么学界与文人圈对余秋雨多有诟病?评论区留言吧,各抒己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