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白起(公元前331年一公元前257年),也稱公孫起,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白起為將三十多年,拔七十餘城,共殲過百萬敵軍,魏、趙、韓、楚等國皆對他畏忌三分,曾任秦國最高軍政長官——大良造一職,因戰功顯赫,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善用兵,是戰國時期秦國最顯赫的大將,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征戰沙場三十餘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說是他帶兵來戰,便嚇得望風而靡。這一點,在許多史書上都有確切的記載,秦國能得此將軍,實為幸也!一個將領能有如此威懾,在戰爭史上也是很少見的。白起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朽之功,他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範,被稱為秦國的“戰神”。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公元前260年,秦國對韓國發起進攻奪取上黨。

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齕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多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慘重。廉頗根據敵強我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的戰略。秦軍多次向趙發動進攻,但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范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佈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原本就對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不滿的趙王,又惱怒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率兵攻打秦國。趙括一接過兵權就改變廉頗的部署,不僅更改部隊制度,還更換大批將領,大大削弱了趙軍的戰鬥力秦見趙王中了計,便暗中命令白起為將軍,王齕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經過周密的部署後,白起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雙方展開激戰時適時假裝敗退,主力在後方做好埋伏,另以精兵5000人,主要攻打敵方的先頭部隊與主力,伺機割裂趙軍。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冒然採取行動向秦進攻。秦軍假裝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挾制趙軍。趙軍追至秦軍的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這時,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出輕騎兵對趙軍不斷騷擾。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等待援民。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戰場督成,徵發十五歲以上男了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粗草,傾全國之力抵趙。到了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殺殘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可最終也沒有攻破。
趙括親率一部分精兵出戰,不幸被秦軍射殺。主將一死,士兵們立即潰不成軍,四十萬士兵隨即投降白起。白起與人計議說: “之前秦國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而趙國士兵又反覆無常,如果不斬草除根,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將趙國投降的土兵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在這次戰役中,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長平之戰後,秦國打算乘勝滅趙。

公元前259年,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兵分兩路:一路由王屹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率領,攻佔太原,趙國的都城邯鄲則留給白起來攻。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候范雎: “白起擒殺趙括,如今又來攻打郵鄲,趙國一旦滅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想他為秦國屢屢立下戰功,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到了那個時候,您的地位可就在白起之下了,難道您願意這樣嗎?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可上黨的百姓卻不願歸附於秦國而來投奔趙國,可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如今如果將趙國滅掉,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而秦國的百姓卻是少之又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範雌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白起知道此事後,與范雎結下仇怨。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郵鄲,這時恰逢白起有病在身,臥床不起。第二年正月.邯郎還沒有被順利地攻下,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名校時。白起病癒。秦王想讓白起率兵攻打郵暢,白起對略王說:"郵幫確實不太容易攻克,且如果有其他諸侯國前去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雖然秦軍在長平大敗趙軍,但泰軍也是傷亡過半,國內空虛。如今我軍遠征千里去攻打趙國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秦軍一定會被擊敗,因此不可發兵攻趙。”泰昭王親自下命今行不通後,又派範堆去請,白起始終拒絕,稱病不起。


秦昭王改派王屹替王陵為大將,小九月圍攻那鄲,久攻不下。此時,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前來援助趙國,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 “當初秦王不聽我的勸告,現在如何?”秦昭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可白起依然稱病。於是昭王免去白起的官:職,降為士兵,遷居陰密(今甘肅靈臺縣西)。由於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陽住了三個月。這期間諸侯不斷向秦軍發起進攻,秦軍節節退卻,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又派人遭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陽。白起離開咸陽到了杜郵。昭王與范雎等群臣謀議,白起被貶遷出威陽,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處死。於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寶劍,命白起自刎,白起於是自殺。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歷史上的常勝將軍很多,白起以“殺人惡魔”著稱於史,蓋緣於其殺人過多。

白起曾坑殺俘虜四十餘萬人,舉世震驚,這也讓他“出色軍事家”的頭銜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史學家認為,白起根本就不配稱作是一個名將。但是司馬遷在為其著述時,卻是懷著同情的心情,這不能不讓人稱奇。
白起一生領兵打仗無數,共殲滅六國軍隊一百餘萬。攻六國城池大小七十餘座,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既是高超的戰術家,又是高明的戰略家。其指揮的戰爭的規模之大,戰鬥之
殘酷,後世鮮有能比者!

白起,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

《孟子·離婁》雲:“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這說明了戰國時期的混亂。秦趙在戰國中最血性好戰,尤其是秦國,因為徹底執行法家軍功制度,所以大將都是在戰爭中誕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沒有功勞,仍是士兵一個,不可封爵。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誕生了白起之類從基層將領憑戰功一步一步走向輝煌的一代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