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莫让教学骨干的收入很骨感

莫让教学骨干的收入很骨感

【周克平专栏】

莫让教学骨干的收入很骨感

原创作者|周克平(国家开放大学南昌学院副教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我认识的几个公办重点中学的骨干老师,外加一位校长,先后被一所民办中学挖了过去。这一现象如一石投水,在公办学校的教师中激起层层涟漪,也在一些人心中引发阵阵波澜。

这年头,放弃体制内的旱涝保收,到体制外去旱涝创收,没有勇气助威和底气助力,很容易被来自家内家外的压力,扎出一个个针眼,让膨胀起来的勇气消气趴窝,原地不动。

几位教师,勇敢地裸辞公办学校几十年累积起来的一切,投奔民办学校从头开始。据说民办学校给了高薪,免了后顾之忧,他们只要为教出祖国的栋梁谋,不必为自己的稻粱谋。

老师也是人,一个人只有生活不成问题了,才有心思去解决生活以外的各种问题。

光对教师谈奉献,不跟教师谈俸禄,有失公允。教学骨干,收入骨感,教育便会缺乏发展的动力。

圣人孔夫子开坛教学,登门拜师的学子也得提上"束脩”,即十条腊肉,孔子方才为其传道解惑。孔 子收学费可以理解,一是表示学生求学的诚心,一是孔子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否则其生活来源如何解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马儿能奔腾多远呢?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强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希望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将教师说成全社会最受尊敬的人,一个劲地高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教师的地位被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声抬举得很高。情形犹如大家围着桌子吃大餐,独给教师搬一把高脚椅,教师坐在上面很难搛到桌上的美味佳肴,只能望菜兴叹,听满桌的人讲述迷人的菜肴故事。

教师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保养身体,要吃得好些,要穿得体面一些,要出去看看美丽的世界,要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幸福安康……这么多的目标,是现实的问题,也是要实现的问题,要精神向往,更要靠钱前往。

教师的收入多不起来,有偿家教的现象就少不下去,地上不行,地下进行。不要一味地指责教师的师德不高,要看到教师的实得也不高。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通过辛苦的劳动,给那些自愿而不是被迫的孩子辅导,获取一些劳动报酬,未尝不可。这是需要规范管理的"师富”问题,不必上升为"师腐”问题。毕竟课上不讲课后讲的老师很少,更多的老师会在课上讲深讲透,有多少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排名靠后?

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待遇,不让教师囊中羞涩,不让教师谈钱色变,尊师重教才不是一句空话。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教师先富。教师不穷,国富民强。

眼见公办学校多年培养起来的老师,被民办学校花重金挖走,既有悲剧的意义,也有喜剧的色彩,应该引起众人的关注,更应引发大家的深思。

挖走的老师是少数,更多的老师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耕耘。

只是耕耘不获,吃草吐奶的情形少一些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