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悠悠岁月里的赤水河

赤水河历来是多民族来往居住之地,大约在一千年前的北宋王朝,这里便是以习部彝族为主的彝地。北宋时期,中原王朝疲于应付北边强大的游牧帝国辽国和西夏的轮番进攻,无暇顾及偏僻的赤水河流域。于是赤水河流域的土著民族便以周围的大山为屏障,修寨截路,设卡收税,自立为王。宋朝便派大军压境,以武力胁迫当地土著降宋。这些土著的首领在四川泸州向朝廷献土表效忠后,北宋王朝便在四川泸州合江县以南的赤水河流域设置了几个州县加以统治。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北宋大观三年赤水河中下游的行政区划

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在赤水河中下游地区设置纯州和滋州。纯州和滋州以赤水河为界,纯州辖九支县和安溪县,滋州辖仁怀县和承流县。滋州的承流县,辖现今贵州省遵义的习水县地域和赤水市的元厚镇,县城为现今的土城镇。滋州的仁怀县,辖现今的贵州赤水市除去元厚镇的赤水河北岸地区,县城为现今的复兴镇。纯州的安溪县,辖现今的四川合江县五通镇,以及赤水河南岸的贵州赤水市大同镇、宝源乡、两河口镇、丙安镇等地域,县城大约在五通镇和大同镇之间。纯州的九支县,辖现今的四川合江县西南部和纳溪区的一小部分,县城为现今的九支镇。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当时的九支县县城九支城处于赤水河地区与泸州、戎州(宜宾)、播州(遵义)、恭州(重庆)的交通要道上。在以九支城为中心的东、西、北三个方向上,成群的马帮和肩挑的商贩,载着盐巴、丝绸、酒等货物沿着古道来到九支县城,而九支城南面的赤水河山区,甚至更南面的播州和夜郎的商贩载着山货、马匹渡船过赤水河来到九支县城,多地多民族的人们在九支城进行贸易往来,整个九支城因为商贾云集很是繁华。那时的九支县县城九支,就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而九支城河对面属于滋州仁怀县的留元坝(现在的贵州赤水市区)却还是一片荒芜的耕地。留元坝那个时候还只是仁怀县的边界偏僻地,离县城(现在的赤水市复兴镇)还有二十多里的路程。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赤水河某沿岸像极了宋代的留元坝

纯州及其所属的九支县是因为中原王朝为统治赤水河土著居民而设置的。随着中央王朝实现了巩固统治的目的,在纯州和九支县仅仅诞生十二年后,就撤销了其建置,整体并入泸州合江县。九支由于县城地位的丧失,曾经拥有的繁华逝去。在其后的年月里,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便移到了仁怀县县城(现在的赤水复兴镇)。仁怀县老县城(复兴镇)繁华七百年后,终因抵挡不住连绵的战火被焚毁,两百多年前移到了留元坝,后演变为现在的赤水市市区。

千年前泸州合江南面设置过九支县,那时贵州赤水市区还是一片荒芜

现在的赤水(留元坝)和九支

近一千年前,赤水河流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九支,不久便转移。近一千年后,赤水河流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再次转移到九支镇河对面的留元坝(赤水市市区)。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让人感慨万千。现在赤水河两岸两个古老的县城,已经完全紧密交织在一起了,人们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彼此所属的行政区划不同,更早已忘记了那个千年前曾经繁华过的古县城九支。

也许这还不是我们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泸州市正在打造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许未来的九支镇是泸州江阳区南面那个连接贵州省的“江南区”的中心呢?谁说没有这种可能,各位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