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事務型談話”太死板?3T原則法,最大化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

學霸老母,一位生完孩子抑鬱後重拾學習的母親,一邊陪娃,一邊充電,學習在路上......


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的你,跟孩子溝通的日常大概是這樣的:

起床了!

快點去上學!

把鞋子穿好!

到點了,睡覺!

......

作為父母的你,秉承和孩子溝通“短平快”的原則,在跟孩子溝通上,你一句廢話都不願意多說,因為你相信你跟孩子的對話越簡單,效果越好。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對話,我們稱之為“事務型談話”,“事務型談話”的確會告訴孩子生活中要做的事,但沒辦法激發孩子語言學習的潛能。

在《意義深遠的差距》這本書裡,作者按照語言的功能將它們標註為“事務型談話”和“其他談話”,強調了親子談話對孩子學習詞彙的重要性。

“事務型談話”就像是剛才我們所舉的例子那樣,“簡單、直接、直達目的”,“其他談話”則不同,你可以將它看作是一種自發的“閒談”(有助於豐富孩子的詞彙)。

“這朵花真好看!” “蛋糕真好吃。” “媽媽的小寶貝是誰呀?”

你知道嗎?三歲前,大腦是唯一出生後可塑的器官,要想孩子的大腦發育日趨成熟,需要和大腦建立神經連接,而連接關鍵條件是語言(父母的語言)。

如果把孩子的大腦比作一臺機器,父母的言行無異於為孩子創造超級機器的過程(孩子的大腦會通過視覺、聽覺接收大量信息)。

古語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充分說明了長輩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事實上,父母的語言的確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親子“事務型談話”太死板?3T原則法,最大化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

低收入和高學歷家庭的差異—3000萬詞彙

你知道嗎?由於缺少與父母的溝通,3歲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詞彙數量要遠遠少於高學歷家庭的孩子(4歲前,少聽3000萬的詞彙)。

你可能要問了,差距從何而來?達娜·薩斯金德博士在《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裡為我們揭示了問題的答案。

事實上,達娜·薩斯金德博士針對此的確做過不少研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每個家庭裡父母說話時使用的詞彙數量到底存在多大差距?(低收入VS高學歷)

研究時長:半年

研究方法:觀察、走訪、數據收集等。

研究發現: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有的家庭的父母會花至少40分鐘和孩子對話交流而有的家庭的父母僅花20分鐘,在一些相對“沉默”的家庭裡,父母和孩子幾乎是“零交流”。

研究結果:詞彙數量等維度

1、孩子平均聽到的詞彙數量

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是2153個;工薪階層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1251個;靠救濟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616個;

2、父母對孩子的回應

高收入的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有250次/時,低收入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回應只有不到50次/時。

以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家長的口頭批准為例,高收入家庭,孩子能聽到大約40個口頭批准,而這個數量,在貧困家庭裡只有可憐的4個。

從研究初期到研究結束,不同家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善於言辭的負面會繼續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動,而不善言辭的負面,即便孩子已經會說話了,他們還是不怎麼愛和孩子說話。

那麼,如何保持和孩子之間良好的互動呢?可以運用“3T”原則法——父母應該怎樣和孩子對話,才能最大化地激發其大腦潛能。

“3T”原則法包含3個“T”: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溝通(Talk more)和輪流談話(Take turns)。

共情關注(Tune in):有意識地觀察孩子正在關注什麼,和孩子同頻。

充分溝通(Talk more):與孩子交流、討論時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詞語。

輪流談話(Take turns):與孩子交流時,輪流參與談話。

我們可以將“3T”原則法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整理床鋪、削蘋果、掃地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運用“3T”原則法改善親子關係、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吧。

比如,3歲的孩子洗完澡正在看動畫片《小豬佩奇》,我怎麼運用“3T”原則引導孩子跟我一起做進行睡前繪畫、讀故事呢?

首先,共情關注,孩子關注什麼,我就關注什麼,孩子正在看動畫片,所以我可以嘗試從動畫片切入去引導孩子。

寶貝,你看,小豬佩奇每天洗完澡就會跟媽媽一起讀故事、睡覺了,我們看完這集也一起畫畫、讀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高興地說)!

然後我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我有孩子共同參與看動畫片,所以我們之間“共情關注”的效力就會得到強化。

等孩子看完這集,我就關了電視,然後孩子也會很開心地跟我回臥室畫畫、讀故事,整個過程都很順暢,孩子並沒有反抗或如何。

當父母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互動的時候,也和孩子一樣使用了豐富、關懷的話語,孩子積極回應,這時候“共情關注”就大功告成了。

需要注意的時候,在“共情關注”的時候,要儘量控制孩子對數字設備的依賴,因為數字設備容易上癮,容易分散注意力。

其次,充分溝通,利用講述、平行談話來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A、講述

當媽媽的一邊幹活一邊嘮叨是讓孩子沉浸於語言環境的好方法。比如,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你可以向孩子描述這個活動(有助於孩子大腦開發和建立親子依戀)。

來吧,我們今天穿這個印有可愛小動物的衣服好不好?看看,這個圖案是不是很可愛?

到刷牙時間了,我們誰先來呢?找到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媽媽的是橙色的。

現在,我們把牙膏擠到牙刷上,不要擠太多,一點兒一點兒擠,蓋住就好了,乾的真棒!

B、平行談話

向孩子講述父母正在從事的活動,將焦點放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邊談論當下發生的事情,一邊有眼神的交流(最好是抱著孩子交流,效果更好)。

幫媽媽拿住鑰匙,好的,我們現在要開門了,該怎麼做呢?擰進去,旋轉,好的,門開了!

最後,也是“3T”原則法裡最重要的一環,父母和孩子交流時輪流參與談話,輪流談話的關鍵在於父母必須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A、多用開放式問題

家長可以多用開放式問題,比如,家長髮起一個話題(孩子感興趣的),然後通過問孩子“怎麼辦?”和“為什麼?”來引導孩子來回答。

比如,對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可以發起一個關於“喬治的恐龍丟了,怎麼辦”的話題。

媽媽:喬治的恐龍丟了,喬治傷心地睡不著覺,這下該怎麼辦呢?

孩子:他可以再買一個。

媽媽: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呢?

孩子:因為......因為......

親子“事務型談話”太死板?3T原則法,最大化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

孩子早期聽到的語言影響學習能力

你認為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是什麼?是家庭的貧窮、富有還是種族、性別、出生序列?都不是,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

那麼,什麼是早期的語言環境呢?讓人吃驚的是,早期的語言環境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哈佛畢業典禮上首位華子學子何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從農村走出的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對何江的培養從沒沒有馬虎過。

高中學歷的何父,無論白天干活多累,晚上睡覺前一定會給何江和弟弟講故事,不識字的何媽,雖然自己不能教,但會讓何江她複述學校所學的內容,還會一起討論。

何江的父母家庭條件一般,但他們沒有把孩子扔給老人,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陪伴孩子,正是這種早期的語言環境影響了何江的學習生涯。

那麼,什麼是早期的語言環境呢?

早期語言環境指的是,父母應該對孩子說多少話,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會越好。

這是達娜·薩斯金德博士的團隊歷時三年得出的結論,他們研究發現,語言發展才是大腦發育的開始,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跟一般家長所理解的早教不同,美國很多研究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家指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就開始,因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種檢驗。

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詞彙量的確對孩子非常重要,但如果強制或禁止孩子接收詞彙反而會扼殺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

除了智商方面會有明顯的影響,研究發現,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也都和孩子早期聽到的詞彙有關係。

而所有這些差異又會在孩子進入學校之後充分體現出來,你會發現,那些早期語言環境不好的孩子,即便十分努力,可成績就是不好,理解知識也會費勁一些......

以我自己的孩子為例,因為在懷孕的時候就比較注重通過各種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聽音樂、講故事、孩子爸爸跟孩子聊天等。

所以,我的孩子語言方面比較發達,說話比同齡孩子要早,上幼兒園沒多久就可以自如地跟小朋友、老師交流,甚至有的時候還能自己編故事。

老師教過的歌曲或者是我給她講過的故事、古詩,只要聽過1-2遍,很快就能唱、背或複述,學習方面很省心。

想想看,如果你平時是一個不善言辭的父母(幾乎沒有用心和孩子說話、交流過),又怎麼能期望孩子能說會道、語言發展突出呢?

親子“事務型談話”太死板?3T原則法,最大化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

父母的語言質量很重要

那你可能要問了,說話多的家庭的父母是否會使用更豐富的語言和孩子交流呢?答案是肯定的,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李澤鉅成為佼佼者和父親李嘉誠家庭教育重視語言質量密不可分。

要知道,華人首富李嘉誠可是很重視家庭聚餐的。在他們小的時候,每次聚餐,李嘉誠都會跟他談一些相關話題——話題涉及各個層面。

研究表明,語言的數量的確會推動語言的質量:父母說得越多,詞彙量就會越豐富。大概是父母受到多說話的刺激後,語言質量也會相應提升。

坦普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凱西·赫胥-帕塞克(Kathy Hirsh-Pasek)和特拉華大學教育學教授羅伯塔·格林考夫(Roberta Golinkoff)證實了語言質量的重要性。

語言質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各種各樣的詞彙,而這也是嬰幼兒如何學習語言的關鍵。

我們還以之前的對比實驗為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歲前聽到的詞彙量遠少於高收入家庭,除此之外,低收入家庭還會接收到很多消極和粗鄙的詞彙。

在出生的頭幾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包含積極、正面意義的單詞數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萬個。

實際情況是,低收入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負面語言是腦力勞動者家庭孩子的兩倍多,他們聽到的更多的是禁忌詞和負面詞彙。

事實上,腦力勞動家庭的孩子也更容易聽到諸如:“很好”、“你真棒”、“你是對的”這樣的口頭鼓勵。

從數據上來說,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會聽到30個肯定詞/時,這個數量是工薪家庭孩子的兩倍,是貧困家庭孩子的五倍。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貧困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成就,因為“信念差距”是貧困孩子缺乏成就的一個關鍵因素。

想想看,當有人不斷地告訴你,“你錯了”“你真差勁”“你一文不值”“你永遠都成不了事”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

事實上,孩子們不僅會從父母那裡聽到這種話,學校、老師和社會也可能會對他們說出同樣的話,當你聽到這樣的話語的時候,你心裡會有陰影。

不管父母多麼愛你,經常聽到從父母口中說出這樣的話,孩子也會受傷,所以,歸根結底,一切取決於大腦被詞彙滋養的情況如何。

如果你想自己孩子的大腦被詞彙滋養,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有符號參與的共同注意力(母親與孩子活動時使用有意義的詞彙和手勢等)
  • 注重親子溝通的流暢性和關聯性(將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流程連通)
  • 重視日常慣例與固定活動(玩“我先你後”的遊戲或進行做飯、睡覺等日常活動)

赫胥-帕塞克教授也曾說,這些溝通要素可以構成孩子語言學習的最佳環境。

親子“事務型談話”太死板?3T原則法,最大化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

父母的語言與自我調控力

我們都聽過“棉花糖實驗”——孩子是選擇當前獎勵(一塊棉花糖)還是選擇等待更大的獎勵(兩塊棉花糖)?哪種孩子長大後表現更突出呢?

我想,結果你也猜到了,能夠等待更大獎勵的孩子長大後在學業上表現會更好,這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相一致。

我們可以把“棉花糖實驗”看作是孩子對某些重要行為(控制脾氣、對誘惑的反應及攻擊他人等)的自我調控,事實上,學術上有另一個名詞“抑制控制”。

抑制控制指的是當一個人消極或面臨嚴重問題的時候可以壓抑住自己的“自然”反應——不適當地爆發、怒吼或攻擊他人。

我們還以家庭環境為例,想想看,一個長期深處父母指責和恐嚇壓力下的孩子,會經常提防父母進行自我保護。

所以,不難想象,一個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為什麼會常常落後於同齡人?因為他們大腦的發育會因為防禦而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削弱孩子進行抽象學習的能力。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就曾將語言當做孩子習得自我調控能力的頭等大事。目前的科學也證實了他的這個假設:語言技能在孩子的自我調控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不管是聽力受損、缺乏足夠語言輸入、抑或是由其他原因導致),很容易出現和自我調控有關的問題。

你可以理解為,父母的語言和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成正相關:父母講話較多、較豐富,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就增強;父母講話較少,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就降低。

那麼,父母怎麼通過語言增強孩子的自我調控力呢?

1、允許孩子自我對話

你是否會因為孩子在沒人的時候,不停說話而焦慮不安?事實上,那對孩子是好現象,因為能夠進行“自我對話”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自我調控能力。

2-7歲的兒童進行自我調控的主要心理工具就是自我對話,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有自我對話的需求的時候,不要過多的干預,允許孩子表達。

我的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會很有表達的慾望,有的時候會喜歡自己對著玩具或者是書籍進行“自我對話”。

每到這個時候,我都不會刻意干涉孩子,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去進行“自我對話”。

所以,我們家會出現的一個很有趣的情景是,孩子洗澡、塗鴉或者是玩玩具的時候,可能是孩子話最多的時候。

比如,孩子要自己洗澡,雖然我知道她自己剛開始洗不乾淨,但我不會直接拒絕,而是先幫她洗頭,然後給她放好洗澡水、準備好牙刷等,放孩子自己洗。

然後我會去忙自己手頭的事,然後這時候,孩子會很自在,經常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唱首兒歌或者是模擬和某個小朋友對話的場景。

2、進行“建議提示型”對話

維果茨基曾針對孩子提出了“最近發展區域”理論,“鼓勵孩子超越其能力”,那麼做家長的具體該如何通過語言讓孩子想更高層次的行為發展呢?

我們以一個生活中的場景為例,如果你想孩子放下玩具,你會怎麼說?你是會說,“現在放下玩具!”還是會告訴他,“玩完玩具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你可能會說,這兩句話有差別嗎?當然有,因為第一句話更像是一種命令——孩子必須執行,不能反對;第二句話則允許孩子擁有自主權。

我們把第一種對話稱為“命令型”——對孩子進行限制命令,包括訓斥和要求孩子做某事;第二種對話稱為“建議提示型”——誘發孩子的輸入信息、意見或選擇。

科學證實,對一歲大的嬰兒來說,相較於母親直接用命令支配,母親平靜地給出建議會讓嬰兒在三歲的時候具備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父母管教孩子不感情用事,能夠向孩子解釋規矩的道理時,孩子會將這種“建議提示型”管教風格內化為自己的“自我對話”,自我調控能力會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