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滨州“小汤山医院”加紧建设中,2月1日正式投用

1月29日起,滨城区市立医院开始争分多秒的改造建设工程。三天后,这里将从一所综合医院改造成定点治疗医院,集中救治发热、疑似、以及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市立医院确定为集中救治医院,72小时内完成改造

滨城区市立医院确定为集中救治医院,医院整个门诊楼、医技楼的23000平米全部腾空,进行改造。按照传染病医院的基本条件,进行五大改造:将5楼的康复大厅改造为ICU病区,设有7个ICU病房,总面积300平米,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原先的外科诊室改造成六个发热门诊;通过改造专设了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医疗废弃物通道三个相对独立的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将通道分为了洁净区、缓冲区、感染区三个区域,确保在救治发热病人、疑似病人、确诊病人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不会受到感染,也保证了患者不再进行二次传播。除此之外,市立医院还在患者通道加设了一部医用电梯,目前正在安装过程中;在病房楼外还增设了一部步梯,作为医疗废弃物的专用绿色通道。

2月1日正式投用,最多可容纳患者104名

滨城区市立医院现有职工353人,床位200张。1月29日下午三点,医院已经全部停诊,不再救治其他病人。五大改造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医疗设备也在紧急采购中。预计在2月1日能够顺利完成。改造完工之后,医院单人单间可以容纳56名患者,如果患者增多,医院的最大容量为104名患者。

30日下午,市卫建委组建“呼吸专家团队”,到市立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本着一名专家带一名骨干医生、一名骨干护士的原则,采取“1+1+1”的模式组建“小型作战小组”。同时,滨医附院已经与市立医院建立了CT检查“云终端连接”。患者在市立医院做的CT检查,滨医附院的专家能够直接进行会诊、确诊,大大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市立医院的医疗水平。

83名在院患者将得到妥善安置

在改造过程中,市立医院也在疏导在院治疗的患者转院。目前,医院西侧病房所有床位已经腾空,东侧病房还在疏导病人过程中。本着“优先转移手术后患者”的原则,将患者转移到社区诊所、异地医疗机构或者居家等,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慢性病患者及时转走;23名病重患者医院将及时协调床位,将患者转移到滨医附院、市人民医院就诊。“针对患者的治疗费用,市医保局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再让患者承担二次住院的起付线。” 封占云说。

目前,市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正在“一对一”做好转院患者的解释工作。“目前已转61人,22人正在陆续转院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也非常理解。”封占云说,“2月1日,所有在医院住院的83名患者将全部转院,整个住院区全部腾空。”

目前,市立医院也开通了发热门诊的咨询电话,如果患者有相关症状,尤其是与疫区的接触史和与确诊患者的接触史,可以及时拨打电话5167170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