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是看学历


《大学》里面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明明德于天下”,就是指的天下太平、和谐社会、大同世界。“明明德”前面已经说过,就是恢复本善的人性。“明明德”的最大障碍就是私欲,是我执。

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是看他学历,而是看他的我执。我执越深,层次就越低;私欲越重,层次就越低。人到无求品自高。求的少,层次相对就高,完全无求就是圣人。

为什么要无求呢?道理很简单,求是没有用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求是求不到的。只要自己当下遵照大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此就够了。该得到的一样都不会少,不该失去的,一样都不会失去。

对于这个道理,如果只泛泛地说,许多人大体上能接受;但要讲得那么绝对,他就不接受了。然而圣贤的道理就是绝对的,因果丝毫不爽。

明德是每个人都有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能证明人人都有明德。那些犯罪分子入狱的时候,记者去采访他们,问他们犯的是什么罪,该不该这样做,他们都清清楚楚,说自己愧对父母,愧对国家。

这说明他们的智慧丝毫都不欠缺,那他们又为什么犯罪呢?利令智昏。没有把欲望降服住,就昏了。虽然昏了,但是他的智慧并没有丧失。他的智慧是迷失了,而不是丧失了。

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是看学历

明明德,就是把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彰显出来,如此而已。一个人“明明德”就是修身,“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平天下。要想平天下,要先治其国,这是前提,要先把一个地方、一个区域、一个单位搞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把一个区域搞好,首先要把家庭搞好。古代的家庭,人口比较多,几十口、几百口的都有。要把这样的家庭搞好,确实不那么容易。但是古代的家庭,大都是祥和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都没有太大的矛盾。

现在的家庭,三口之家都极不稳定,离婚率非常高。这一比就差得太远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里面三四口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社会怎么能安定呢?没有能力搞好家庭的,也就不可能有能力搞好公司。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家庭和睦,首先要修身。所谓修身,就是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掉,把不正确的思想、言行纠正过来。齐家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对别人没有要求,这是齐家之道。如果在家庭里面,自己以身作则,也希望家里人向我学习,用我的标准去要求别人,那就背离齐家之道了。

齐家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做好了,这个家就好了。好到什么程度没有一定,但是一定会有明显好转。一个人的力量不可低估,若是真的严于律己,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这个人的力量很大。

*选自《国学经典导读》,卞新国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是看学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