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活期存款也能超過餘額寶的收益?原來是銀行放大招了……

在前幾年的時候餘額寶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將手裡的閒錢以及一些銀行中的活期存款存放在餘額寶當中,以獲取最高的以及最及時的收益。

由於餘額寶是按照每一天來支付給儲戶相應的利息,所以這樣極好的用戶體驗也一直讓儲戶信賴與投放存款在餘額寶當中。不過這幾年餘額寶中的年利率在不斷的降低,其利息也在不斷的減少:


活期存款也能超過餘額寶的收益?原來是銀行放大招了……

來源攝圖網

餘額寶的七日年化,基本上都跌破3%了。

反觀餘額寶這類貨基,這半年來起起伏伏,收益一直下滑。

特別是前幾天央媽宣佈降準,放水7500億,市場上不缺錢,貨基更慘了。

再加上微信理財通上出的幾個收益不錯的爆款理財,還有京東金融的富民寶、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等新型產品,餘額寶真的被吊打,慘不忍睹。

最近,銀行可謂是煞費苦心。大變臉。銀保監會發布了理財新規,對銀行理財做了調整,將投資門檻降到1萬。

隨手打開手機銀行看了一眼,發現很多銀行響應新規,下調了門檻。


活期存款也能超過餘額寶的收益?原來是銀行放大招了……

來源攝圖網

這次做了調整的產品中,活期產品比較多

這些活期產品流動性強,收益都還可以,購買贖回方便,現在又降低了門檻,勢必對餘額寶等貨基造成威脅。

銀行理財其實是規模最大的理財品種,約有30萬億之巨,佔我們全國資管規模的3成。我們年輕人之所以不太關注這類品種,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4~5%的收益相對平庸,平時不如股票、基金和P2P賺得多;其次是不夠靈活,隨時用錢不如買餘額寶; 第三是門檻高,5萬起投金額,把不少年輕朋友拒之門外。

如今這3點都不成問題了:收益再平庸,在動輒虧幾成的股票基金,和關門的P2P面前,漂亮多了;銀行理財如今也有不少活期類產品,甚至比餘額寶提現還靈活(如今每隻貨基快速贖回限額1萬)。

原本5萬起購還要湊湊錢,現在大家基本發了工資,就可以直接隨手買了。所以最後這道障礙一撤銷,在今年這種保本就是勝利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活期存款也能超過餘額寶的收益?原來是銀行放大招了……

來源攝圖網

目前來看,餘額寶這類貨基的競爭優勢也就是門檻低了吧,比起1萬來,還是1塊、1000塊的用戶更多。

所以銀行理財還有可以調整的空間。

話說回來,不管銀行還是互聯網理財產品,他們的競爭和調整對我們都是有益。

現在可供我們選擇的越來越多了,選擇權在我們手上,自己權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