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得諾貝爾文學家後,有人曾就3個問題採訪了莫言。第一問題,為何會取“莫言”這個筆名?他坦言自己小時候話多,而且愛說真話,經常讓大人下不來臺,長大後開始寫作了便給自己取了這個名字,可惜從後來他敢說敢做的作風來看,這個名字的意義他似乎並沒放在心上。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第二個問題,當年為何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莫言表示是因為村裡有個作家經常能吃到餃子,他饞得不行才下定決心一定要當個作家。第三件個問題,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是如何寫出那麼多優秀的作品的?這個問題很尖銳,莫言表示自己太調皮只讀了小學,後來就拿著一本新華字典自學,雖然有人盛傳他能把新華字典從頭到尾背出來是假,但翻爛了很多書倒是真的。

從這3個問題來看,莫言當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才子,但讀過他的文字就會發現,他是一個敢說、敢寫的文人,這一點和北宋的蘇軾其實有幾分相似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經典詞牌《水調歌頭》寫的一首詞,全詞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妥妥的蘇軾範兒,只能說有才任性。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蘇軾

《水調歌頭.生死疲勞》

黃眼洪泰嶽,藍臉西門鬧,都有人物原型,並非我生造。人畜其實同理,輪迴何須六道?恩仇未曾報。世事車輪轉,人間高低潮。

驢折騰,牛犟勁,豬歡叫,狗在廣場集會,猴子學戴帽。人民公社解體,舊賬一筆勾銷,是非誰知曉?佛眼低垂處,生死皆疲勞。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品之一,講的是一位地主死後經歷的6次輪迴,變成過狗、豬、驢、牛、猴和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向人們講述著過去5世他所見所聞。整部小說全書筆力酣暢,文字荒誕,卻極具現實主義效果,是當代文壇一部不同凡響的作品,獲得不少國內外大獎。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水調歌頭》這個詞牌在兩宋的知名度自然不用多說,蘇軾一連寫了幾首經典,辛棄疾等人也有名作存世,莫言想到挑戰這個詞牌,膽子確實是不小的。在這首《水調歌頭》裡,莫言概述了自己寫這部小說的心路歷程。詞的上片“黃眼”、“藍臉”頗為詼諧,這二位都是小說裡的人物,莫言的小說基本源自農村生活體驗,人物原型基本是從身邊尋得,如《蛙》中的姑姑原型就是他的一個堂姑。接下來的幾句,無論是“人畜同理”,還是“恩仇未報”、“人生有高低潮”等都是莫言的感悟,也是《生死疲勞》寫作目的。這種快意和霸氣,其實在蘇軾的幾篇經典《水調歌頭》中都有體現。

詞的下片,起句就是妙筆。驢、牛、豬、狗 、猴子都是主人公的經歷,每一世都用幾個動詞概括,靈動而又詼諧。最的落筆,其實是充滿思辨精神的,“生死皆疲勞”是對6世的感嘆,寫出了農民的愛與恨、堅韌與樂觀。

膽子不小的莫言挑戰詞牌《水調歌頭》,嬉笑怒罵間盡顯豪情,霸氣

縱觀這首詞,雖然用字用句上其實是現代白化文風格,如果是詩體肯定就只能算是首打油詩。但在內容上,能將一部長篇小說寫進百餘字的詞中,可見莫言對文字還是有極強的把握力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莫言的這首詞中,找到了當年蘇軾的那股灑脫勁兒和霸氣之風。筆者再次強調,從沒有覺得現在任何文人的作品本身能達到蘇軾等古代巨匠的高度,只是認為現代人寫古詩、填詞已是相當難得的事,能學到一點點古人的範兒就已經不容易了,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