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價值戰才是未來!淘寶天天工廠要做製造商的“合夥人”

一分鐘賣掉30萬片暖寶寶、三天狂銷100萬的瑜珈墊、四天狂賣百萬斤的冰糖橙、月銷100萬件的高質量耳機、爆賣300萬條的“光腿神器”——淘寶天天特賣平臺升級一個多月來,稱得上是天天有爆款。

在一個接一個的銷售奇蹟背後,是天天特賣平臺通過科技和模式的創新對商家供應鏈的改造與賦能。在智慧製造的大背景下,各電商平臺都在高舉“供應鏈改造”的大旗,各種時髦的詞彙也層出不窮。

但目前來看,只有淘寶天天特賣擺脫了“價格戰”的泥淖,走出了“價值戰”的模式,通過全方位的價值升級,提升供應鏈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產品,也只有經歷“價值戰”的洗禮,才能做到價格美麗,價值升級。

一窩蜂的改造供應鏈 有何不同?

“如果上帝恨你,一定會讓你去做製造業”,這是在中國製造業流傳已久的話。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帶動了出口、消費和就業,是中國經濟幾十年高速增長的頭號功臣。另一方面,製造業環節多、利潤薄、投入大,一旦市場有些風吹草動,生產端最難掉頭,很容易“仆街”。長期以來,中國製造業,尤其是中小製造商一直過著“刀尖舔血”的日子,生存在原料價格和銷售商的夾縫中。

更需強調的是,不同市場的製造業有著不同角度和程度的痛點,這使得供應鏈改造這件事,沒有任何“一招鮮”的辦法。所有打著“大數據”也好,“C2M”也罷的改造思路,不可能真正解決中國供應鏈的落後。

舉個例子,天天特賣月銷百萬條的“WRZ”耳機,生產的痛點是總部工廠和18家合作工廠的數據打通問題。而浙江諸暨的制襪行業,最大的痛點是生產端離消費者太遠,工廠不知道市場的流行趨勢。麻陽的冰糖橙,身為農產品,不存在按需定產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則是裝箱、物流和配送……

不同且分散的痛點,對供應鏈改造方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一定要有海量的一手數據;具備市場趨勢分析能力;有改造供應鏈所需雲技術與IoT(物聯網)技術;有改造物流鏈條的核心資源……綜合下來,目前的中國各平臺中,唯獨淘寶天天特賣擁有如此的綜合實力。

喊出“三年改造10000家工廠”的口號之後一個月,已經有2000家工廠報名等待接受天天工廠的改造。天天特賣平臺也在為每一家量身訂做改造方案:諸暨的襪業得到了消費者一手數據和偏好,改造了設計和用料,節約成本的同時獲得大賣;“WRZ”耳機通過阿里雲,十八家工廠和總部數據聯動,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賣爆;泉州“好吉利”紙巾產線經過IoT數字化改造,機器上的產能數據與網店打通,前端賣多少,後端產多少,幾本做到零庫存,倉儲成本降到幾乎為零;麻陽冰糖橙在收穫前半年就做好了物流壓力測試,再大的豐收,也不會造成物流的擁堵。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天天工廠供應鏈改造的能力,那就是“C2M+雲服務+IoT+物流改造+……”的綜合實力。縱觀中國市場,唯有淘寶能夠做到。

價值戰:少有人走的路

“價格戰已經成為過去,價值戰才是未來!”如果我們非要給天天工廠改造供應鏈找一個初衷,天天特賣總經理唐宋對性價比市場的判斷,應該可以給出解釋。

由於技術含量低,數字化程度不高,中國製造業、尤其是性價比市場的中小製造業,對價格非常敏感。而無論外貿還是內銷,巨大且分散的市場,讓渠道商相較於製造商,有了更大的定價權。長久以來,性價比產品都是渠道商向工廠下單的模式,雙方約定產量和出廠價。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廠商最容易,也最擅長的方式就是偷工減料。

如此一來,產業就進入了惡性循環,渠道商為了搶佔市場,打價格戰,壓低售價的同時壓低進貨價。生產商只能配合渠道商,降低產品品質,做價廉質更差的產品。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之路,就是被這種思維拖住的。

電商平臺的出現,拉近了製造商和消費者的距離,電商在這個鏈條中也扮演了指揮棒的角色:如果平臺追求“價格戰”,主張低價低價低價,省錢省錢省錢,這個惡性循環則繼續運轉,貨越賣越差。如果平臺追求“價值戰”,主張對供應鏈進行數字化升級,那產線效率就會提升,消費者到手的終端價格自然而然就會下降。

價值戰才是未來!淘寶天天工廠要做製造商的“合夥人”

WRZ總部大屏上,物料和各條產線的產能情況一目瞭然

“WRZ”耳機的老闆郭勝對此深有體會。在電子製造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親眼見證了中國山寨手機的興衰:“一開始市面上只有三星、蘋果、HTC等高價手機,山寨機還有市場。但大家越做越沒追求,只圖便宜,貨越做越差,像小米、魅族這種整合供應鏈的品牌一出來,山寨機整個行業就灰飛煙滅了。”

而在唐宋看來,通過自身的綜合能力改造供應鏈,是平臺對中國製造業真正的貢獻。“幫商家賣貨不值得驕傲,那是平臺的本分,必須做到的。幫助商家提升供應鏈的價值,才是平臺下一步要做的。”

數字化改造供應鏈 一切才剛剛開始

目前排隊等待改造的2000家工廠,大部分集中在江浙閩粵等沿海地區。幾乎都處在“外貿轉內銷”的動能換檔的十字路口。“以前就是等外貿商下單開工,現在市場轉移到國內,更需要了解國內消費者的習慣和偏好。”一位工廠負責人說。

在淘寶天天特賣看來,對這些廠家的賦能,不是簡單的把原本出口的貨,通過淘寶賣給國內消費者這麼簡單。讓他們賣的更好、賣的更智慧才是重中之重。

經過對之前的案例總結,經過對供應鏈的價值提升,生產商的生產成本普遍下降了20%。“我現在的零售價,比其他工廠的出廠價還便宜一點。”經過了數字化改造,提升了產線聯動的效率後,郭勝的耳機廠節約了大量的中間環節成本,這部分成本自然就提升在價格的優惠上,消費者最終得到實惠。

價值戰才是未來!淘寶天天工廠要做製造商的“合夥人”

一款小小的瑜伽墊,經過了天天特賣反覆和多重的改造

按照天天特賣的設想,未來除了在大數據(行業趨勢+C2M大規模反向定製)、新科技(雲技術+IoT)領域對供應鏈進行改造之外,天天特賣還會在物流和金融領域向商家提供全鏈路的支持,實打實的做中小製造商的合夥人。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以下畫面:中小製造商的產品設計端,得到了淘寶數據和C2M定製的反饋;生產線經過阿里雲和IoT改造,實現完全數字化;生產出的貨物直接通過菜鳥倉或保稅倉發至全球,商家不必考慮庫存壓力;淘寶還為店家提供借貸等金融服務,免去資金困擾……製造商只需要專心研發生產,為消費者帶來真正價值的性價比產品。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升級,淘寶天天特賣將給予全鏈路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