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江蘇、內蒙古整改不力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景明 金建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繼續對地方進行反饋,昨天(17日)點名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整改不力問題。兩省區“問題清單”被曬出,雖然問題各不相同,但其背後一些地方“避重就輕、得過且過”的心態和“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的行為卻有所相似。另外,督察反饋措辭之嚴,也備受公眾關注。

有句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從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的反饋情況來看,江蘇、內蒙古一些地方“靠湖吃湖,靠草原吃草原”,無序開發不僅擠佔了豚類自然保護區裡江豚的棲息地,還讓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7個盟市草原面積呈現減少趨勢。對於地方的“假整改”,真督察如何識破?未來又該怎樣杜絕相關的問題?

今年6月到7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開展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通報材料概括了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後,兩省區的一些整改措施,但更大篇幅的內容集中在“問題”上。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組長馬中平提到,江蘇整改方案中設定的目標不少,但實際操作層面上卻被打了折扣。比如,泰州市宏大特種鋼機械廠違規佔用長江岸線問題未納入整治範圍;位於長江重要溼地的揚州市廣進船業公司截至“回頭看”檢查時仍未拆除到位;被群眾多次舉報的“沙鋼集團汙染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沙鋼集團汙染問題仍然突出,焦爐地面除塵站部分時段不正常運行,煙塵直排,高爐煙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百萬噸鋼渣等工業固體廢物長期堆放在長江岸邊,汙染周邊土壤和水體,威脅長江水生態環境安全。

“假整改”直接影響了水中“大熊貓”江豚的生存。檢查發現,鎮江市長期忽視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問題,在督察整改期間還違法侵佔保護區1400畝。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典型案例顯示,當地的“大江江豚保護科普研究基地”甚至就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旅遊景區,裡面並沒有保護江豚,只有大量仿古旅遊建築。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說,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多達7000多畝,損毀大量江灘溼地。鎮江市政府下屬文旅集團還於2015年10月在保護區緩衝區及實驗區擅自違規建設旅遊項目,項目於2017年4月完工,10月試運行,侵佔保護區面積150餘畝。

此外,在長三角區域內,江蘇北部地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任務不輕。但在檢查中卻發現,作為最主要措施之一的“減煤”,普遍存在企業虛報情況,鎮江新區經濟發展局甚至代填代報企業虛假耗煤數據。僅徐州、南京、鎮江3市2017年虛假減煤量就有500萬噸,佔三市上報總量的47%。而產業升級、散亂汙治理等工作推進存在滯後。

馬中平表示,整改方案要求徐州市2017年5月底前完成焦化行業問題整改,在整改到位前實施停限產,但直至2018年5月才開始部署相關工作,11家焦化企業僅1家完成幹熄焦改造,全省初步排查的散亂汙企業超過10萬家,普遍存在生產工藝落後、治理設施不健全及運行不到位等問題,環境汙染嚴重,引起頻繁投訴。

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在內蒙古自治區開展“草原生態系統”專項督察則發現,無序開發仍在不斷侵佔草原。比如錫林郭勒蘇尼特鹼業公司所屬鹼礦違規侵佔草原11667畝,大量鹼土無序堆放。督察組組長吳新雄說,旅遊的開發腳步也在不斷侵佔草原。自治區共有71家佔用草原的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57家未辦理徵佔用草原手續,涉及草原24.7萬畝。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政府在2016-2017年間連續在烏蘭布統自然保護區內引進24個草原旅遊項目,佔用草原573畝。

通報還提到,呼倫貝爾市組織實施呼倫湖綜合治理規劃時隨意調整,應於2017年底完成的20個治理工程項目,2個被調出;剩下18個項目中,16個大幅調整,調整變更率達到90%。呼和浩特市在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中,遇到困難就停下。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實施的熱源入呼工程至督察時尚未啟動,全市大量供熱企業均不同程度存在超標排放問題,部分燃煤小鍋爐未按要求淘汰到位即擅自銷號。

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已對江西、江蘇、內蒙古三省、區問題進行了反饋,“敷衍整改、虛假整改”成為通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對於長期累積的環境問題,地方缺乏足夠的動力與能力去解決。“假整改”的問題普遍存在,說明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相當多,完成任務的壓力相當大,也說明地方應對環境汙染的治本手段有限。通過“回頭看”追責,“假整改”會少一些,但是要根本杜絕,既需要治標即追責,也需要治本即增強各地環保能力建設。

督察要求,江蘇、內蒙古兩省、區須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並抓緊時間制定整改方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