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黃曆”是黃帝之歷,伶倫“飛灰候氣法”發現十二氣律

黃帝文化的標誌是黃曆的制定。剛才說到, 中華文明的標準是對自然界“律”的認知, “伶倫造律呂”中的伶倫是黃帝時期的樂官, 這麼說,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與音樂有著密切關係。但十二氣為什麼又稱“十二地支”呢?


顧植山:黃曆以從“葭管飛灰”候得的十二氣為標準, 作為度量一年和十二個月的律, 故稱“律歷”。“飛灰候氣法”:將蘆葦的薄膜燒製成灰, 放入代表十二音階的樂管內, 埋於密室地下;冬至一陽來複時, 最長的樂管“黃鐘”內的灰便自動飛出;此後每過一個節氣, 依次會有一個樂管的灰飛出, 古稱“葭管飛灰”。全部十二個樂管的灰飛結束, 恰恰是一個年週期。


樂官伶倫發現的“樂律——氣律”是中華古代科學的瑰寶, 是人類的大智慧。

十二氣律發現以後, 為了便於隨時把握和交流, 古人又以相應的天象為符號, 創造了“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的名稱是天象的象形符號, 後人多從觀天象來測十二氣, 因此被誤解十二氣來源於天文, 其實十二氣從地下候氣測得, 故稱“地支”。由於天象與十二氣的時長有歲差, 故觀天象測十二氣是有時限的, 需要不斷進行調整。

“老黃曆”是黃帝之歷,伶倫“飛灰候氣法”發現十二氣律


十二氣是從黃帝時代沿用至今萬古不變的律!它確立了中華文明的文化核心。《史記》載:“王者制事立法, 物度軌則, 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六氣六律成為中華先人建立各種理論和制度的基礎及淵源。中華文化崇尚“和”的思想便源於樂律。

“老黃曆”是黃帝之歷,伶倫“飛灰候氣法”發現十二氣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