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樹樁盆景怎樣得到漂亮的提根?

樹蟲兒


樹樁盆景一根二幹三枝條,三者就是盆景是否精美的先決條件。根是盆景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根盤是否抓地有力,造型是否美觀直接影響盆景的價值。大多數為了凸顯根系的觀賞點,多以提根的方式來給樹樁盆景根部造型。盆景提根主要有2種:

一,堆土的方式:

高盆淺栽植物,然後周圍堆土成土包,放養植株,生長健壯時去掉扒開土包,結合換盆的方式,慢慢的將植物的各系,提出盆面,高於盆面。

二,盆上盆提根(也稱作籤筒提根)。

將植物栽種到花盆上,淺種。然後使用一個無底的花盆,套在植物周圍,然後在填土,將根系留與,無底盆。放養一段時間以後,慢慢衝擊泥土,讓根系露出。生長2到3年以後,直接去掉上面的花盆,提根盆景的根系顯露出來。

三,附石提根,根與石相結合,提升根系的造型。

將根系發達的植物,綁在帶有溝壑的石頭上,調節角度,根與石緊密貼合。麻繩膠帶固定植株根系與石頭。然後使用盆上盆的方式,將附在石頭上的植物,栽種上去。後期植物根系生長,嵌入溝壑的根系膨大,擠壓進石縫。就形成自然的根系附石的盆景了。


喧城靜屋園藝館


想要得到漂亮的提根盆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耐心等待,因為提根的過程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

想要慢慢的把根從土裡清理出來,這樣更才粗壯,漂亮。


一般是地栽,高培的效果更好,更快。更多細節可以聯繫愛木,一起溝通,有些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的。


來幾棵有型的提根盆景欣賞一下:


愛木盆景


“......亭子看亭尖,盆景觀腳面;樹下無根露,如同插木般;露根如虎掌,富於張力感;盤根又錯節,蒼古不再難;側向或蟠扭,配合枝與幹;重心要平穩,氣勢不紊亂”,

這是“木頭工程師”在《槐庵老人論樹木盆景製作技藝歌》中介紹樹樁盆景為什麼要提根、露根。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法得到漂亮的提根,且看順口溜:

“露根莫心急,循序進宜漸;可用松基法,好學也簡單;經常用小刀,木棍或竹籤;輕鬆基邊土,每次少且淺;然後水沖刷,根漸露土面;每次除一層,養護一段間;然後再一層,直到露完全。

可用提根法,借用換盆便;盆底多加土,原樁出盆面;剔除高出土,土去根露臉。

也可在盆上,用瓦或木片;順盆邊圍起,栽樁圍裡面;以後據長勢,去土亦逐漸。

還有套盆法,兩盆上下連;原盆底鑿空,下盆土盛滿;樹根漸下長,扎入下盆間;漸除上盆土,直至根全現。”


木頭工程師


很榮幸回答,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幫助。

樹樁盆景應如何進行提根?根是樹粧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根的分佈及形狀直接影響盆景的觀賞價值。樹樁的根通過有計劃的培養,逐年翻盆、換土、換盆,在這個過程中整理根部,掌握根的伸展方向,再繼續種植,逐步將根部顯謠出土面.常用的提根方法有以下幾種:

(1) 深盆高栽壅土法。用深寬形的培養盆,盆內盛滿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盆中的土壤可壅出盆面,把樹樁種於高出盆面的土內.經過幾年的栽培,根系長粗伸長,盆面土壤逐漸減少,裉部就慢慢顯露出來。

(2) 淺盆套筒填土法。用淺、寬形的培養盆,盆內平裝適合培養樹木的土壤,盆面套上一個比盆口小1/3的圓筒。圓筒可用塑料薄膜多層圍成,也可用油氈、薄木板圍成。然後往筒內加入疏鬆、肥沃的土壤,把樹粧種在套筒內。通過幾年的培養,根部伸長到盆底井適當增粗,達到能支撐樹樁時,可去掉套筒,把根提露出來。容易生長氣根的樹種,如榕樹,常用此法培根。

(3) 樹粧截根培養。利用山上挖掘或市場上購買來的帶有露根的樹樁:,截去其主根和側根(截面應朝下通過栽培,細根從截口上長出·這樣既看不見鋸截疤痕,根形又美觀,還可以縮短培根的時間。

(4)抱根式提根法。此法多用於南洋杉盆景。杷南洋杉小苗種丁小盆內,其根自然沿著盆緣繞圈伸長,當苗木生長旺盛時,根系繞抱成拳,然後提根種檀成形。

(5)附石培育。按提根要求,把樹根培養到一定長度時,選擇形狀好看、縱向有洞扎或縫隙的砂積石或英德石、海母石等,且石頭長度與樹根長度相寬,然後把樹根穿洞嵌隙抱緊石頭,再用棕絲、塑料帶綁附,使根緊貼石體,石的外圍用套筒圍起,茼內填土。樹樁培育2?3年後,套筒逐漸降至全部去掉,形成自然附石提根盆景。


劉大釗


二、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樹樁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為好,栽後植株根系不斷向深部伸長。養護一段時間後,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衝於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衝出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善,以供觀賞。(整理自網絡,對盆景不太瞭解,大家互幫互學吧!)


似水流年144482866


樹樁盆景應如何進行提根? 根是樹粧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根的分佈及形狀直接影響盆景的觀賞價值。

樹樁的根通過有計劃的培養,逐年翻盆、換土、換盆,在這個過程中整理根部,掌握根的伸展方向,再繼續種植,逐步將根部顯謠出土面.常用的提根方法有以下幾種:

(1) 深盆高栽壅土法。用深寬形的培養盆,盆內盛滿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盆中的土壤可壅出盆面,把樹樁種於高出盆面的土內.經過幾年的栽培,根系長粗伸長,盆面土壤逐漸減少,裉部就慢慢顯露出來。

(2) 淺盆套筒填土法。用淺、寬形的培養盆,盆內平裝適合培養樹木的土壤,盆面套上一個比盆口小1/3的圓筒。圓筒可用塑料薄膜多層圍成,也可用油氈、薄木板圍成。然後往筒內加入疏鬆、肥沃的土壤,把樹粧種在套筒內。通過幾年的培養,根部伸長到盆底井適當增粗,達到能支撐樹樁時,可去掉套筒,把根提露出來。容易生長氣根的樹種,如榕樹,常用此法培根。

(3) 樹粧截根培養。利用山上挖掘或市場上購買來的帶有露根的樹樁:,截去其主根和側根(截面應朝下通過栽培,細根從截口上長出•這樣既看不見鋸截疤痕,根形又美觀,還可以縮短培根的時間。

(4)抱根式提根法。此法多用於南洋杉盆景。杷南洋杉小苗種丁小盆內,其根自然沿著盆緣繞圈伸長,當苗木生長旺盛時,根系繞抱成拳,然後提根種檀成形。

(5)附石培育。按提根要求,把樹根培養到一定長度時,選擇形狀好看、縱向有洞扎或縫隙的砂積石或英德石、海母石等,且石頭長度與樹根長度相寬,然後把樹根穿洞嵌隙抱緊石頭,再用棕絲、塑料帶綁附,使根緊貼石體,石的外圍用套筒圍起,茼內填土。樹樁培育2〜3年後,套筒逐漸降至全部去掉,形成自然附石提根盆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