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青城山下陈半仙


“道德”二字,可能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两个字,也是最难解释的两个字。老子《道德经》以此二字为名。开篇既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道”与“德”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玄妙的两个概念。

道最初的本义是与走路相关。这从字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来。“道”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辶”,二是“首”,首是头,是脑袋;“辶”是“辵”,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边为“彳”,是“行”的左边,小步慢走之意,本意是一个纵横交错的路口的象形,路是用来走的,慢行是引伸义。“辵”的下边部分是“止”,其最初是脚的象形。因此,“辶”是脚在路上走,再加上一个脑袋,就是头脑指挥人的脚走路。因此,道就是道路。个人发展有个人的道路,公司的发展有公司的道路,社会的发展有社会的道路。道路的正确与否,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结果,繁荣昌盛,还是艰难困苦。因此,道路的选择一刻也不能离开脑袋的思考。

道路,是人行走的路径。不是所有的路径,都能带给人一个美好的结果。因此,道路的选择是要有原则的,要符合规律的。因此,道又引申为“规律”,自然的规律,人生规律,社会规律,纷繁复杂。人不可能了解全部人生、自然和社会规律。这才是“道”的微妙玄远幽深之处。我们现在对道的不了解,不能解释,本质上就是对“规律”的不了解。这就是所谓的“道”。


德是什么呢?古有解释说:“德者,得也。”得的是什么东西?是道,也就是规律。因此,德就是在人、事和物身上体现的规律性。比如人有人之德,物有物之德。先说物,比如一棵树,他之所以称为树,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比如它有生命,如果把树砍掉做家具,它就不是树了,就成了木料,做成家具之后,它又变成了家具。同一东西,从树变成木料,再变成家具。在这一过程中,它秉有树之德时,称之为树;有木料之德时,称为木料;有家具桌椅之德,便称为家具桌椅。

因此,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德是外在的表现。老子《道德经》就是中国文化对道德最好的诠释。它分为道经和德经。道讲,讲的是讲的是自然与社会人生规律,是形而上的。;德经讲的是表现,所以,德经开始就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讲的就是有德之人的外在表现。外在的有德,就是内在的体道。如果回归到“道”这个字的本初,道是“脑袋”,德是“行路”,道是思维,德是行动。

当“道”成为行而上的规律和行为指南时,它的内涵又进一步,向外扩展,成为世界的本始与起源。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在道家的哲学中,道又成了最高的范畴。道成了太极,太极又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见吉凶,吉凶生大业。

道与德联系在一起,又形成“道德”一词。道德的高下,其实就是人格的高下。道德水平高的人,行事必然是符合社会和自然规律的。道德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一个幼儿摔倒了,趴在地上哭。第一个大人的反应是,赶紧过去,把小孩扶起来。给他擦干眼泪,哄着他不哭了,小孩又去玩了;第二个大人的反应是,看了小孩子 一眼,发现没孩子没有什么损伤之后,迅速把眼光移开,不去理幼儿的哭喊,几分钟之后,孩子自己趴了起来,继续玩去了。

我们假设上面两个大人是幼儿园的阿姨,那个处理的方式是道德的。那个处理是不道德的呢?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会有不同的评判。按儒家思想,把小孩扶起来,关心爱护他,谓之“仁”,孔子说,仁者爱人。按道家的思想来评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么,阿姨也可以效法天地不仁,以幼儿为刍狗。这样,如果我们请中国古代的两位大圣人来评论此事。孔子为第一个阿姨评了个“优”,第二个评的是“差”。老子的结论正好相反。

出现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道”与“德”的内在逻辑,是因为老子与孔子对社会人生的规律的理解不同。道是广大精微的,没有人可以完全把握,大家只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看到道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因其道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德。

以上是我对道与德的简单理解。未必正确。仅以此与同好者讨论,抛砖引玉吧!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老子写出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流传后世。这一本中华文明的智慧圣典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原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后来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而合称为《道德经》。

那么“道”与“德”分别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从这两个字的原意说起:

道是什么?道就是道路,我们今天依然这么说。不过《道德经》中说的“道”,可不是我们日常所走的道路,而是万事万物所必走的道路。这个道路是什么?就是事物的规律,而且不是每个事物的特殊规律,而是所有事物的最普遍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道”这一规律,所以道是万物的根本,万物都是从道中创生的。那么“道”这一规律具体是什么呢?老子说,道的作用广大无边,能够生成万物,万物生成后就离开了道,走得越来越远,但是物极必反,最终万物都会回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所以,道的运动规律就是返回起点:“反者道之动。”万物从道产生,离开道,返回道这一过程本身就是道的运动规律,换言之,道就是一个循环不断的圆圈,就像太极图一样。

对于万物而言,道无处不在,它不是外在的主宰,而是内在的规律。所以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而运动,其实是一件自然而然之事。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

那么什么是德呢?“德”字其实就是“得”字,德就是人从道中得到的东西。正如《管子》中所说的:“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道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德是专属于人的特殊规律。如果人对于道有所体悟,能够遵守道的规律去做事,那他就是有德之人。

那么德具体有哪些内容呢?《道德经》中说了很多,比如:

“无为”。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不强作妄为,要顺应万物的内在规律去做事,要自然而然的去做事,因为道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

“归根复命”。道的规律就是返回自身,是一个不循环的圆圈。所以有德之人也要复归其根,而人的根就是婴儿,所以人要返回婴儿状态,像婴儿一样柔弱,像婴儿一样纯真。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老子《道德经》中说得非常清楚。为此需要正解,那就将问题“道”与“德”分开来论述,“道德”的含义就一目了然。

首先来论述何为“道”。

老子的“道”其实是人生处世哲理,但是还讲到宇宙间的根本问题。为此这个“道”既是人生之道,又是天地之道。就是明天道以推人事,明人道以应天地。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的内涵,用一个字解释就是“无”。也就是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柔弱。“道”并不是指人,也不是指一件东西,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规律。

再来论述何为“德”。

何为“德”就是德性,品德,就是一个人的天性,禀性,就是正直的本心,本性。老子《道德经》中把“德”分为“上德”与“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也无心去表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上德”之人越无意识,不刻意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有德。

“下德”却有意地表现出来德性,一旦有意就是有目的,是勉强的,炒作的,这种表现还容易产生虚伪,作假行为。“下德”之人越有意识,刻意去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没有德。

综上所述的“上德”与“下德”,就是“上德无为而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上德的人是不妄为,而且无以为。“无以”就是无意,没有主观地去作为,是无意地去作为。下德是“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有所作为,而且是有意去作为,带有主观意念。这就是“上德”与“下德”有着本质上的根本区别。

最后来论述“道德”的含义。

从以上论述的何为“道”何为“德”的理解,由此“道德”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德”就是遵循正道而行,“德”与“道”关糸就是,“德”是“道”的俱体体现,“道”是“德”的实际内涵。“道”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德”是有形的,外显的。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为此,“道”为体,“德”为用,两者合为一体,不可分割而形成“道德”,这也就是“道德”的真正含义。

总之,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讲道德观念,就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很自觉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仁和义内在的一种自律。法律是强制性的,而礼是伦理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就是有道德。懂道德,行道德人士的表现,应值得全社会提倡,尊重!称赞!


刘梦辉1445414400581


道是由道德经沿续而来的称谓。道即是天道,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固有的宇宙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规律或自然法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所承载的内含不断演变,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现在由道而来又有了道义。那么现在的道不仅仅是老子所讲的道,还包括有社会制度及法律体系。社会制度及法律体系虽然并非自然界固有的,但是对于自然人来讲,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就是你的自然界,是不可逾越,必须照办的规律。这就是现在的道。

德,是指个人的修养,人品。包括对道的尊循,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以及能在众人中起率先垂范的作用。德高才能众望。一个人的人品好坏,集中体现在德行上。所以德是做人的第一要素。德好,人就好,德不行,人必差。

所以说道德就是走正道,行大道。尊纪守法,严以律己,发奋努力,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微观之间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体验,它只接受信仰的驱动,只配合心灵的测试。简单的说,道德就是能够遏制自身本能的冲动,勇于去干涉他人的冲动。

道德的运行,遵循的是自身体内法则。心,既是道德的策源地和栖息地,也是它最大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为,支撑道德的唯有高尚的人格,但世俗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少有,所以,多只是在滑头的道德水平上做着伪君子。

道德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宣扬却不施行的道德,其二是施行却极少宣扬的道德。现实社会中,由于对道德行为的逆向鼓励,使得时下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低下,让所有的不道德,大都得以在道德的名义下进行。

痛定思痛,愿国人都能促成对道德之题的思考并付诸实行,别再愧对华夏千年文明。


犊心老牛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诠释“道”在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正因为万事万物都因遵循“道”,所以统治者以此治国安邦,兵家以此行军布阵。“道”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宇宙之间,包括宇宙本身也是按照“道”来运行的。(《淮南子》所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老子创造的“道”是先与一切,高于一切的。《道德经》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道”存在与宇宙混沌未开之前,天地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也许谈到宇宙太大,我们很难确切地去感受,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好比说汽车和飞机,在汽车没有发明之前,发明汽车的“道”已经存在了,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生产飞机的“道”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看到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道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道德经》第21章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如道本身一样,都是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

讲一个故事,根据丰子恺老先生的记载。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静坐,学生们围着老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安静地坐一天,这就是德行的体现。

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很舒服,但是你却说不上来,这大概也是德的表现了。

《道德经》第38章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可作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表现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刻意表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越缺少,越炫耀。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德”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其实“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真理。“德畜之”是说万物因德而存在、延续,所以合乎“道”者谓之“德”。“道尊德贵”,“道”本来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德”则存于人的内心。懂得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如果不懂得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就不能称为“得道”,不得道者,言行举止又何以得法?“道”存在于世,“德”存在于心。“道”是天理,“德”是人对天理的认识。

《易经·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身具有两面性、对立性,这是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好与坏,黑与白,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是《易经》所折射的智慧火花。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道理,各人的理解又不一样,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候运用了这一规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传》里说“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明白这一普遍道理的人太少了。

上个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对《道德经》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人具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

道家所说得《道德经》,便是教学认识天道的玄妙与莫测,进而让我们学着遵从天道,尊重自然。眼界放得越大,心底就变得越平静。孙思邈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

当今世人所说的“道德”,仅仅局限于“人伦”而并非“天理”,与真正的、原始意义上道德相去甚远。可以这么说:口口声声呼吁“道德”的人,其实并不知何谓“道”,何谓“德”,充其量就是自我观点的推演而已。








任0怀0玉


何为道,何为德?估计很多人都往道德经上扯。但弄明白的不多,顶多是道可道非常道等等。使人如坠雾中。咱们如果从俗语中来理解呢?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道,可以理解为办法,或方法,行为等。德,我们小时都调皮过,都被人骂过太缺德,那德的意义是什么,个人顷向于良心,不知你定义是啥?一个国家如果它治理的方法违背了众人的意愿,是没有良心的施政,是不道德的,一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也是不道德的。至少个人对道,德是这样理解。不知你是怎样理解的?能说一说吗?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合乎道德的。

例句:他满口的仁义道德却专干坏事

。近义:品德,德行,德性。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例如,在对待恐惧时,有三种选择,鲁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所以说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但是,一次良好选择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还要多加一个限定,即养成习惯。

以上所述,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内江黄大姐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部《道德经》,一者道,一者德。

闲的时候,我总爱读几句《道德经》,也有几年了。老子的思想太精妙,加上古代人与现代人的语言区别,到了今天,也不敢说真的看懂了老子的思想。

个人觉得“道”和“德”用语句来解释,是很难做到百分百准确的,更多的意思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如果可以体悟到那种思想,相对来说你已经明白了。

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解释,那最好的解释就是“道”就是道,“德”就是德,老子所用的字一定是最精妙,最适合的词,除此以外,所有的解释都是要逊色一些。

但是我说只可意会,各位看官肯定不会答应。所以我还是要尽力的解释一下,出自个人见解,欢迎不同意见,交流切磋。

先言“道”,道法自然,道就是大千世界,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趋势,是不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道”永远都存在,永远都不会变。这就是“道”。

再所谓“德”,道以德养之。道是无形的,虽无处不在却没有具象。德就是将道具象化的工具,德承载着道。将道执行的好的,便是“有德”,反之便是“无德”。

其实相对来说,“道”比较简单,难的是“德”,很多人都能多多少少体会到一些“道”,却往往没有什么“德”去践行“道”。

举个通俗的例子,水往低处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这就是“道”,如果你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来从上游往下游运输物资,这样你就是“有德”,如果你还把这个特性延伸到思想领域,运用到人生的哲学上,那你就是“有大德”了。

话不多说,就此打住。越是精妙的思想其实越是简单,没有必要长篇大论。难的是如何将简单的思想贯彻到行动中。知易行难,道理人人都懂,做得到的能有几个?做的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我是無月,空闲时候喜欢研究文化历史,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谢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道德经》可谓一部千古奇书。这部书只有区区五千字,上下文中不少文字是在重复同样的意思和道理,但千百年来,能够把这本书参悟透彻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领域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在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里,《道德经》仅次于《圣经》,排在第二位,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就连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鲁迅也直言“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毛泽东终生反复研读,认为这是一部奇书、兵书,充满了大智慧,晚年也随身携带。

《道德经》,主要讲的就是“道”“德”,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究竟是什么意思,谈一下我自己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看客海涵。

“道德”的含义

《道德经》中所言的“道”和“德”,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德”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意思。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连起来读的“道德”,是儒家概念的流传,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对儒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荀子在《劝学》篇中写到,“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发展到现在,基本延伸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两个字“良心”。

《道德经》中的“道”“德”,实际是分开来说的。传言《道德经》开始并无书名,就是叫《老子》,《道德经》是后人给它起的名字。在《道德经》正文中,“道”“德”二字几乎没有连在一起出现过,都是分开来阐述的。所以研究《道德经》,不要去纠结书名中“道德”的含义,“道”是“道”,“德”是“德”。事实上,《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汉代河上公版本),全文约五千字,核心就是讲了这两个字“道”和“德”(而非连在一起的“道德”这个词),前37章讲“道”,作为上篇,又称为《道经》篇;后38章(有些章节并列出现)讲“德”,又称为《德经》篇。

何谓“道”

要我说清楚何谓“道”、何谓“德”,真是一个大难题,难之又难,只能说以下是个人的一点心得。

“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道”。《道德经》第八十一篇总结篇中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书的总结和核心落脚点。点出了“天道”“人道”的本质。

什么是“天道”“人道”呢。简而言之,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万物存在和运转之理。从“人”角度出发,就可以理解为:一是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也是古人追求的“圣人之道”,一代理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致圣之道”的四个层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成为无数人的毕生追求;二是应该守什么样的人生准则,《德经》篇很大一部分都在谈这个问题,大家最熟悉的道家所言的“无为”“不争”“恬淡”“守一”,实际都是一种人生准则;三是应该有什么的权谋机变,“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本传言写给士大夫或者统治阶层的书,充满辩证的对“有无”“上下”“难易”“长短”等作了统一,无不彰显着人生机变论。

何谓“德”

个人认为,“德”字相对简单一点,与现在的“德”字差别不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所言的“德”,是更高层级的德。比如“孔德之德,惟道是从”,意思就是拥有大“德”的人,就是坚决的按照“道”去做的人。在《德经》篇开头又说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就是做了有道德的事儿,不觉得有什么,跟没做一样,这才是上德。而总觉得怕失去“德”性,就故意去做认为是“德”的事情,反而不是一种好“德”。


所以,老子认为的“德”,更应该是遵循着“道”,顺其自然,这才是最高贵的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