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北京时间21:07分,我在香港国际机场,冲了一杯茶,拿了一些东西吃,其中南乳全素非常好吃,于是又去盛了一点。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每一个当下,都这么可贵。

吃完,取出笔记本,写东西。

刚刚,在从蛇口开往香港的船上,几乎要落下泪来。

努力忍住了。

毕竟,我不是小孩子了。

很难说清楚那种悲凉的感觉。

我怕人多,不凑热闹,但很多时候,走在益田假日广场,看到人潮汹涌,吃饭的点,几乎每家店门口都排着长队,我就很开心,因为明白那意味着经济还好。

今天六点钟离开家门,站在路口等车,等了几分钟,感觉情势不对,不如直接滴滴叫车,在输信息的时候,来了一辆出租,赶紧招手。

师傅下车,帮我把行李箱搬进去,因为是10多天的行程,我带的是28寸的箱子,22公斤重。我谢了师傅,坐上车。其实出租和地铁的时间差不多,但考虑到出行尽量少接触人,所以还是打车,也买了机场贵宾室。

路上车不算多,师傅说他过年没休息过,发愁,说也担心被传染,但是不跑车的话,一天要损失几百块。有的司机宁愿损失钱也不跑,他不敢,赔不起钱。

下车时他说,你等等,我帮你拿箱子,太沉,你搬不动。

我问师傅您是河南人吧?

他说是呀。

我说我山东的。

他说,那是半个老乡呀。

我向司机道完谢,又说了句:新年快乐!

在车上进停车场时,有保安过来量体温,说了句“对不起。”

我说:“没关系,辛苦了。新年快乐!”

从蛇口到香港,总共量了四次体温,填了健康申报表。

并没觉得麻烦,也没影响速度。

我难过,是因为所见之处,相当萧条。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这的确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各处还是布置得充满年味,但有种良辰美景虚设的感觉。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凡是人与人需要接触的地方,都会被改变。

当我们呆在家里,不需要戴口罩,外出的时间往往比较短,回到家立刻摘下。

如果我们需要整天在外面呢?

如果除了进食的时候,都需要戴着口罩,这种生活,我们在以前能否想像得到?

我一路过来,觉得头晕脑胀,很担心本来没问题,戴口罩把自己捂热了,结果体温上升,过不了关。

还好,虽然的确觉得热,但体温还在正常范围内。

也许慢慢地,我们会习惯吧。

但是,比现实中的疫情更让人担心的,是思想上的瘟疫。

现在,很多武汉人流离失所,只要和武汉、湖北相关,仿佛都有了传染性。

各地谈湖北而色变。

但事实上,有多少人在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想到,他们也是受害者?

湖北人即使躲过了新型肺炎,但心理创伤要用多长的时间愈合?

我在临近出门时,也做好了心理建设:这种时候出国,很可能会被歧视,我没有任何委屈。我会充分理解他人对安全的重视,即使我在国内没有歧视湖北人和武汉人。

非典期间,我在苏州工作,记得当时很多人歧视广东人。歧视链无处不在,都躲不掉。

很多人不知道当年上海曾经爆发甲肝,那时,上海人也被歧视过。

因为我自己可能遭遇歧视,所以更加不会歧视湖北人和武汉人。

对他们,我有种无处安放的心疼。

心疼,又无能为力。

灾难之中,人们的愤怒需要一个出口,所以,湖北人、武汉人就成了众矢之的,但真正应该被追责的,是武汉市政府。

现在,武汉封城,但有500万人离开武汉流向全国,和武汉人有过接触的如今也分散在世界各地。

全国各地都如同惊弓之鸟,有些国家也禁止中国人入境。用“祸国殃民”来形容武汉市政府,并不为过。如果对八位医生的预警做出快速正面反应,事态不会严重到这个地步。当初被定性为“造谣”的“武汉市民”,大众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医生,市政府是知道的。

诚然,的确有些人是明知道自己出现了症状,但还冒着传染他人的危险到处流窜,但坏人在哪里都有、任何时候都有,并不应该上纲上线到整个地域。

我们真的应该向国外的某些做法学习一下: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观察者网新闻里说:

29日,法国极右党派“国民联盟”(RN)领袖勒庞发推指出,“没有,完全没有理由让我们的华裔同胞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而成为遭怀疑的受害者,他们与此无关!让我们保持理智和手足情谊!”

这次,法国极右翼政客为华裔发声了: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与此同时,据法新社报道,勒庞周三呼吁法国政府“考虑暂停从中国疫情最严重地区起飞的航班”,以及向中国提供尽可能的援助以对抗这一传染病。

我相信,在灾难面前,有些人会暴露最卑劣的一面,但也会有更多人,始终坚持着善良和高贵。

出门所看到的情景,的确影响了我的心情,但是我不会因此而沮丧,只会激励自己考虑事情更全面、更谨慎。

考虑到入境可能会遇到严格的盘查,特别是会询问旅行目的,所以我打印了相关资料带着:机票、酒店、合同、Emitt 2020-Bursa Influencer Fam Trip的行程。这套资料也不只是为了出境,回国时可能也用得着,小区已经封闭了侧门,只保留正门开放,我回来时,就是外地归来人员了,也要接受盘查。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今天我在微博谴责武汉市政府,有人评论说:

你为抗疫情做了什么,你了解情况吗,行为没有嘴还特能空口无凭,素质低下。

我没有回复。

因为我觉得不值得为之花费时间。

我的确没为抗疫情做多少事,相比那些实实在在做了很多事情的,我和键盘侠也差不多。

我只是在努力工作、认真地生活。

以前出门,都是意气风发的,这次,也是小心翼翼,随身带着皮肤抗菌液,隔一段时间消一次毒,相对来说,家里还是安全的,我也可以不出门,但是,毕竟还是要工作啊,不能因为疫情,就完全缩在家里。

我喜欢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里写的:

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当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时间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经营一个爱好时,生活也自然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如果还没有,那就表示努力得还不够,时机未到。

生活已经给予我丰厚的回报,而我也在努力回报着这个世界。

今天一位读者在微博给我留言:

秋水,我的生活观可以说在5年前被你改变了。2014年,我遭受感情的重创,朋友送了你的《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我在一次航班上看完了。书中有一段是厨房煲着汤,客厅里煮着花茶的场景,让我泪流满面豁然开朗,我当时想下半生哪怕就这样一个人过也不会差。PS:那时候我也住景田。

现在我的书架上总保持有一本全新的《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在适当的时候送给需要的姑娘,已经送出去很多本了。

看后,我也非常开心。

开心她走出来,开心我的话对她有正面的影响。

也让我更加相信写作的力量。我在秋叶大叔的写作营里说过,写作就像是魔法棒,让平凡的人生变得不一样。我原本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受困于各种人生牢笼,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因为培养了很多爱好,我成长为现在的模样。

今天,在收拾行装的时候,我也特意为相聚在土耳其的INS博主和东道主Murat准备了礼物。Murat夫妇有了一个可爱的小baby,我准备了一顶虎头帽给他: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为其他人准备的是金刚菩提,盛在小布袋子里,感觉也很好看: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即使阴霾未散,也还是要充满希望,把心打开,让阳光照进来。

出门之后,满心悲凉

现在是22:23分,再过十分钟就准备前往登机口,飞机将在23:05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在接下去的这些天里,如无意外,我仍会努力保持更新,只是因为时差和这边行程的缘故,可能不会像在国内一样规律。

写字,是我对世界的爱,对你们的爱。

有生之年,不会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