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素墨流年,陪孩子一起度過

2008年我的兒子出生了,初為人母的喜悅,逐漸被生活的瑣碎替代之後,情緒變得日益浮躁。這時,以學習育兒為目的,接觸了第一本非專業類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適當地借鑑著書裡的知識和方法,去教育我的孩子。受益最深的是:孩子從蹣跚學步到現在,沒為打針的事情而大費周章過。雖然我不知道我的孩子長大後,能不能像作者的女兒圓圓一樣品學兼優、才華橫溢,還是由衷地感激作者,是她的文字把我從那種面對孩子的無助混亂的狀態裡解救出來,讓我更從容、更平和地去面對孩子的哭鬧,更有愛、更耐心地去處理親子關係。這本書現在還放在我家的書櫃裡,一有空就會翻出來溫習,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自己不斷成長,每次看這本書都會有新的心得和感悟。它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教育寶典”之一。

十日談 | 素墨流年,陪孩子一起度過

也因此書,正式與書結緣,讀很多學生時代沒有去讀的所謂“閒書”,去讀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書籍,從中細品傳統的人文精華,重新進行自我教育。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備考CTA、CPA的那些孤獨、浮躁的時光裡,是文字給予我力量、勇氣、恆心。更喜歡類似龍應臺、楊絳等作家,他們平淡、樸實的文字裡流淌著不矯作卻暖入心底的情感。

2016年開始讀兒童文學,那感覺像是跟童年的自己對話,並且是更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讀得最多的是曹文軒的作品,他的文字淳樸、溫厚、親切,彷彿有種魔力。讀了兩遍《寂寞的小巷》,那些文字轉換成一個個片段撞擊著我的心靈深處,讓我去審視和反思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那個天真、聰穎的小男孩,被一個以愛為名的母親馴化成一個自閉、懦弱,最終被冠以“自閉症”的問題兒童,而這位母親還完全不自知。這位母親是天下多少父母的縮影呢!

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標語的當下,多少父母內心凌亂了,拖著疲憊的身體,精神抖擻地帶著睡眠不足、目光暗淡的孩子奔赴在各個通往培訓班的路上。我一直堅守:若非必要,堅決不踏入這樣的培訓班,要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決不傷筋動骨地折騰。看著身邊那些比蜜蜂還忙碌的父母,有時候我也會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堅守是對是錯,會不會就此讓自己的孩子平庸了呢?但是人生的事情,在不觸及國家法律、社會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又怎麼去衡量錯與對呢?我只希望孩子能在一個順其自然、略加引導的環境下身心自在地成長。人生絕對不是一場短途賽跑,而是曠日持久的馬拉松。我希望孩子不要一開始就體力耗盡,喪失對學習、對生活的憧憬。多積攢一些讓自己堅強樂觀、柔軟堅韌的能力。

後來當別的孩子在培訓班裡揮灑汗水與智慧的時間,我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不管書中有沒有黃金屋、顏如玉,有這份安靜的時光就好。喜歡看孩子看書時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歡喜和沉靜。也大愛圖書館牆上那幅充滿童真、溫馨的圖及那些綠意盎然的植物。特別是寒暑假過後,小朋友像脫韁的駿馬,身體歸位、心還在馳騁……這期間圖書館就成了定心、寧神的最佳去處。平時在車上、地鐵上孩子也會全情沉浸在某本書裡,在我的眼裡,這就是最美的風景。

當我們的物質上有了量的飛躍,精神家園卻疏於打理、接近荒蕪。在漫漫人生旅途中,給予我們最多陪伴的,終歸還是我們自己。與益書為伴,保持一份平和、寧靜的心,在我看來是坐擁多少座房屋、多少名錶豪車,都無法相提並論的。

我很慶幸,與書為伴的日子裡,成就了更好的自己。雖然我於人海中一如既往的平凡,但我知道自己的內心是富足的、強大的、喜悅的,這就已經足夠。(蔡軍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