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大讚!禹州這個村靠“蘑菇”月入15萬!背後的祕密是什麼

常門村地處禹州市磨街鄉南部,地理位置偏僻。下轄王家門、張溝、青石潭三個自然村263戶1040人;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其中荒山面積3500畝、耕地面積450畝;2005年之前,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在附近的煤礦務工。隨著國家對煤礦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對生態環境的重視,附近的中小煤礦陸續關停,使村民的收入受到很大影響。許多村民選擇外出打工,該村集體經濟隨之不斷下滑。時任常門村村主任的王儉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下決心帶領村民找到一條致富路。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探索致富路的過程很曲折。王儉和村幹部一起到開封、周口等地考察,先後嘗試過獺兔飼養、無刺藏紅花種植,但均由於各種原因失敗。“我痛下決心再找出路。”2009年,王儉開始接觸香菇種植。看到香菇種植的巨大收益後,他出資3萬元建起大棚讓村民試種香菇。但是,由於銷路不好且產量較少,香菇種植的收益非常有限。就這樣,香菇種植計劃擱淺。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2014年,由於貧困發生率達66.15%,常門村被定為省定貧困村。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已在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工作5年的王儉決定利用荒山、荒地等資源,再次發展食用菌種植。

“沒有資金就自己想辦法湊!”王儉拿出30多萬元積蓄建了9個8米寬、40米長的香菇種植大棚,免費讓村民使用。啟動資金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可該如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呢?

一方面,黨員幹部帶頭種植香菇,每人購買3000袋菌包;另一方面,村民只掏購買菌包的費用,種植過程中的水、電等費用均由村集體承擔。即便如此,很多村民還是持觀望態度,遲遲不願試種香菇。

於是,王儉帶領黨員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在黨員幹部的堅持和努力下,一些村民終於決定試種香菇,翟全現便是其中之一。頭一年,他租了一個大棚種了幾千袋菌包。看到收益後,他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2018年年底,常門村舉辦了第一屆“蘑菇王”評選活動。誰種的蘑菇多、誰的種植規模大、誰的獲利高,誰就有資格參與評選。結果,翟全現高票當選“蘑菇王”。

“去年,我種蘑菇的收入達到15萬元;今年,會超過20萬元!”翟全現表示,2019年的“蘑菇王”稱號,他志在必得。目前,他除了租用村集體的8個大棚種植香菇外,還自建了兩個大棚。

在“蘑菇王”的示範帶動下,常門村參與蘑菇種植的村民越來越多,食用菌種植逐漸走上正軌。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2017年,在國家扶貧資金的支持下,該村開始建設佔地7000平方米的菌包加工廠。今年8月26日,該廠正式投入使用,可年產菌包50萬袋。

為了更好地為村民服務,該村還註冊成立了許昌常門蘑菇公司,負責菌包和食用菌的銷售、深加工等。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如今,常門村已經建起27個集體大棚種植香菇。按照一個大棚種植一萬袋菌包、每袋獲利4元計算,僅此一項,該村一年便可收入100萬元左右。村支書王儉說:“常門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3戶688人,我們重點吸納本村的貧困戶種植食用菌。截至2018年年底已脫貧159戶675人、未脫貧4戶13人。”目前,全村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大赞!禹州这个村靠“蘑菇”月入15万!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快讓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