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最近,一个农家女孩王心仪成为广大网友的关注点。她不仅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学,更以《感谢贫穷》一文俘获大众的心。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她说要感谢贫穷,其实,她更要感谢的是她母亲在最早期给她的教育。

正如她在文章写着:“母亲早早地教我开始背诗算数,以至于我一岁时就能够背下很多唐诗。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又懵懂的心。”

如果没有早期教育,她现在也许还是在田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姑娘,或者早已在工厂当流水作业工了吧?

由此,我们应该再一次看到早期教育的非凡力量了吧?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带着其自己最高的智商来到人间的。

当然,每个孩子的智商都不一样。有的智商奇高,有的普通,有的极低:

天才孩子智商:100分

普通孩子智商:50分左右

愚笨孩子智商:10分以下

如果孩子受到相同的教育,智商的优劣就决定其命运。

但事实上,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并不完善,以致他们并不能全部发挥他们的智商。有的孩子具有60智商,有可能只发挥了30;具有80智商的孩子有可能只发挥了40。

倘若能给予孩子发挥其智商八到九成的教育,即使生下来智商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生下来智商为80但得不到合适教育的孩子。

著名教育家菲斯塔洛齐有一段寓言:

[有两匹长的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但那个庄稼人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被使用来赚钱。最后,这匹马变成无什么价值的驮马。与之命运迥异的是,另一匹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在他的精心喂养下,这匹小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马。]

当然,对生下来智商为50与80的孩子给予相同的教育,50的孩子肯定比不上80的。

哲学家卢梭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中有一则相近结论的比喻:

[有两只狗,它们由一个母亲所生,并在同一地点接受同样方式的教育,可是其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其中一只狗聪明伶俐,另一只狗愚蠢痴呆。这种差异完全由于它们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隐藏在人体内,它就是潜能。

例如,一棵树要按正常状态生长,可以长40米高,虽然最终它不一定能长到那么高,但具有这个可能性。

同样道理,每个孩子要是在理想状态下成长,可以成长为智商高达100分的人,可以成为天才。

同理,就算是一个天生智商为100的孩子,假如不对他进行教育,最后顶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智商30的人,只能达到原来的智商的1/3。

培养得好,智商达到70到90都不成问题的,也就是能实现其潜能的七到九成。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潜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潜能是有着递减性的。

比如,小鸡跟随母亲的潜能,其生长期是在出生后的4天内,要是在这段时间内不对这种能力进行开发,这种潜能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如果将刚出生的小鸡在最初的4天内不放在母鸡身边,它就永远不会追随母亲了。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愈早愈好。

一个天生智商高达100的孩子,如果刚出生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成年后就是一个智商高达100的成人;

但如果是从5岁才开始对孩子就行教养,就算培养得很出色,孩子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智商为80的人:

但如果是从10岁才开始对孩子就行培养,即使对他精心栽培,孩子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智商为60的人。

北大新生王心仪《感谢贫穷》,同样证明教育最好从新生儿开始!

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尽早发展其潜能,避免潜能递减到微乎其微的时候才进行教育,那时天才也变成庸才了。

所以,再看北大新生王心仪能够成为“天才”的活生生的例子,她一岁就被母亲教会很多唐诗了。看,尽早得到教育的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长大成为“天才”自然不在话下了。

教育孩子,何时才是最佳的时期?

答案:

教育孩子,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要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