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第一部在中国流行的韩国电视剧应该是早年湖南卫视引进的《大长今》了,这部电视剧其实是以朝鲜王朝真实历史改编的,里面提到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医女。

这是一个什么职业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女医生。

古代朝鲜王朝受程朱理学影响,严设男女之防,而且做得很极端,其实中国传统儒家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但也认为特殊情况可以变通,例如男子看到有女人遇溺就应伸出援手,不须拘泥礼教过分排斥身体接触危及生命等基本道义,否则与禽兽无异。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但朝鲜王朝很过分了,男人是不能给宫廷女性看病的,宫廷女性生病时,多由医女诊断,再由医官处方。

医女是何时出现呢?《朝鲜王朝实录》最早记录的是太宗六年(1406年)三月已有医女出现,当时在朝鲜京城(此时已经迁都到汉城)官婢中幼小的奴婢聪敏者训练。

一开始医女数量很少,所以供不应求,到了太宗十八年(1418年)六月时,礼曹以济生院的报告为依据,向太宗上言,指出医女合共只有七人,当中成才者仅有五人,分至各道之后,人手严重不足,故应从各司官婢中多取十名年龄十三岁以下的少女,送往济生院接受医学训练,以补不足,太宗对此建议深感认同,便欣然答允。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礼曹据济生院呈上言:“医女共七名,成才者五名,诸处分遣,每不足焉。乞以各司婢子内,年十三岁以下者十名,加定何如?”从之。”——《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鼎盛的世宗时期,医女的教育开始正规化,世宗五年(1423年),开始以官员担任讲师,对于来自各地的奴婢教导《千字》、《孝经》、《正俗篇》等书籍,以确保她们能拥有基本道德操守及读写汉字能力。

世宗五年(1423年)十二月,礼曹规定从各地官衙中,选出10岁以上、15岁以下聪明的女童两名送至济生院进行训练,到了世宗十六年(1434年)十二月又做了修改:规定30岁以下、12岁以上中央官厅的奴婢、妓生的女儿以及地方官婢中选拔,地方官婢出身的医女,在各地的济生院学习医术。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那么,这些人是如何生存的呢?她们有国家供养,但是没有俸禄,她们主要依靠朝廷的“赐米”维生,但这种赐米只是君主一时喜好,绝非定制,所以,医女的收入并不固定。

有时候运气不好,甚至会断顿,世宗十九年(1437年),朝鲜发生饥荒,各道上缴的米粮数目锐减,而且,民间赈济灾民的费用甚为钜大,故议政府于同年三月向世宗上言,请求暂停舞童、女妓及医女等五百三十余人的赐米,世宗随即答允。

“今年各道上纳米数少,饥民赈济费用又多,请停舞童、唐ㆍ鄕乐盲人、女妓、医女、乐工等五百三十余名赐米。”从之。——《朝鲜王朝实录》

但这显然不合适,毕竟医女也算是国家公职人员,是有编制的,第一不能让她们过于困苦;第二管理需要规范化,文宗元年(1451年)四月,相关机构就报告了这个问题,每年给予每位医女一石白米,文宗立即答允,自此开始,医女总算有较为稳定的收入。

世祖五年(1459年)开始成立惠民局(世祖十一年改名惠民署),典医监(训练医官医女、保存档案资料、保存药草医药用品),负责担任医女教育的训练,规定医女每月必须阅读的书籍,加以考试评核,成绩优异者可获得俸禄,成绩不理想者,则会很倒霉地下放为茶母(朝鲜王朝的一种官婢。她们负责官府茶水与随从工作,多从贱民阶级选取。),待医术稍有进步时才有机会复职。

总体来说,前期朝鲜王朝对于医女的管理是渐渐正规化的,但是中间有一段时间的变质,这就是在著名的暴君燕山君当政的时候,燕山君竟下令医女必须向官妓学习侍奉之道,并参加各种王宫欢宴场合充当侍候,当中不少医女更被迫沦为医妓,成为两班贵族的玩物。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朝鲜王朝罕见的残暴君主,燕山君

这真是礼崩乐坏,人家看病的女士也不放过。所以中宗反正后立刻废除了此规定,于五年(1510年)二月,下令禁止医女出席宫中各式大小宴会,如有违者,交予司宪府论断。后多次下达类似旨意,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没根绝。这些官员啊,有享乐的事情从来就不会放过。

一直到了英祖、正祖两朝时,医女除了肩负医务工作之外,仍须陪同两班贵族出席宴会,因此又被称为“药房妓生”。

除了太医外,古代朝鲜宫廷为何还专设“医女”?

不过中宗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医女,就是电视剧中的“徐长今”,她在中宗18年被封为国王的主治医女,赐号“大长今”,是李氏朝鲜历史上唯一一位医治国王的女性医生。要知道,国王一般是太医来治疗的,不过有关长今的史料不多。但可以推测其医术极高。

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控制,封建时代一套被废除,医女制度也被废了。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职业,在中国明代,在宫廷中医治宫廷女性的女医师称为医婆。著名的医婆有谈允贤,著有《女医杂言》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