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有人常問我:“怎樣才能做到讓一個兩歲的孩子鬩讀300本繪本?”聽到這個問題我總是很惶惑。親子共讀的目的是讓孩子愛上閱讀,讓他們感覺到愛與被愛,讓真與美降臨他們心田,讓幻想王國在他們靈魂裡紮根。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哪怕僅僅讀了一本書,哪怕只有一木書,也是奇妙殊勝的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小心,如果我們受到世俗的誘惑,被自己的慾望驅使,以“開發智力炫耀學習成果”為己任,這趟閱讀之旅註定充滿悲傷、衝突,陷入泥沼。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我親子共讀的第一個成果,是失敗。如果沒有那麼多失敗,這趟旅程就不是雖然困難重重,卻總能給你無限驚喜的育兒人生。但時至今日,如果你已經歷一段時間的親子共讀,會深切地感受到另個詞,就是“極限”。

我能理解,親子共讀遭遇的極限,比“教孩子認閃卡、識字”來得快,來得強烈。因為這是一條孤獨的,只有你們家人共喜樂共患難的路。如果你真誠地和孩子分享這趟旅程,就絕不忍心把他們“炫耀成果”式地拉到人群中,說:“來,給各位大爺大媽們講段故事吧!”你只能從孩子的某句陳述句、某個微小的動作、某個心領神會的微笑,捕捉那些靈光忽現的一刻。這樣的驚喜時而來得快而猛烈,時而遲遲隱身幕後。你卻會在無數次重複無數個漫漫長夜後,體會到自己的極限。我也有自己的極限:咳嗽咳得肺都快吐出來了,米尼還一個勁要求“媽媽,再讀一本好嗎”;某本繪本明明已經講了上千遍—換一本吧?不!堅決不同意;工作和家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時間一到,米尼捧著書就來了:“媽媽,該讀書了。”或者一群家長站在一起,這個說:“我孩子能背十幾首詩了!”那個說:“識字圖我們都認了三四張了。”輪到我的時候,我張口結舌,尷尬微笑。

對一個普通家長來說,親子共讀真是特別耗費精力和情感,比較花錢(相比而言),並且需要巨大的自信心與定見方能支撐前行的事。要突破極限別無他途,只有衝破所有阻隔,別無異議地與孩子心靈相伴。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我也是經過許多深夜才突然發現:共讀兩年乃至共讀10年,這樣的承諾已是靈魂之約。共讀雙方都需要付出不計其數的心力。父母更需要巨大的力量來和以前那個懶惰的、守成的、虛榮的、困為瑣碎生活而缺乏想像力的自己搏鬥。而那個本來的自己,就是極限。在每次捧起書時,她(他)都會衝出來喊停”,喊“我累了”,喊“夠了,這樣就行了”。那個本來的你,對這趟波瀾壯闊的靈魂之旅缺乏想像。

如何突破極限?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羅列許多小要點和技巧。但現在發現,只要堅持讀就行。當孩子嚐到初期共讀的快樂,愛上了共讀,接著在你遇到極限,堅持捧起書讀時,奇蹟突然出現了。孩子會引導你、啟發你、調動你。只要你像辛勤的老農沉默而無所求地翻動土壤那樣醐動繪本,孩子一定會從靈魂裡開出熱烈的花來呼應你。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突破親子共讀的極限

沒錯,突破極限的唯一力量,是愛。但這個“愛”,並不單純指母愛(父愛),而是互愛。當面臨極限,堅持下去,並把引導權交給孩子,他們會為閱讀之旅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