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2019年,是新消費品牌的爆發年,鍾薛高,元気森林,完美日記霸佔年輕人視線。

創業者們投身新消費產品創業,親身下場實踐“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重新做一遍”的創業法則,因為:

  • 新消費浪潮已然來臨,消費者群變了,他們有不同的需求;
  • 品牌進入替換期,本土品牌將取代洋品牌,年輕品牌將取代老品牌;
  • 新技術的出現,更是給很多產品帶來更新換代的機會。


最近,就“產品創業怎麼做、未來產品創業趨勢觀察”這個話題,我們採訪了「穀倉創業學院」創始人洪華博士

  • 產品創業領域,今年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新現象?
  • 初創團隊,如何避免方向性錯誤?
  • 如何選擇供應鏈和營銷渠道?
  • 公司老大為什麼要做“產品家”?
  • 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未來將怎樣影響產品創業?

看洪華博士如何解讀。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PART1:產品創業趨勢觀察


-01-“產品是‘得分’用的,品牌是‘得勢’用的,‘得分’和‘得勢’要均衡。”

問:產品創業領域年有出現什麼值得關注的新現象?如何解讀?

今年關注到的第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大家對於打造自我品牌的熱情和興趣越來越高。

從我近距離觀察小米生態鏈兄弟企業,尤其是觀察這些發展到幾個億、10個億、20個億規模的企業,他們從一開始專注於做爆品、專注於在一個渠道把產品賣好轉變為不光要做產品和賣產品,還對品牌予以高度的重視。

比如說智米,智米科技今年11月發表了一個新品牌,JYA。我接觸其它企業的CEO,也對自己的品牌建設越來越重視,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或者是想把已有品牌塑造得高一點。

產品創業領域,過去我們做智能硬件產品,是以功能作為主要考量點。未來的話,不僅僅要考慮產品的功能,還要考慮情感、價值觀這些東西。

而這些不僅僅存在於產品之中,更多是存在於品牌之中。

過去,我們常講的一句話是“先有產品和用戶,再有品牌”

就是說,先有一款產品讓用戶信服,然後積累了一部分天使用戶和早期用戶,然後慢慢順理成章成為品牌。

現在我們對這句話進行修正。我們建議硬件創業者,一開始就要有品牌意識。

哪怕是硬件創業的早期,CEO就應有“品牌意識”。

而不是說等到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去做品牌。

產品是“得分”用的,品牌是“得勢”用的,“得分”和“得勢”要均衡。

這是至少在我們生態鏈企業這個群體裡面,大家在關注的事情。像華米科技,Amazfit做得也非常好。

我認為在19年這個趨勢已經萌芽了,但還沒有大面積展開。2020年,硬件創業者既要注重得分、也要注重得勢。這樣的話,公司既有眼前的營收,也有一個長遠的可能性,同時也比較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第二個新現象,就是在渠道方面發生的非常大的變革,其實是“無處不渠道”。

過去,“賣東西的地方”才是渠道。我們對渠道的認知可能是小賣部、超市、淘寶、京東。現在我們發現,其實是“無處不渠道”。

我們的戰場被拉寬了,但凡你跟用戶產生交互的時間點和空間點,都有可能變成渠道,都有可能是你的戰場。

比如說直播,我們穀倉孵化的一個項目叫“荷樂士”,我們找了辛有志做直播帶貨,5分鐘就成交300多萬。同時它還能導流到天貓的一個獨立站,既有現實的營收,同時又有新的用戶池的積累,一舉兩得。

無處不渠道”,這種感覺是非常的鮮明的,一切跟用戶交互的這些時間和空間,皆有可能成為渠道。

這個渠道我們賦予它一個新的名字叫“場景”,場景是無處不在的。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你要圍繞你和用戶在哪些時間點或者空間點能發生關係,這個時間點或者空間點,就會變成一個可能的渠道,極大拓寬了作戰半徑和空間,而且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尤其一些初創團隊,能享受新場景或者新渠道的紅利,實現“屌絲逆襲”。

第三個,雖然不是新現象,我們還是想強調,硬件創業公司一定要做科技型的企業。

穀倉孵化項目是從16年開始的,我們發現有科技含量的項目,它的估值的增長和銷售的增長更加的堅挺。

以我們的參與項目來舉例,追覓科技是最典型的,它的超高速馬達很厲害。這種有黑科技的項目還是比較厲害的,

科學技術還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在孵化項目過程中更加明顯、明晰發現的,有自己的獨特技術和知識產權的項目,它的壁壘高,產品溢價高,它的資本價值也高,各方面都好。

大家要高度重視,在關鍵的材料、關鍵的器件、關鍵的技術原理上面,要死磕的。

如果自己沒有的話,也要想著去看院校、科研機構有沒有這些技術,可以整合到你裡邊來的,增加你的產品的含金量,我覺得這是非常要緊的。


-02-“大家要從‘名詞思維’切換到‘動詞思維’來找機會。”

問:今年最深刻的一款爆品是什麼?為什麼?

我覺得有一個品類的產品是非常有意思的,在下半年爆發的,就是

“衝牙器”。

我們穀倉也孵化了一個,貝醫生有一款隨身衝牙器。

衝牙器這個爆品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是一個特別典型的隨著消費升級,產生的一個新需求,而且是本土的新需求。

像國外的人就是刷牙——從普通的牙刷到電動牙刷,然後配合牙線來使用。

但是中國人很少用牙線,但已經不滿足於用電動牙刷清潔了,對清潔的要求又升級。所以就誕生了像衝牙器這樣的需求和產品,我們做出來就是便攜式衝牙器,旅行都可以攜帶用的。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穀倉孵化企業“貝醫生”的衝牙器(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總覺得說在市場上都是紅海沒什麼可做的,牙刷,電動牙刷。但事實上,你發現用戶對口腔衛生要求的閾值是一直在逐年提高的。

這就誕生了像衝牙器這樣的一些新的品類需求。

衝牙器的火爆,也倒過來證明只要你不斷跟蹤用戶需求的變化,一定會發現品類創新的機會。

另外,大家要從“名詞思維”切換到“動詞思維”來找機會。

原來你要總想著做“牙刷、電動牙刷”,這是名詞思維,讓你找到現有產品的問題,來改進它。

動詞思維是“清潔口腔衛生”。當圍繞口腔的衛生問題,用“動詞思維”來考慮問題時,你就會發現新的創新機會點。

一提到牙刷,就是“牙刷改良”,這是“做更好”。但是“衝牙器”,顯然是一個“做不同”的產品。

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你的“戲路”就會變得很寬。


-03-“把握中國的市場、中國的消費升級、中國的新一代消費者的這些新需求,好好做本土市場,挖掘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問:《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聲明》近日達成。中美貿易戰,可能會對產品創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中美長期的博弈必然是一個常態。



這些宏觀環境是創業者改變不了的,當然對待這些宏觀的環境也不要太焦慮。

對創業者來說,我覺得還是要腳踏實地,把握中國的市場、中國的消費升級、中國的新一代消費者的這些新需求,好好做本土市場,挖掘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再就是要可以關注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非洲市場。

找新場景、新需求,以不變應萬變。


另外,以中國來說,因為中國太大了,中國的消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是一種情況,二三四五線城市情況也很多樣。

中國的消費有很大的不均衡性,需要在差距裡邊,找出創新的機會點。

舉例來說,新農村他需要什麼生活?他需要什麼房子,他需要什麼用品?

現在只是照搬城裡的東西,很少人去研究新農村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這裡面就有巨大的機會。

以前我們捕捉機會點,往往都是說我要做什麼產品。但現在你捕捉機會點,應該去說我的目標是哪個用戶群體。

像仿真型的兒童車。種東西在城市是很少有人買的。

但農村市場可能就有需求,因為農村的房子比較大。要善於去發掘高線、低線市場的區別,這些裡邊就有機會。


-04-“AI等新技術賦能,未來產品和服務的邊界會變得模糊,產品產生‘軟化’現象。”

問: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未來3-5年乃至更長週期,對產品創業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


包括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未來的三五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影響,坦白講,我們是看不清楚的。

不過我們有幾個判斷:

第一點,就是無論技術如何變化,要做好產品,必須滿足用戶需求。

“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這一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因為再好的技術,如果它不能滿足特定場景下的用戶需求,對用戶來說就無意義。

你的有新技術的新產品,是不是符合特定用戶群、特定場景下特定痛點?

不要沉浸在技術的自嗨裡面,如果新技術找不到應用場景,這技術等於0,用戶是不會接受的。

第二點,過去我們考慮單品比較多,比如單一加溼器,一個空調;新技術出來以後,未來我們可能更強調

“場景化的打包方案”

比如說未來可能空調一開,加溼器就同步開了,它整體是聯動的,可能是一系列產品組合起來達成一個總的目標。我覺得未來大家要有系統的思維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第三點,AI等新技術賦能,未來產品和服務的邊界會變得模糊,產品產生“軟化”現象

當產品有了A.I.賦能,有了大數據,一些產品會模糊產品跟服務的邊界。

舉例來說,比如一個輪胎公司,當有了大數據、AI賦能,有胎壓監控、有品質監控,以後賣的的可能不是輪胎,而是賣的“里程服務”——比如跑到了10萬公里,就到我這裡換輪胎就行了,你不用買輪胎。

這個時候,用戶就從買產品變成買服務,或者以後的產品會有很多是產品加服務的混合體

產品就產生“軟化”現象,有形產品變成無形服務,以後的人可能不是擁有產品,而是享受服務和體驗。

AI、大數據這種新的技術和技術群,使得未來產品軟化現象會更為普遍。

現有服務形態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比如像4s店的模式,是車子跑了幾千公里就要去保養。以後的智能的新能源車不是這個樣子的。沒問題不要來保養。因為它都隨時可以監控的,這就會改變4S店現有的服務模式。

未來,要麼是產品跟服務的混合體,要麼產品直接軟化成服務,要麼對現有的服務進行升級。

技術只有跟產品結合才是創新。要基於用戶和場景來思考未來,不要被新技術迷惑而做一些浮於表面的“偽創新”。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PART2:產品創業如何做


-05-“爆品本質上是個系統工程,不要信奉‘成功學’。”

問:能賣爆的產品最大共性是什麼?


能賣爆的產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成熟品類中,你做出了行業最優解,就可能成為爆品。

所謂行業最優解,是指它擁有最好的用戶體驗,卻擁有最低的成本控制

即用戶收益是最大的,用戶付出的代價又是最小的,這時候就通殺了所有標準款產品。這類產品以智米的空氣淨化器為代表,它佔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智米生產的米家空氣淨化器(圖片來自智米官網)

第二種情況,就是有“黑科技”的產品,它的技術壁壘高,“你有他無”

但是總的來說,

爆品本質上是個系統工程

一個產品會爆,不僅僅是因為產品做得好,而是你的銷售系統、供應鏈系統、物流系統、營銷、運營,各種配套都足夠好,再加上一點點運氣,才能爆。

產品爆和不能爆,有時候是“靠天吃飯”。

但是我們把產品本身做過硬,配套系統把它建設好。那即便不是爆品,也不會太差。

要以這個態度來對待爆品,不要信奉“成功學”,沒有人有本事做到個個是爆品。


-06-“一切的一切都歸到人。一個企業的最大的可能性是CEO,最大的瓶頸也是CEO。他要意識到這一點,他要不停地成長。”

問:優秀的產品創業者和團隊,有怎樣的共性?失敗了的,多是什麼原因?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1個問題是CEO,第2個問題是團隊。

CEO裡面我們發現硬件創業中, 那些在行業裡面摸爬滾打過的人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比如,在大公司當高管,或者是在行業裡邊經歷過很多崗位,銷售、生產、產品等等,這種是加分的第一個特徵。

第二點,學習能力需要非常強,“狂吸收”。

創業以後,他要迅速學習怎麼有領導力、怎麼管團隊、怎麼融資等等,創業CEO的第2個特徵,就是“學習和進化能力”。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第三點,這個人要有積極和樂觀精神,熱愛他所做的事情

因為創業一定是屬於九死一生的,會遇到無數的問題。如果但凡他的對這個事情沒有充足的熱情和樂觀主義精神,只是為了賺點錢,他堅持不了。

真正的熱愛才行,才能持久,才能越做越好。

這是從CEO的角度。

團隊角度,則是要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

第一,團隊要完整。有人當產品經理,有人做研發總監,有人管品質和供應鏈,有人管渠道和銷售,有人管品牌,有人管設計。

第二,團隊不能有明顯的致命的短板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第三,有2~3個板子是很長的,比較容易做得好。


我覺得像小米生態鏈企業大多比較均衡。


創業失敗的原因會有很多了。有些是屬於具體業務上沒做好,比如銷售沒做好,或者品牌沒做好,或者融資沒做好,掛掉了。

但一切的一切都歸到人。

我覺得一個企業的最大的可能性是CEO,最大的瓶頸也是CEO


他要意識到這一點,他要不停地成長,他不能讓自己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CEO的眼界和見識還是很要緊。

當然不光是CEO,所有的合夥人也何嘗不是這樣子。所有合夥人也不要讓自己變成公司的瓶頸,要變成公司的一個可能性。


-07-“創始人的格局拉大,還需要掌握‘定性’‘定量’的技術。”

問:創業團隊應該怎樣避免方向性的錯誤?

方向性的錯誤,是產品創業最大的坑也是最普遍的問題,當然也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大方向的選擇決定了一家公司未來的最大可能性,要做大公司,必然要選擇一個風口上的好方向;

小方向的選擇則決定創業公司能否吃到第一口飯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怎麼避免方向性錯誤?

第一個,要判斷清楚方向的話,還是要把創始人的格局拉大

所謂把格局拉大,就是說把時間和空間拉開,你的眼界見識,看的書,見的人,格局是日積月累的一個過程,這個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涉及到你對未來趨勢的準確判斷,這對所有人都是很難的。尤其是對拍板的創業者本身而言,對他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有要求的

第二個,涉及關於創業方向上的問題,需要掌握一些技術

關於方向的研究,既有一些“定性”的調研技術,也有一些“定量”的大數據技術

。這些技術,我認為以後的創業者都是需要掌握的。

通常大家花願意花在定方向上時間很短,可能腦袋一熱,下星期就開始做。

一個新項目立項,我們要花3個月到5個月的時間做項目論證。拍腦袋決策,找出創新點的可能性,你能找出來,別人也能找出來。

這時,定性和定量深度挖掘可能性的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尤其是當我們的創業進入深水區的時候,找大方向的時候,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定性研究

做定性研究,很多人要去做用戶調研,但大家做的是不是正確的調研呢?

抽樣怎麼抽,到現場應該怎麼講、怎麼問。定性調研是問這個產品本身的問題,還是說產品背後的一些問題?

一般來說,要經由專業訓練,你才可以做出正確的調研。

再就是,我們要對定量研究高度重視。

有時候你的直覺跟真正的數據是擰巴著來的,對吧?所以這裡面,一定要有定量的分析。

另外,最好要有引路人,需要有真正懂行的教練幫你把關

找到一些像穀倉這樣的教練,幫你克服內部的思維,用外部思維來看你的項目。


-08-“只有那些真正懂產品、懂需求、懂設計的‘產品經理型老大’,才能夠切中未來用戶的痛點,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問:為什麼說“公司老大是最大的產品經理、老大要成為產品家”?

“公司老大是最大的產品經理、老大要成為產品家”,我覺得這可能是很多企業都沒有深刻認識到的一個事情。

很多公司的老大可能是營銷背景出身,可能是車間主任出身等等,我們現在要強調是老大要做“產品經理”。

當你對用戶的需求場景要有鮮明的洞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你做的產品決策才能更加準確。

如果老大隻是說車間主任會生產,或者只是品牌總監會包裝,對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特定需求,沒有準確的判斷;而且你可能也沒能力把這些痛點和需求轉化成產品定義,這個時候你做出來產品可能就無用,可能會一敗塗地。

因為老大是公司的最高決策層,尤其是核心產品的決策者,他如果在對產品的用戶需求、產品定義把握上有偏差,那麼最後他做的決策可能就不準確。

另外一點,產品是1,其他都是0。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穀倉孵化產品

你商業模式再好,如果你的產品本來就做錯了,你相當於“把稻草講成金條賣給用戶”,這是不對的。

其他都很重要,但是沒有產品的1的話,其他0都還是0。不好的產品賣出去,最後會有負面口碑。

所以我覺得產品是1,其他都是0。本質上是商業迴歸本質,商業就是要為用戶創造價值,然後你收取合理的費用。

用戶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成熟的。用戶越來越能夠判斷出哪些只是噱頭,哪些是有實質性內容的。

未來是產品過剩的時代,會大浪淘沙。

只有那些真正懂產品、懂需求、懂設計的“產品經理型老大”,才能夠切中未來用戶的痛點,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09-“‘降維攻擊’,是一切好產品的必要條件。”

問:找到合適的供應鏈,有多難?之前提過“供應鏈方面的訣竅——降維攻擊”,這是爆品的必要條件嗎?

找供應鏈的難度,就跟找對象的難度是一樣的。

尤其當我們做消費升級類產品的時候,你發現中國的供應鏈企業很多,但是能夠做出心目中想要的、理想的那種品質的供應鏈不多,本行業的供應鏈不能滿足我們對這個產品的品質要求,這就是找供應鏈痛苦的地方。

有時候沒有辦法,只能求助於更高的加工水平的行業來做我們這個產品,也就是跨行找供應鏈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比如說我們要做一個電取暖器,以前板筋一看做得很粗糙,而我們是用PC電腦的機箱的工藝來做取暖器,它對板筋的品質要求就會更高。

這就是所謂的“降維攻擊”,這也是一切好產品的必要條件

好產品肯定是說不能是一個方案畫出來就是好產品,品質是體現在所有細節裡面

我們為什麼用電腦機箱的工藝來做取暖器,或者用3C的品質做家電?當你在細節上做得非常到位、品質非常好,用戶才能感覺到你的產品的好。

否則的話,粗製濫造的東西,它怎麼會可能會爆呢?

現在用戶都是一手拿iPhone手機,一手用你的產品的。他們會用iPhone手機的標準去要求你的產品。

尤其現在年輕人對品質要求很高,所以“降維攻擊”是一個必要條件。當然這會有成本的代價,但是我覺得你要做消費升級必須這麼做。

當然了,供應鏈對產品規模也會有要求。

但為什麼穀倉系的項目,我們輔導過以後,有些供應鏈不光是說願意接訂單,而且他們還會問一句話,“這項目我能投一點嗎”?

就是你讓他看到希望。

供應鏈企業也願意去扶持未來的新勢力,因為他不想把自己綁定在現有的老客戶身上,這樣他在戰略上是有風險的。

當然,初創團隊是沒有辦法預測訂單量的,你沒辦法拍胸脯說一定能一年能賣50萬隻或者100萬隻。

而穀倉跟這些團隊一起把商業模式梳理好,市場分析、用戶分析、技術分析,然後產品定義、設計方案一條線——人家一看是個非常有希望的產品,就願意與你合作。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相當於我們穀倉為這企業做品牌背書了。

你要吸引到好的合作伙伴,不能靠花言巧語騙他跟你合作,而是你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得很到位, 讓工廠看到說絕對是內行。

任何人都要跟強者合作,你一定要相信這一點。

所以創業團隊,要把自己的本分的產品的工作做到位,那麼誰都願意幫你,假設你自己做的事情很差勁,產品也看不到希望,沒有人會幫你。


-10-“早期產品和渠道都要少而精,出奇制勝,自己先立住腳。做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去做產品sku的擴張、多渠道佈局。”

問:初創團隊在選擇銷售渠道上,根本性的原則是什麼?

我們發現很多團隊,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找很多渠道,結果每個渠道都賣不上量——那就是“撒胡椒麵”的一種做渠道的方式。

我們認為是不足取的,要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來選擇和拓展渠道。

在創業早期的時候,可以找到一些有紅利的新渠道,更容易立足。綁定一兩個主渠道,做一兩款主要產品就可以了。

當然,選什麼渠道,也要有自己要判斷,因為渠道本身也有相應的用戶群畫像


一文講透2020產品、品牌、渠道佈局趨勢 | 年終近萬字必讀

你要思考你的用戶群跟渠道本來應該有的用戶群,能不能匹配,是不是有量。比如;偏女性用戶的產品可能選雲集、微店這些女性為主的渠道就可以,偏理工男的產品選小米有品是比較合適的。

選定後,你就可以跟他講,“我主要就靠你賣了,你要給我個好位置”,對吧?

渠道也是相互的,你到處“花心”,那渠道就不扶持你了。

等到你第一仗打贏了一住腳了,這個時候你就是產品適當的擴一擴渠道適當要擴一擴,這個時候就要進入主流的渠道,像天貓、京東,以及佈局線下店等等。

早期產品和渠道都要少而精,出奇制勝,自己先立住腳。做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去做產品sku的擴張、多渠道佈局。

你最後要做大規模,一定要進入主流渠道,渠道上也是守正出奇的。有些主流的渠道你不鋪,你怎麼有市場佔有率。所以不同的階段,不太一樣的。


PART3:產品創業核心要點

1.創業早期,就要有品牌意識。



2.產品是“得分”用的,品牌是“得勢”用的,得分和得勢要均衡。



3.“無處不渠道”,每一個跟用戶產生交互的時間和空間點,都可能是你的戰場。



4. 創業者要腳踏實地,好好做本土市場,挖掘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5.中國的消費有很大的不均衡性,需要在差距裡找出創新機會點。



6.“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7.新技術賦能,未來可能更強調“場景化的打包方案”。



8.未來,產品和服務的邊界會模糊,產品產生“軟化”現象。



9.技術只有跟產品結合才是創新。



10.要基於用戶和場景來思考未來,不要做浮於表面的“偽創新”。



11.爆品本質上是個系統工程,不要信奉“成功學”。



12.一個企業的最大的可能性是CEO,最大的瓶頸也是CEO。



13.怎麼避免方向性錯誤?創始人要把格局拉大;要掌握“定性”、“定量”的調研方法;最好要有像「穀倉」一樣的引路人幫你把關。



14.公司老大要做產品家,老大是最大的產品經理。



15.找供應鏈跟找對象一樣難;“降維攻擊”,是一切好產品的必要條件。



16.早期產品和渠道都是少而精,出奇制勝,自己先立住腳;做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去做產品sku的擴張、多渠道佈局。

©THE END

穀倉創業觀察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